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5月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63岁,平均35.5岁。骨盆骨折Tile B/C型分型中:B1型7例,B2型5例,B3型2例;C1型3例,C2型1例。18例患者骨盆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均在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前环均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1例患者第3天复查出现外固定架松动,X线片示耻骨联合分离至术前,再次入手术室行前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1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查发现外固定架松动,X线片示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无明显移位,一侧骶髂关节螺钉脱出钉道约1.0cm,重新调紧外固定架,3个月后拆除为固定架患者功能恢复良好;余患者内外固定效果稳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依据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架行X线、CT三维重建均显示耻骨联合无分离,骨折愈合良好,除1例骨盆前环更换固定方式未进行后期随访外,余17例患者术后均获10~24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10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1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13例Tile分类C1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前环骨盆外固定加强结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拉力螺钉复位固定骶髂关节。结果: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成功,术后复查X光片复位满意。结论:外固定架结合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是治疗骨盆C1型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8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例Torode-ZiegⅢ、IV型骨盆骨折的儿童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8~14岁,平均10.7岁。骨盆骨折分型:Torode-ZiegⅢ型2例,Torode-Zieg IV型5例。患者均接受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定期随访;1例患者术后出现右下肢疼痛不适,较术前逐渐加重,择期行骶丛神经损伤前路探查松解术,术后症状好转,末次随访时无神经症状。术后2~3周时,3例患者出现前环外固定架伤口边缘分泌物渗出,通过加强伤口护理及定期换药,逐渐干燥,所有外固定针眼均在外固定架拆除后正常愈合。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评分:优5例,良2例,优良率100%;所有患者术后获9~24(平均14.8)个月随访,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除1例随访期间出现骶髂螺钉松动及轻度退钉,后续随访观察未见进一步退出,未予特殊处置;末次随访依据Orlando骨盆骨折功能评分: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 3D导航辅助下骶髂螺钉内固定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是治疗儿童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科从2005年2月开始采用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7例骨盆Tile C型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骨纵形骨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应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骨纵形骨折及疗效评价。方法牵引复位后,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骶骨纵形骨折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8~57岁,平均30.2岁。其中17例行骨盆前环固定,闭合复位耻骨支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9例,耻骨联合分离经皮拉力螺钉固定2例,耻骨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经皮拉力螺钉固定1例,耻骨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5例。结果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2.5min。术后住院时问3~12d,平均6.5d。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8.5个月。无骶髂部疼痛16例,轻度疼痛3例;18例均恢复原工作,1例术后再移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发生医源性S1神经损伤。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骶骨纵形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问短,康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和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骶髂钢板组和骶髂螺钉组。其中骶髂钢板组74例,给予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髂螺钉组75例,给予经皮骶髂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以及Tile分类等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86.1±11.2)min,(16.7±8.5)m L,(1.7±0.6)cm和(8.7±2.7)d]均显著低于骶髂钢板组患者[(122.3±20.5)min,(516.3±118.7)m L,(15.7±1.5)cm和(17.7±4.8)d,P0.05];骶髂螺钉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和功能恢复优良率(97.3%和96.0%)均显著高于骶髂钢板组患者(79.7%和73.0%,P0.05);骶髂螺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骶髂钢板组患者(24.3%,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出血量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6月-2006年8月16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0~58岁,平均34.3岁.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为30~90 min,平均50.5 min.术后行骨盆正位、侧位、人口位、出口位X线片和CT扫描,螺钉均位于S1、S2椎体内.16例均获得12~36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14例骨折复位良好,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腰骶及下肢活动、感觉均正常.结论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需行骨盆正位、侧位、人口位和出口位的透视以保证螺钉置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Tile 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24例Tile C1.3型骨盆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17~68岁,平均33.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2~72h,平均30h;均采用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部分残留旋转移位者术中斯氏针或外固定架辅助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微创S1、2椎体植入2枚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治疗Tile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结果 24例中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7个月,平均27.1个月。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及盆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例出现患肢短缩,短缩<2.0cm;根据Majeed评分标准,术后骨盆功能评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Tile C1.3型骨盆骨折微创内固定术,可有效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透视导航下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导航下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探讨手术的应用价值及方法.方法 2005年6-12月,采用透视导航设备行导航下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18例. 结果 手术中每枚空心钉放置平均时间为22.5 min,平均透视时间为8.8 s,螺钉置入一次性成功率为96.7%,术中出血量少.螺钉位置术后1年的满意率为96.7%,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导航下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手术精确度,减少术中透视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明确手术适应证、把握准确的入针点和方向,以及手术团队间的密切合作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三维导航辅助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取三维导航辅助技术经皮置入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患者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3~61岁,平均40.2岁。道路交通伤12例,坠落伤5例,房屋倒塌砸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3h~5d(平均25h)。按照AO骨折分型: B1.2型3例,B2.2型2例,C1.2型7例,C1.3型5例,C2.3型1例。结果共置入骶髂螺钉40枚,每枚螺钉置入耗时20~38min,平均(29.12±3.00) min,术中透视时间3.5~5.2min,平均(4.55±0.80)min,每枚螺钉置入出血量10~20ml。所有螺钉置入位置均较满意,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12例,良5例,可1例,总体优良率94%。采用Majeed骨盆骨折量化评估体系进行功能评价:优11例,良7例,总体优良率100%。结论三维导航技术辅助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CT引导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牵引复位后,局部麻醉下CT引导经皮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5—48岁,平均36.2岁。按照AO骨盆环损伤分型方法:B型8例,其中B1型5例,B2型3例;C型4例,其中C1型2例,C2型2例。患者取俯卧位,进行骶髂关节处局部麻醉。采用髂骨翼后侧进针点,根据局部解剖标志确定进针方向,经皮钻入3根克氏针,CT扫描选择置入位置正确的克氏针,拧入空心拉力螺钉。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52min。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37个月,平均17.6个月,无神经损伤并发症,基本恢复原有工作和生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螺钉固定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手术操作,适用于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治疗。  相似文献   

12.
