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舟状骨骨折在腕部骨折中最为常见,其中手术治疗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切口部位及大小亦不同。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利用桡骨茎突处纵行〈2cm切口治疗舟状骨骨折、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2例,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韩荣红 《天津护理》2012,20(4):211-212
应用脱钙人牙基质(DTM)对53例埋伏多生牙患儿拔牙术后骨缺损进行修复治疗,通过术前准确定位及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无1例感染发生,无任何不良反应及排异反应,创口均Ⅰ期愈合,创口骨缺损处可见大量新骨形成,局部骨质再生良好。  相似文献   

3.
经舟月骨周围脱位临床较少见,仅占腕骨骨折脱位患者的3%,X线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漏诊,造成腕部畸形及功能障碍。我院1996年10月~2006年3月诊治16例经舟月骨周围脱位,现分析临床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骨诱导材料为骨诱导蛋白及其载体,但来源有限,制备工艺复杂.脱钙牙基质是一种富含多种骨诱导蛋白及其载体的天然复合产物,被认为是应用前景很大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替代材料.目的:实验将MC-3T3成骨细胞与脱钙牙基质进行联合培养,通过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碱性磷酸酶活力评估脱钙牙基质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1/2009-05在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完成.材料:脱钙牙本质基质由深圳市创博生物制品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羟基磷灰石由南京埃普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羟基磷灰石和脱钙牙基质粉末各0.1 g加入24孔板,每种样品平均3孔,加入对数生长期MC-3T3成骨细胞,培养2,4,6 d后,采用MTT法计算细胞增殖数,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脱钙牙基质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脱钙牙基质组细胞增殖数明显高于羟基磷灰石组,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有所增加,脱钙牙基质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羟基磷灰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脱钙牙基质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一种创伤性颅骨缺损急性期术中一次性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弃用人牙提取脱钙人牙基质 ,利用其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BMP) ,在动物实验诱导骨再生修复成功后 ,对 2 2例创伤性颅骨缺损在急性期进行术中一次性修复。病人年龄 8~ 6 4岁 ,颅骨缺损范围 4~ 5cm 14例 ,6~ 8cm 8例 ;开放伤 17例 ,闭合伤 5例。颅骨缺损区用脱钙人牙基质 2~ 6g ,与颅骨碎粒及骨屑均匀混合平敷在硬膜外颅骨缺损区内 ,术后临床检查、X线评价 ,CT多点骨密度值测定。结果 :术后第 3周修补区能耐受压力 ,X光片见骨窗区骨碎粒逐渐融合 ,CT值由最初 2 0~ 40Hu上升 2 0 0~ 70 0Hu ,一年后 >90 0Hu。全部病例无感染发生 ,未显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从弃用人牙提取人的BMP ,用此材料对创伤性颅骨缺损急性期术中一次性修复 ,简单、有效。变二次手术一次完成 ,有别于传统的颅骨修复方法 ,具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朱政鸣  程凯敏 《急诊医学》1999,8(3):151-152
目的:探索一种创伤性颅骨缺损急性期术中一次性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弃用人牙提取脱钙人牙基质,复其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动物实验诱导骨再生修复成功后,对22例创作性颅骨缺损在急性期进行术中一次性修复,病人年龄8-64岁,颅骨缺损范围4-5cm14例,6-8cm8例;开放伤17例,闭合伤5例。颅骨缺损区用脱钙人牙基质2-6g,与颅骨碎粒及骨屑均匀混合平敷在硬膜外颅骨缺损区内,术后临床检查,X线评价,  相似文献   

7.
