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较为常见,疗效较差。我院收治骨盆骨折51例,合并尿道损伤2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尿道损伤22例,均为男性。占骨盆骨折(51例)的43.14%。年龄最大63岁,年龄最小20岁.平均41.6岁。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原因:车祸15例。尿道损伤程度:完全断裂18例:不完全断裂4例。尿道损伤分类:后尿道损伤17例,前尿道损伤5例。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护理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汪祝琴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是严重复合伤,不及时正确治疗和护理常可危及生命或招致严重并发症。我科自1982-1994年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36例,均治愈出院,现就有关护理浅述如下。1术前护理首先应给...  相似文献   

3.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约占尿道损伤的90%,并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我院自1995年2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骨盆骨折伴尿道损伤32例。来时均试行留置导尿管插入,失败后21例行尿道会师加牵引,5例行右尿道端端吻合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ile骨盆骨折分类与后尿道损伤有无相关性.方法 用Tile骨折分类法对78例后尿道损伤患者的骨盆骨折进行分类;用χ2检验对骨盆骨折类型与后尿道损伤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78例男性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病例中,C2/C3型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相对危险度(RR)为5.0,B1型RR为3.4,A2.2型RR为2.0.结论 骨盆骨折的类型与后尿道损伤密切相关,根据骨折类型可以初步判断尿道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多有外伤引起,常常合并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诊.我科于2008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患者35例,经精心细致的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0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严格进行病情观察,进行系统功能训练.结果经过护理后,50例患者全部康复,未出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针对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与康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护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尿道损伤多由骨盆骨折引起,常合并多脏器损伤,且部分处于休克状态。故急诊治疗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尿道会师术是后尿道损伤治疗的及时、有效的早期处理手段。我院2003年共收治15例骨盆骨折伴尿道断裂的患者,其中2例为女性,现将2例女性骨盆骨折伴尿道断裂的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损伤之一,通常需要急症手术处理。我们采用膀胱颈会阴贯穿缝合固定尿道会师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2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我院1997年2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男性患者,年龄19~61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塌方压伤6例,挖掘机击伤1例,均同时合并骨盆骨折,另合并腹内脏器损伤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早期治疗方法,降低后尿道损伤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我科200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15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成人男性病例,在维护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及早行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定期扩张尿道半年-1年。结果 15例患者拔出尿管后均能自主排尿,随访1-5年无一例出现尿道狭窄、尿失禁、阳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及时行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定期扩张尿道,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锋 《当代医学》2014,(32):91-92
目的密切观察老年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分析经皮骶骨螺钉内固定并尿道会师术治疗在提高患者术后M&jeed评分总优良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尿路损伤的老年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2组(n=36)。观察组行经皮骶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并尿道会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术式,统计2组患者术后Majee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Majeed评分的总优良率达100.0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Majeed评分的总优良率仅为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骨螺钉内固定并尿道会师术治疗老年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比传统常规术式更能有效的预防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5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骨折主要由于压砸、轧碾、撞挤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所致,常合并泌尿系损伤,而后尿道断裂在整个合并伤中占很大比例.本文将我院1983~1999年首诊处理的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56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后伴尿道损伤的处理办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86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分为早期尿道会师牵引术及延期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术。结果早期尿道会师牵引术64例,术后出现阳痿15例23.4%,术后出现尿道狭窄13例20.3%。耻骨上膀胱造瘘延期尿道吻合术22例,术后出现阳痿5例22.7%,术后出现尿道狭窄6例27.3%。尿道狭窄19例再次手术新增阳痿2例。结论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发生比率低.发生尿道狭窄而再次手术也变得容易。阳痿主要是因为外伤后勃起神经及血管受到损伤引起,伤后的手术操作及多次尿道复位或成形术,导致阳痿的发生率增加。早期尿道会师牵引术可作为骨盆骨折后伴尿道损伤早期治疗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骨折常合并有后尿道损伤 ,前列腺膜部尿道断裂 ,以后尿道最为常见 ,几乎全部都有骨盆骨折。由于工农业生产、各种建筑工程中的事故和交通事故等日趋增多 ,此类病人显着增加 ,引起了泌尿外科及骨科医师的关注。以往的处理 ,多注重于恢复尿道的连续性 ,而对骨盆骨折的治疗不够重视 ,多采用保守治疗仅作牵引与外固定 ,结果留下许多本可以避免的后遗症 ,如肢体短缩 ,骨盆错位等。本文扼要介绍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诊疗方面的进展。1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主要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和骨盆后前位X线平片。前尿道损伤最早最重要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14.
<正>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常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复合伤,迄今急诊处理方法尚不一致。现将我们自1958~1991年资料较完整的81例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结果及随访,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在矿山企业中较为常见。现就我院1980——1989年间收治的20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结果8例后尿道部分断裂患者可顺利插入尿管,行单纯留置尿管2周,并进行常规尿道扩张后可正常排尿;41例尿道完全断裂、生命体征平稳者,行尿道会师牵引1周,保留尿管4周,拔管后常规扩张尿道,32例排尿正常,9例尿线细,均予定期扩张尿道治愈;16例合并其他严重脏器损伤,且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行单纯膀胱造瘘术,术后4~8个月行Ⅱ期尿道手术;5例患者阳痿。结论早期行单纯尿道会师牵引是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可以避免部分患者再次尿道手术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的机制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对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的机制及伤情估计和处理。方法通过125例骨盆骨折病例中并发后尿道损伤24例(19.2%),作临床分析。结界提示尿道损伤的程度与骨盆骨折的部位及骨折受力的部位有关。结论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损伤的患者,在抢救生命前提下,尽早骨折复位,尿道损伤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常合并多脏器损伤,病情危重,且部分患处于休克状态,故在基层医院急诊情况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很重要。我院自1988年2月-2004年6月共收治骨盆骨折、多发性损伤伴后尿道断裂患42例,采用尿道会师术中牵引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尿道损伤36例,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8例。前尿道损伤10例,后尿道损伤4例行修补吻合术,后尿道损伤26例中10例行尿道会师术。结果治愈25例(69.4%),失败11例(30.6%)。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仅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4例,待伤后3~6月行二期尿道修补吻合术是治疗后尿道损伤,减少并发症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患者,根据伤情不同及是否有合并伤,分别选择不同治疗方法;23例行尿道会师牵引术;2例单纯行膀胱造瘘术;1例行急诊后尿道吻合术.结果:23例尿道会师牵引术后4例发生排尿不畅,3例经扩张后治愈,1例一年后再次行尿道吻合术.2例单纯膀胱造瘘术后6个月行尿道吻合,1例急诊尿道吻合术后均排尿通畅,阳痿2例.结论:对病情危重的后尿道损伤以单纯膀胱造瘘术较为安全,尿道会师牵引术后绝大部分病人排尿通畅,此法创伤性较小,且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