对78例骨盆环遭受严重破坏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Hoffmann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骶髂螺钉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术中相关问题。方法 17例采用骶髂螺钉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按照AO骨盆骨折方法分型:B型骨折4例,其中B2型3例,B3型1例;C型骨折13例,C1型4例,C2型5例,C3型4例。术中根据骨盆后环损伤类型,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后参照Matta和Tornetta评分系统评价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2.5个月(6~42个月)。手术时间82min(35~155min),术中失血量350ml(50~1 100ml)。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Matta和Tornetta复位标准:优14例,良3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1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94.12%。结论骶髂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恢复骨盆后环的稳定性,能够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疗效.方法 45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15~58岁.交通伤28例,高处坠落伤17例.其中骶骨骨折14例(Dennis Ⅰ型5例,Ⅱ型9例),骶髂关节脱位12例,骶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6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合并骨盆前环损伤9例,合并肢体其他骨折4例.牵引复位,在CT室中应用体表定位纸定位入针点,局部麻醉下采用经皮空心钉固定骶髂关节,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45例共置入空心钉72枚,手术时间21~68 min(平均37 min),术中出血约30~75 ml.38例获得随访,时间6~26个月.根据Majeed评分标准,患者评分72~96分,平均90.3分,优33例,良2例,优良率92%,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定位准确,内固定稳定,手术操作安全可靠,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肯定,是固定骨盆后环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hollow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Methods Forty-five patients (at age range of 15-58 years) with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ies including 20 males and 25 female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28 traffic injuries and 17 fall injuries. Fourteen patients with sacral fractures ( 15 patients with Dennis type Ⅰ fractures and nine with Dennis type Ⅱ fractures), 12 with 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six with sacr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and nine with sacroiliac joint complex injury.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T-guided percutaneous hollow screw fixation. The functional exercise was performed early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Seventy-two hollow screws were installed in 45 patients, with the operation time for 21-68 minutes ( average 37 minutes) and the operative blood loss for 30-75 ml. Of all, 38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26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Majeed functional criteria, the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 72-96 points (average 90. 3 points ), which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33 patients and good in two, with excellence rate of 92%. No iatrogenic nerve injury, incision infection or screw fracture were detected. Conclusion CT-guided percutaneous hollow screw fixation takes advantages of precise direction, stable fixation and safe operation and hence is one of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相似文献   

15.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骨纵形骨折》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立题符合现今趋势,病例数较多,随诊率很高,临床结果良好,文献搜集较全,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注意点,便于他人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6.
收集7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前环固定方式分为内固定架组和外固定架组,根据Matta及Majee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经皮内固定架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推荐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17.
Tile C1型骨盆骨折是指半侧骨盆前后环均受损,患侧在垂直和旋转方向均不稳定[1].据文献报道,对该型骨折,单一使用外固定很难维持其稳定性.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中,骶髂螺钉具有固定可靠、可经皮微创操作等优点[2-6].但在固定骶髂关节时,使用1枚还是2枚螺钉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2].笔者旨在通过力学试验,测试模拟人体站立位时,骶髂关节1枚或2枚螺钉固定对骨盆稳定性的影响,为治疗骨盆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传统影像学监测技术结合骶骨斜坡位影像学监测进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临床研究、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 方法经术前牵引复位及肠道准备后,以C形臂X线机在骨盆入口位、出口位及骶骨斜坡位影像学监测下对37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30.8岁. 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4~23个月,平均9.8个月.其中基本解剖复位28例,7例遗留2 mm冠状面移位,2例残余移位5 mm.无医源性神经血管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ajeed疗效评估标准,优良率95%.结论 结合骶骨斜坡位的影像学监测技术,可提高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安全性,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9.
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固定骨盆后环具有力学效果好等优点,但术中常需要反复进行出口位和入口位透视确定其安全界限.本文介绍一种单纯在骨盆侧位片确定其安全界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量骶髂螺钉不同进针点置钉对骨盆外旋不稳定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10具新鲜冰冻成人骨盆标本,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经进针点B(髂后下棘前2.5 cm与坐骨大切迹上4.0 cm的交点)、A(B点同一水平面前方1.0 cm)、C(B点同一水平面后方1.0 cm)固定骶髂关节.测量骶髂关节前韧带完整组、A进针点组、B进针点组、C进针点组在相同外旋应力下骶髂关节、耻骨联合的分离距离,从而比较不同进针点的固定强度.结果 在对抗外旋力上,韧带完整组、C进针点组与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进针点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骶髂关节稳定性上,除韧带完整组、B进针点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骶髂关节稳定性B进针点更为优越,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