带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单侧带关节外固定支架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等有限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共8例。结果随访8~4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优良率l00%。8例均未发生钉道感染、外固定针及支架松动、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畸形愈合以及舟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加外支架治疗对亚急性和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5月,对15例受伤后4周以上(平均7.6周)入院诊断为亚急性和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患者均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加外支架治疗,术后随访5~16个月,平均12.5个月,按Gartland & Werley和改良Green & O’Brein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均进行有效随访,末次随访Gartland & Werley评分优8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为86.7%,改良Green & O’Brein评分优7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为80%。结论 此方法是治疗亚急性和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与脱细胞人牙髓细胞外基质是否共同调节人牙髓干细胞(hDPSCs)介导的成骨/成血管分化。方法从健康的人第三磨牙中分离出牙髓,改良组织块法培养hDPSCs并进行鉴定,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Triton X-100制作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dECM),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Cell Counting Kit-8分析细胞增殖生长曲线。使用重组腺病毒BMP4感染hDPSCs。HE和DAPI染色后,当看不到完整的细胞核时,分别在dECM和三维(3D)VitroGel系统中培养细胞,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ALP)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评估骨/牙本质/血管生成标记的表达。结果提取hDPSCs并完成鉴定,制作脱细胞牙髓细胞外基质并于镜下观察无细胞核存在。Cell Counting Kit-8分析结果表明,dECM可以支持hDPSCs的生长和增殖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ALP染色结果显示,BMP4和dECM协同促进hDPSCs成骨分化。qRT-PCR结果显示,成骨和成血管细胞基因的表达增加。结论dECM可促进hDPSCs增殖,而BMP4+dECM促进hDPSCs在体外成骨和成血管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扩张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8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与观察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后路微创扩张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明显比术前高,且患者JOA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增加,观察组JO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微创扩张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对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JOA评分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多因骨盆骨折后不能及时治疗所致,致残率较高。目的:探讨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不同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患者9例,内固定治疗时间为伤后87—165d,平均116.7d。9例患者骨盆旋转畸形均大于30。。治疗前行走时持续性疼痛5例,严重疼痛不能行走2例,轻度间歇疼痛2例;双下肢不等长4例,患侧短缩平均2.25cm。治疗操作均在球囊导管临时完全阻断髂总动脉下进行,采用扩大的髂腹股沟入路,骨盆后环畸形的处理包括髂骨截骨5例,骶骨外缘(1.5cm内)截骨1例,骶髂关节切开翻转融合3例。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获得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2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6—24周,平均愈合时间为20.6周。治疗后均未发生坐骨神经牵拉损伤。根据MearsDC报道治疗后评估标准,解剖复位6例(6/9,67%),满意复位3例(3/9,33%)。通过对9例患者随访发现,经扩大的髂腹股沟入路行骨盆植入物置入内固定联合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可有效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舟骨月骨周围骨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病例,背侧型12例,掌侧型1例;其中7例系新鲜损伤,余6例为陈旧性;4例伴正中神经损伤,其中3例见于陈旧性组。新鲜损伤组6例手法闭合复位成功,仅1例因舟骨对位不良接受手术治疗;陈旧性组均接受手术,4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1例行近排腕骨切除术,另1例行桡腕关节融合术。结果 随访12例中11例(91.67%)获得满意疗效,陈旧性组1例造成舟骨远端缺血性骨坏死,3例遗留正中神经损害症状。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的早期治疗简单且疗效较好,而一旦误诊,则多数需手术治疗,且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提高对本病损伤机制,腕部体征和影像学特点的认识和了解,减少误诊,是提高本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改善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1999-10/2003-04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采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前脱位伴高位颈髓压迫症患者25例。陈旧性齿突骨折脱位12例,先天性畸形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均为寰枢椎前脱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采取不同方法,经口咽前路和后路一期减压及后路内固定6例,后路减压内固定12例,后路减压内固定后二期行前路减压7例。减压后全部病例均行Cervifix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后佩带颈围3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17分,0分为严重障碍,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评价脊髓功能改善率。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100%。采用自拟的公式评价脊髓受压改善率,改善率=[(术后矢径-术前矢径)/(拟正常矢径-术前矢径)]×100%。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随访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患者枕颈不适消失,四肢麻木基本消失,感觉和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平均为14.2分,平均较术前提高6.4分,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为68.4%;术后脊髓减压改善率为70.2%;术后三四个月均骨性融合,无骨不连发生。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25例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折断及松脱现象。但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病例中,有6例患者发现其颈椎固定节段与未固定节段的界面出现明显的成角和轴线异常的影像学变化。术后被固定融合的枕颈及颈椎节段的活动功能均丧失,仅靠下颈椎的代偿,颈椎活动度明显受限,仅为正常活动度的1/3左右。1例发生椎动脉损伤,为先天性畸形患者,术中给予及时处理。结论:Cervifix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装配合理,提供螺丝钉最佳装配位置;留有植骨空间利于植骨融合;其纯钛/TAN合金材质不影响术后MRI检查,能量化术后的脊髓减压改善情况,优于枕颈CD环等内固定。但其固定节段多,影响颈椎活动度;并可加速下位颈椎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14.
