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耳外伤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表现。方法:对108例耳外伤患者进行BAEP检测,测定Ⅰ、Ⅲ、Ⅴ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两耳间PL或IPL之侧间差(ILD)等指标。结果:108例(141耳)中异常91耳,异常率为64.5%。主要异常表现为病例组Ⅰ、Ⅲ、Ⅴ波PL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IPL则无明显改变(P〉0.05),Ⅴ波反应阈升高。结论:BAEP检测是一项客观敏感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法,对于评价耳外伤后的听觉传导通路功能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及其对PD的诊断意义。方法:PD组患者67例,并选择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观察两组BAEP的差异。比较PD患者不同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的不同评分、Hoehn—Yahr(H—Y)的不同分期的BAEP的异同。结果:PD患者BAEP总异常率为23.9%,以Ⅰ-Ⅲ波间期(IPL)异常为主。PD组患者Ⅲ波、V波潜伏期(PL)、Ⅰ-ⅢIPL、Ⅲ-ⅤIPL、Ⅰ—ⅤIPL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PD组中,病程≥5年的患者Ⅰ—ⅤIPL较病程〈5年的患者明显延长,UPDRS得分≥36分的患者波ⅢPL较UPDRS得分%36分的患者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H—Y分期患者BA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患者听觉传导通路存在异常,随着病程延长,UPDRS评分增高,BAEP更容易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敏  孙大山 《解剖与临床》2006,11(4):267-268,27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研究组)及50名(100只耳)健康人(对照组)进行BAEP检查,观察两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波形分化情况,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两耳侧间差(ILD)以及Ⅴ/Ⅰ波幅比值。对照组50名均为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结果:对照组Ⅰ、Ⅲ、Ⅴ波波形分化良好、重现性佳,各波PL及IPL均正常,Ⅱ一Ⅴ IPL〈Ⅰ~Ⅲ IPL,同侧Ⅴ/Ⅰ波幅比值大于0.5,各波PL侧差(ILD)〈0.4ms研究组96例中有68例(71%)异常。两组的PL和IPL数值进行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68例BAEP异常者,依其表现分为两型。①内耳型28例,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Ⅰ—ILD大于0.4ms;②脑干型40例,表现为Ⅰ波正常,Ⅲ波或Ⅴ波PL延长或波形消失,Ⅲ-Ⅴ、Ⅰ—Ⅴ的IPL延长,Ⅴ/Ⅰ波幅比小于0.5及双侧Ⅴ—ILD〉0.4ms,两型之间的Ⅰ、Ⅲ、Ⅴ波PL及Ⅲ-Ⅴ、Ⅰ—Ⅴ的IPL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而Ⅰ-Ⅲ的IP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EP是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比较敏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病例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BAEP检测,分别观测和比较各波分化情况,I、Ⅲ、V波潜伏期(PL),I-Ⅲ、Ⅲ-V、I—V波峰间期(IPL),两侧耳间差(ILD),V/I波的波幅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波形分化良好。病例组90例中有67例(74%)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分化异常,PL、IPL延长,其中周围性眩晕有28例(42%),中枢性眩晕有39例(58%)。