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方法使用社交焦虑自评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收集数据。结果①浙江省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其中高危险网络成瘾倾向者占3%;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年级和文理科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随机选取的3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网络信息成瘾率明显高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率和网络游戏成瘾率。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3个因子(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中网络游戏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健康适应因子上有显著差异(t=2.033,P0.05);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学习压力因子有显著差异(t=2.403,P0.05)和其他生活因子上(被忽视,缺少朋友,不知如何融入生活等)也有显著差异(t=2.151,P0.05)。结论:网络成瘾的3种类型中,网络信息成瘾率比游戏成瘾率、人际关系成瘾率高;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其身心健康和适应性较差;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大学生相对于正常大学生来说,可能具有更大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蓉  王佳权 《校园心理》2009,7(5):312-313
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现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为调查工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重庆市某高校3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中存在社交回避与苦恼现象;大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感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显著高于恋爱的大学生。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性别、是否恋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与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法,抽取202名海南某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样本进行施测,经检验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结果 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均与社交回避呈显著性相关(r=0.294,0.342,0.236;P<0.01);网络游戏成瘾者,网络信息成瘾者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与其未成瘾者在社交回避上呈显著性差异(t=4.347,5.391,3.915;P<0.01).结论 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均对社交回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磊 《心理与健康》2005,(10):29-30
题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现在,大学生上网成瘾已是普遍现象,个别大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以至休学、被学校开除甚而自杀。笔者希望以这篇文章引起大学生对网络成瘾的警惕,引起有关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注,以及早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对以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状况退行了分析,概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量工具(YDQ)将800名大学生分为网络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应用自编背景信息调查表和情绪社交孤独问卷量表对其进行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情绪孤立(t=3.273,P=0.002)、社交孤立(t=5.904,P=0.000)、情绪孤独(t=4.721,P=0.000)、社交孤独(t=5.679,P=0.000)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独4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相关非常显著(r分别为0.133、0.206、0.223、0.254),大学生的情绪孤立(β’=0.099,P=0.000)、社交孤立(β’=0.154,P=0.000)、情绪孤独(β’=0.134,P=0.000)、社交孤独(β’=0.167,P=0.000)对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结论孤独感是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对网络成瘾的治疗应当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一新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探讨社交回避及苦恼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为调查工具,对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2008级临床、护理专业28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大一新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均处于中等水平;2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与内外倾(E)、神经质(N)、掩饰性(L)相关显著;3逐步多元回归结果发现,E、N、L为新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有效预测因素。结论新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人格是影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编制适用我国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类型问卷。方法:根据访谈、开放式问卷施测结果,编制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调查样本为733名武汉地区大学生,91名大学生作为重测样本;检验了问卷的同质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等。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3个因素,即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各因子负荷在0·50~0·82之间。总问卷及各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分半信度及重测信度分别为0·80~0·92、0·79~0·90和0·81~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三因素模型各项参数(RMSEA=0·07,CFI=0·98,NFI=0·97,IFI=0·98,TLI=0·97,RFI=0·96)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结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方法:对230名大学生进行网络成瘾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测试。结粜:①网络成瘾问卷得分男生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得分。(2)根据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可将被试分为三组,网络过度使用者有23人,网络成瘾倾向者有7人。③三组被试在自责,幻想,退避三种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④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幻想、退避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使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量工具(YDQ)作为诊断工具将800名大学生分为网络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应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评估其心理控制源。运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网络成瘾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结果①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心理控制源的机遇和有势力他人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分别为2.951、4.605);②心理控制源对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偏向于外控性的个体网络成瘾倾向高(r分别为0.105,0.162),而偏向于内控的个体网络成瘾倾向较低(r=-0.051)。结论心理控制源是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对网络成瘾的治疗应当考虑此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方法运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采用网络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①网络成瘾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F=11.267,P0.001);②人际交往当中与异性交往的情况对网络成瘾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3.289,P0.001)。结论异性交往情况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羞怯的关系,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倾向量表》和《羞怯量表》对湖南省某高校5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6.149,P〈0.01);②大学生羞怯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各因子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39,0.34,0.33,0.36,0.28;P〈0.01)。结论大学生羞怯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拒网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757名大学生完成自制问卷调查,包括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拒网自我效能量表、自编的基本情况表.结果 ①大学生人群中网络成瘾(IAD)者占7.9%,男性成瘾率高于女性成瘾率(χ=13.93,P<0.01);②男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女大学生(t=2.6...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用Young K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Russell编制的UCLA 孤独量表,对7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网络成瘾组的孤独量表得分高于非网络成瘾组(U=11.52,P<0.01);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及其苦恼体验的状况,并分析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回避量表(SAD)、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作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做数据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体验无显著性别差异,但不同年级、系科之间差异显著;②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且受文化程度及职业的影响;③父母消极教育方式(尤其是父亲)与子女社交回避行为与苦恼体验有显著正相关;积极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交回避行为与苦恼体验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自尊水平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方法用自尊量表、社会技能量表对54名成瘾大学生和342名正常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尊水平上,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t=5.431,P<0.05);社会技能上,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在情感感受性、情感表达性、情感控制性和社会控制性上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t=2.112,3.197,2.627,4.763;P<0.01);自尊水平、情感表达性、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控制性是网络游戏成瘾的保护因素(OR=0.888,0.919,0.874,0.826;χ2=70.058,P<0.001)。结论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和自尊水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