尹庆水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85-87,i0005
目的:评价应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改善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1999-10/2003-04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采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前脱位伴高位颈髓压迫症患者25例。陈旧性齿突骨折脱位12例,先天性畸形lO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均为寰枢椎前脱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采取不同方法,经口咽前路和后路一期减压及后路内固定6例,后路减压内固定12例,后路减压内固定后二期行前路减压7例。减压后全部病例均行Cervifix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后佩带颈围3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17分,0分为严重障碍,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评价脊髓功能改善率。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215;100%。采用自拟的公式评价脊髓受压改善率,改善率=[(术后矢径-术前矢径)/(拟正常矢径-术前矢径)]&;#215;100%。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随访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患者枕颈不适消失,四肢麻木基本消失,感觉和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平均为14.2分,平均较术前提高6.4分,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为68.4%;术后脊髓减压改善率为70.2%;术后三四个月均骨性融合,无骨不连发生。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25例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折断及松脱现象。但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病例中,有6例患者发现其颈椎固定节段与未固定节段的界面出现明显的成角和轴线异常的影像学变化。术后被固定融合的枕颈及颈椎节段的活动功能均丧失,仅靠下颈椎的代偿,颈椎活动度明显受限,仅为正常活动度的1/3左右。1例发生椎动脉损伤,为先天性畸形患者,术中给予及时处理。结论:Cervifix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装配合理,提供螺丝钉最佳装配位置;留有植骨空间利于植骨融合;其纯钛/TAN合金材质不影响术后MRI检查,能量化术后的脊髓减压改善情况,优于枕颈CD环等内固定。但其固定节段多,影响颈椎活动度;并可加速下位颈椎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15.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为骨科常见病之一,是否行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争议。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弯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患者的症状、腰椎退变节段以及影像学等相关病情进展性的评估,系统回顾相关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文献。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共61例,男30例,女31例;年龄范围在42—78岁,平均年龄59.02岁。其中行腰椎后路减压植入物置入内同定植骨融合患者32例:后路动力系统腰椎置入内固定患者29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2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采川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前、术后以及随访评估。并检索腰椎退变性侧弯植入物置入内同定治疗的孝H关研究文献,对文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马华松 《中国临床康复》2012,(44):8332-8339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通过对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椎管减压椎间植入物置入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文献和理论研究信息。方法:检索腰椎退变性疾病内固定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椎管减压植入物置入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研究文献进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各种病因之间相互影响,常同时存件,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进行植入物置入内固定减压、植入物臀入固定融合术的应用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钛缆固定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3/2006-12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运用钛缆固定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7例。所用钛缆(美国Sofamor-Danek公司生产)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强度大且柔软易弯曲的金属材料。所有病例均直接应用钛缆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按Herscovici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100%。X线片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术后无再脱位发生,无钛缆断裂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未出现明显肿胀及渗液反应。结论:钛缆固定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脱钙骨基质复合骨水泥修复猪股骨干缺损的生物力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近年来脱钙骨基质复合骨水泥已用于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肿瘤性骨缺损修复,本实验拟对脱钙骨基质骨水泥复合材料修复猪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将32根猪股骨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对照组、重建组及内固定组,后3组制成中段骨缺损,将猪脱钙骨基质与骨水泥按1∶1质量比均匀混合的复合材料充填骨缺损,其中对照组不重建,内固定组加钢板内固定,对各组分别进行三点弯曲及压缩实验。结果:内固定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单纯材料修复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脱钙骨基质骨水泥复合材料易于塑形,能根据需要适应不同部位骨缺损的要求,但是在骨重建的早期,对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提示在临床上需行预防性内固定,在康复治疗阶段患者应在免负重支架的保护下活动。  相似文献   

19.
背景:如何更好地以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并达到良好的远期疗效目前尚无公识。目的:创新性地在膝关节腔内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的组织工程软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MEM/F12完全培养基培养,成软骨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分化。取同种异体兔的髂骨和椎体骨制作成脱钙骨支架,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脱钙骨支架上,培养1d后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用筋膜包裹置于兔左膝关节腔内培养,单纯脱钙骨支架筋膜包裹置入右膝关节腔。于培养第4,8,12周分别取材,行大体观察并制成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培养4,8周,细胞一支架组标本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的平均吸光度值(A)分别为0.263±0.031,0.340±0.052,单纯支架组标本分别为0.147±0.027,0.165±0.0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12周细胞支架组标本Ⅱ型胶原免疫组化A值平均为0.362±0.037,标本类似正常软骨外观,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而单纯支架组脱钙骨支架降解。培养12周细胞一支架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数量多,脱钙骨支架基本被吸收;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有被染成紫红色的异染性基质形成。结果提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可在兔膝关节腔内培养出组织工程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