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I、Ⅲ、V波PL及I-Ⅲ、Ⅲ一V、I—V波的IP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EP对前庭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诊断肝豆状核变性(HL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检测28例HLD患者的BAEP,并与24名健康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HLD患者的BAEP异常率(79%)高于对照组(4%)(P〈0.001);HLD患者BAEP的Ⅲ、V波潜伏期(PL)及Ⅲ-V、I-V波峰间期(IPL)均数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P〈0.001);HLD中,脑型组BAEP异常率(100%)较肝型组(44%)高(P〈0.01);脑型组的V波PL及Ⅲ-V、I-V波IPL均数较肝型组显著延长(P〈0.001)。结论:BAEP检测对于HLD患者,特别是对脑型HLD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小儿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BAEP检测,与正常组对照,分析BAEP各波峰潜伏期(PL)、峰间期(IPL)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小儿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组异常率为59%。表现为波形分化欠佳,Ⅰ、Ⅲ、Ⅴ波PL及Ⅰ-Ⅲ、Ⅲ-Ⅴ、Ⅰ—ⅤIPL延长。结论:BAEP有助于判定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脑干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与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9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查 ,并记录其各波潜伏期 (PL)、波峰间潜伏期 (IPL)的数值。结果 :2 96例中 ,15 1例BAEP异常 ,异常率 5 1%。其表现分为两组 :①内耳型组 6 8例 :可见I波消失或I波和其后各波均消失 ,或I波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 ,以及V波PL、I-V波IPL延长 ;②脑干型组 83例 :表现为I波正常 ,III波或V波PL延长或波形消失 ,III-V、I-III之IPL延长 ,V/I波幅比小于0 5及双侧V波PL侧间差 >0 2 6ms。结论 :内耳型组为前庭周围性眩晕 ,脑干型组则为前庭中枢性眩晕 ,BAEP表现两组不同 ,说明BAEP对鉴别前庭系统性眩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伴其他颅神经症状的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方法:选择50例面神经炎伴其他颅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Ⅱ-Ⅲ、Ⅲ-Ⅴ、Ⅰ-Ⅴ波IPL明显缩短(P〈0.01),其中有一个以上的IPL缩短者42例占84%;Ⅰ、Ⅲ、Ⅴ波PL有一个以上缩短或治疗前BAEP波形消失而于治疗后出现者37例占74%;Ⅴ波波幅增高并且Ⅴ/Ⅰ IPL比大于0.5或双侧Ⅴ波侧间潜伏期差(IDL)小于0.3 ms,Ⅲ-Ⅴ波IPL小于Ⅰ-Ⅲ波IPL的35例占70%.结论:面神经炎不仅累及茎乳孔内面神经,还可累及脑干和其他颅神经.BAEP可以客观地反映面神经炎患者听觉系统和脑干功能,因此可以用于对该类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基底节和放射冠区无症状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由磁共振成像确诊的基底节和放射冠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117例,其中放射冠区梗死35例作为A组,基底节梗死14例作为B组,放射冠伴有基底节梗死68例作为C组。使用Nicolet Viking Quest诱发电位肌电图仪检测BAEP,分析各组峰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及波幅等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波Ⅰ、波Ⅴ的PL延长、波Ⅲ-Ⅴ及波Ⅰ-Ⅴ的IPL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MRA正常组和异常组波Ⅴ的PL、波Ⅲ-Ⅴ及波Ⅰ-Ⅴ的IPL延长(P<0.05)。与对照组、A、B组比较,C组波Ⅲ的PL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C组波Ⅴ的PL、波Ⅲ-Ⅴ及Ⅰ-Ⅴ的IPL的延长(P<0.05);与A组比较,C组波Ⅲ、波Ⅴ的PL延长(P<0.05)。患者组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AEP检测是一项客观敏感的神经电生理学方法,对于评价基底节和放射冠区无症状脑梗死对脑干功能的影响具有重...  相似文献   

10.
