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妊娠急性脂肪肝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对1990年以来中文文献报告的AFLP 22例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FLP的发病率为1:20 540,86.4%的患者有临床症状。体征为黄疸(86.4%)、水肿(27.3%)和腹水(27.3%)。AFLP的产科并发症为产后出血(77.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7.3%)、肾功能衰竭(63.6%)、肝性脑病(50.0%)、胎儿窘迫(40.9%)、死胎(13.6%)和新生儿窒息(59.1%)。化验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尿酸和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12例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占54.5%。其中5例因子宫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占22.7%。有6例行肾透析治疗,占肾功能衰竭者的42.86%。孕产妇死亡5例,占22.7%。结论:AFLP是一种严重的少见的妊娠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妊娠急性脂肪肝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对1990年以来中文文献报告的AFLP22例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FLP的发病率为1:20540,86.4%的患者有临床症状。体征为黄疸(86.4%)、水肿(27.3%)和腹水(27.3%)。AFLP的产科并发症为产后出血(77.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7.3%)、肾功能衰竭(63.6%)、肝性脑病(50.0%)、胎儿窘迫(40.9%)、死胎(13.6%)和新生儿窒息(59.1%)。化验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尿酸和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12例患者剖官产终止妊娠,占54.5%。其中5例因子宫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占22.7%。有6例行肾透析治疗,占肾功能衰竭者的42.86%。孕产妇死亡5例,占22.7%。结论:AFLP是一种严重的少见的妊娠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FLP患者临床表现以胃肠道不适、黄疸、出血、精神症状等居多;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高胆红素血症、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低血糖等。孕产妇存活10例(71.43%),死亡4例(28.57%),死亡原因是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肝衰竭。结论AFLP病情严重,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FLP患者临床表现以胃肠道不适、黄疸、出血、精神症状等居多;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高胆红素血症、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低血糖等。孕产妇存活10例(71.43%),死亡4例(28.57%),死亡原因是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肝衰竭。结论AFLP病情严重,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妊娠急性脂肪肝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脂肪肝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和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2年内7例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资料.结果 多数患者在孕晚期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和黄疸,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低蛋白血症、低纤维蛋白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孕妇的并发症主要为腹水、低血糖、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和肝性脑病.母儿死亡率为28%.结论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结局,其重点是及时终止妊娠和大剂量新鲜血浆的输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孕晚期多数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和黄疸,实验室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损害和凝血功能损害,并发症主要为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肝性脑病和产褥感染等。结论重视妊娠晚期出现的消化道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结局,其关键是及时行宫产术终止妊娠,积极进行内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8.
妊娠急性脂肪肝是孕晚期妊娠特发性疾病,临床少见,发病率1/6000~1/10000。我院2005年10月诊治1例,现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存活率。方法对本院10年间就诊的14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继之出现全身皮肤黏膜黄疸,其次为双下肢水肿,少数有头晕、视物模糊;AST升高、AL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升高、低蛋白血症、白细胞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心肌酶升高分别为92.9%(13/14),64.3%(9/14),92.9%(13/14),92.9%(13/14),92.9%(13/14),85.7%(12/14)及64.3%(9/14),57.1%(8/14)。(2)并发症主要为腹水、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其次为急性左心衰、急性肾衰竭,少数有胸腔积液、肝性脑病。(3)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阴道分娩分别为35.7%(5/14),64.3%(9/14),获得新生儿14例(其中2例双胎),8例活胎,6例死胎。(4)8例痊愈出院,现体健,其中1例再次分娩,未再发生AFLP;死亡3例,失访3例。结论 AFLP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及时终止妊娠并输注大量新鲜血浆改善凝血功能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俊翠  曹炎培  于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12-3114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住院的26例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26例病例中,早期出现厌食、乏力、恶心等症状21例,皮肤黄染19例,肝酶增高和凝血功能异常26例,胆红素升高2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9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6例,产后出血18例,肝性脑病6例,宫缩乏力5例;术中均尽早行Blynch缝合,无1例子宫切除;产妇死亡1例,死胎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1例,均抢救成功。结论:加强产检,重视孕妇妊娠晚期消化道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对AFLP尽早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加强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王艳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20-3722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母儿预后。方法:对2006年4月~201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AFLP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临床过程及母亲和围产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消化道症状,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改变,严重时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AFLP患者的预后与新生儿预后、病程长短及治疗密切相关;对AFLP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及时终止妊娠,积极预防DIC,补充凝血物质,有利于改善AFLP患者及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14.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6年收治的1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初产妇8例,经产妇2例;均有恶心、呕吐、厌食、进行性皮肤黄疸及尿色发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肝炎病毒血清学阴性。血压升高7例、凝血功能异常8例、血糖降低4例。8例经肝脏超声证实、1例经肝穿刺证实为AFLP。9例于入院后3~7h行剖宫产术,其中同时行子宫切除1例,阴道分娩1例。治愈8例,死亡2例;新生儿正常6例,新生儿窒息3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尽快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病情严重者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积极输注凝血物质,必要时人工肝替代治疗,能有效提高孕妇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顾涛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83-1784
<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又称妊娠特发性脂肪肝,是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产褥早期的一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最早由美国的Stander和Gadden等在193年报道了该病,1989年Finley报道孕妇中AFLP的发病率为1/1.3万,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起病急剧,病情凶险,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炎极其相似,病死率高。1980年以前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高达85%以上,常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FLP患者40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运用APACHEⅡ评分≥20为分界将预后分类,对其各项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前驱症状出现时间、终止妊娠时间、血清肌酐、白细胞、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在预后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AFLP有无特异前驱症状临床误诊率高,凝血功能变化后预后差,尽早就诊、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本科室2004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3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为延迟组,入院后保肝治疗,尽量延长孕周,若肝肾功减退则终止妊娠。选取2011年7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30例确诊后立即终止妊娠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立即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后转归等。同时以发病至终止妊娠时限分组,发病至终止妊娠间隔3d的为早期干预组,发病至终止妊娠3~7d的为中期干预组,发病至终止妊娠7d的为晚期干预组,比较不同时段对该病的诊断时间及术前处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终止妊娠后48h,立即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7±11.3)U/L,天冬按酸氨基转移酶(AST)(201±11.7)U/L,总胆红素(TBIL)(218±12.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7.8±9.56)μmol/L,总蛋白(TP)(30.4±3.67)g/L,凝血酶原时间(PT)(17.5±1.57)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7.8±6.11)s,延迟组ALT(218±12.5)U/L,AST(286±14.2)U/L,TBIL(183±13.2)μmol/L,DBIL(141±10.9)μmol/L,TP(23.9±3.01)g/L,PT(23.3±2.13)s,APTT(49.0±9.01)s,P值分别为0.012,0.035,0.022,0.040,0.039,0.049,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立即组术中出血量(325±147.8)ml,术后24h出血量(405±161.2)ml,延迟组术中出血量(557±182.2)ml,术后24小时出血量(613±197.9)ml,P值分别为0.006,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期诊治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均得到更好的改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减少了孕产妇病死率的发生,但孕产妇严重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确诊AFLP后48h之内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前后输注血浆或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