4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及特点。方法:对40例听神经瘤患者(80耳)进行BAEP检测,测定Ⅰ、Ⅲ、Ⅴ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双耳间PL或IPL之侧间差(ILD)等数值。结果:患侧异常率为100%。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消失,Ⅲ、Ⅴ波潜伏期延长,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延长。听神经瘤对侧异常率为68%。主要表现为Ⅲ-Ⅴ波峰间期延长。结论:BAEP检测是一项客观敏感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对于听神经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P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三种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60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PCI患者(病例组),分别于入院一周之内行BAEP、BR、TSEP检查,观察BAEP波形及I、Ⅲ、V波潜伏期(PL)、峰间期(IPL),计算BR既R1、R2、R2波平均PI。、波幅及TSEP各成分PL,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病例组60例中BAEP异常35例(58%),异常主要表现为I、V波的PL、I—V波的IPL延长和I/V波幅比〉1。BR异常33例(55%),异常主要表现为R2波的PL延长,R2、R2’波幅下降。TSEP检查病例组与对照组PL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BAEP、BR两种电生理检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出PCI患者神经功能异常,联合应用BAEP及BR能够为PCI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表现。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 3组 :(I)孤独症组 (AD ;2 2例 ) ;(II)单纯智力低下组 (MR ,2 0例 ) ;(III)正常对照组 (NG ,30例 )。智商测验采用 0 - 4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韦氏智力量表 ;研究对象给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 :(1 )ADBAEP之III、V波潜伏期及I-III,I-V波峰间期 (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2 )ADBAEP之III波潜伏期及I-III波IPL较MR组延长 (P <0 0 0 5)。 (3) :MRV波潜伏期及III-V、I-V波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结论 :(1 )孤独症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 ,尤其是脑干传导时间 (BTT)的延长 ,提示脑干机能障碍导致信息向大脑传递通路的损害可能是造成孤独症患儿在认知、社会及语言能力等方面异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2 )孤独症患儿BAEP异常原因可能与孤独症本病特性有关而非伴随智力低下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对后颅凹肿瘤术中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后颅凹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监护,并对BAEP各波波形、潜伏期进行分析。结果: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10例伴Ⅰ—Ⅲ、Ⅲ—Ⅴ或Ⅰ—Ⅴ波波间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或波幅较低6例;手术操作牵拉可引起BAEP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后颅凹占位病变术中的BAEP监护,对保护听觉和脑干功能及术后功能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特点,评价其对脑功能监测的价值。方法:对96例脑卒中(58例脑梗死、27例脑出血和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检测发病后不同时期(1~12d)BAEP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改变,结合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巴塞尔指数、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评分以及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以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脑卒中患者BAEP的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和Ⅰ-Ⅲ、Ⅰ-Ⅴ峰间潜伏期(IP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幕下脑出血和后循环脑梗死患者BAEP-V波PL与其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0.01);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BAEP—V波PL与其血清NSE水平、CSS评分呈正相关(P〈0.01);各型脑卒中患者BAEP—V波PL与其GPCS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BAEP各波的改变与病灶部位有关,V波PL改变客观反映了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胫后神经(PTN)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特点及正常值。方法:对121名正常儿童进行PTN—SEP检测,分析各波的特点及各波参数随年龄变化规律。结果:PTN—SEP随年龄增长,波幅增高,使波容易辨认,波幅在个体问变异较大。左右双侧对应波的潜伏期(PL)和峰间期(IPL)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组男女间PL和IPL无性别差异(P〉0.05)。外周神经电位的腰髓电位(LP)、马尾电位(cE)、胭窝电位(PF)等3个波的潜伏期随年龄增长PI。延长,而P40和N45等皮层电位的PL在8岁前变化则不明显(相邻组间P〉0.05),8岁后延长明显。PF-T12的IPL也随年龄增长而延长(相邻组间P〈0.05);而T12-P40IPL3岁组较1岁组延长,但差异不明显,以后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岁组达成人值。结论:儿童PTN—SEP的正常值按年龄组划分是完全必要的。由于各波PL受身长的影响大,因此绝对PL不宜作为PTN—SEP的异常标准。PTNSEP是评价小儿躯体感觉通路、脊髓、脑干和大脑功能的客观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PD患者作为PD组,5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仪分别对PD患者和健康者进行VEP、BAEP和SEP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PD组VEP的P100潜伏期(115.1±10.6)ms较健康对照组(103.2±9.0)ms明显延长(P〈0.01),P100波幅(6.25±3.02)弘V较健康对照组(7.70±2.62)pV增高(P〈0.05);PD组BAEP的I、Ⅱ、Ⅲ波的潜伏期和Ⅲ-V及I—V峰间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SEP各波潜伏期及波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PD患者的VEP和BAEP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PD患者可能伴有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与视觉俜导诵略的桶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