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浅插管保留灌肠与常规保留灌肠药物保留的时间、疗效及肛管对痔疮的刺激程度。方法将142例慢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0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疗效及肛管对痔疮刺激程度。结果 2组药物在肠内停留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肛管对痔疮的刺激度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既不影响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及疗效,又能减轻或避免肛管移动对痔疮的损伤,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以排黏液血便、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情况。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同等条件下,治疗组肛管插入深度视病变部位而定:直肠病变肛管插入深度为3-4cm,结肠病变肛管插入深度为20~35cm;观察组常规插管,常规插管深度为15-20cm^[1]。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视病变部位而定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保留灌肠时病人的便意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本文对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进行探讨,现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其余条件无差异的情况下,治疗组将肛管插入深度20~35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保留时间及治愈率等情况,结果表明肛管插入深度20~35cm时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便意感减轻,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有效指导灌肠患者插管时放松肛区,顺利插管,减轻插管时不适的方法。方法: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需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先嘱患者做排便动作,待肛管插入肛门3~4 cm后嘱患者停止做排便动作,然后嘱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肠插管指导方法,插管时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别紧张。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5.45%,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肛区疼痛不适发生率,观察组9.09%,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遇阻发生率,观察组13.64%,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灌肠插管时先指导患者做排便动作,待肛管插入肛门3~4 cm后停止做排便动作,嘱患者深呼吸、放松等指导方法可以提高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同时可减轻患者肛区疼痛不适,降低插管阻力。  相似文献   

6.
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方法收集于ICU住院的40例肠麻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肛管灌肠及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灌肠,比较两种灌肠方法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皮肤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好、大便引流通畅、出入量统计准确、明显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了粪便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刺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浅插管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即抬高臀部15cm,肛管插入肛门4~6cm开始灌肠,拔管后继续抬高臀部20~30min。结果:观察组肛门异物感及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肛门出血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可减轻肛管对患者痔及直肠黏膜的刺激,增加患者治疗舒适度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一次性胃管在新生儿巨结肠回流灌肠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进行回流灌肠。结果:经回流灌肠后患儿腹胀明显缓解,经脐腹围较灌肠前小2~3 cm;食欲改善,体重增加。1例合并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回流洗肠后使用甲硝唑保留灌肠,灌肠2 d后大便性状、恶臭明显改善。无出血、肠穿孔、硬肿症等并发症。结论:只要规范操作,胃管代替肛管行回流灌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地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在儿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6例肠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7例),52例有烦躁症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一次性肛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并记录保留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肠道感染观察组患儿药物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保留时间长于60 min的为37例,对照组为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烦躁患儿镇静药物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30 min的为24例,对照组为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可延长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缩短起效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小,结合合理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熊明霞  谢守勇  袁芳 《吉林医学》2013,34(13):2434-2435
目的: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肛裂患者术前清洁灌肠的润滑剂,观察在插管和排便时对肛门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术前清洁灌肠的润滑剂,对照组用外用液体石蜡作润滑剂,两组用物准备、操作步骤、对疼痛的观察和评估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后,在插管和排便时肛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疼痛的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作肛裂术前清洁灌肠的润滑剂,可减轻患者在插管和排便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管及开塞露联合生理盐水深部保留灌肠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A组(n=29)、对照B组(n=29)、对照C组(n=29),实验A组采用胃管与一次输液器相连灌肠,灌肠液为60mL开塞露加250mL生理盐水的稀释液,灌肠深度为25~30cm;对照B组采用一次性肠道冲洗器,灌肠液为60mL开塞露加250mL生理盐水的稀释液,灌肠深度为7~10cm;对照C组采用胃管与50mL注射器,灌肠液为开塞露60mL,灌肠深度为25~30cm。观察三组的灌肠效果、灌肠液外溢情况、胃肠痉挛性疼痛、里急后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疗效比较,实验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B组、对照C组(P〈0.01)。灌肠液外溢情况显示,实验A组明显少于对照B组(P〈0.01)。胃肠痉挛及里急后重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实验A组明显少于对照B、C组(P〈0.01)。结论应用胃管及开塞露联合生理盐水深部保留灌肠治疗老年便秘,提高了灌肠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难置胃管患者采用加强钢丝型气管导管引导置入胃管的效果。方法:将250例机械通气难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患者在鼻肠管钢丝引导下插入胃管,观察组采用加强钢丝型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胃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1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插管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插管过程中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呛咳、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难置胃管的患者采用加强钢丝型气管导管引导插入胃管,可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延长中药保留灌肠时间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不同肛管型号、不同插入深度、不同体位的灌肠,对比观察保留灌肠的时间,比较不同方法灌肠后患者血肌酐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观察组患者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选择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相对细软的肛管、增加插管的深度,能明显增加中药保留时间,且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文贵 《当代医学》2011,17(15):62-6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灌肠液、灌肠方法以及灌肠后的效果。方法选取胃肠手术后腹胀或者术后3~5天不能排气的患者,用双盲法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14号一次性吸痰管,使用0.9%的生理盐水40ml+开塞露3支(20ml/支),插入肛门30~35cm。对照组25例,采用14号一次性肛管,使用0.9%生理盐水500ml,插入肛门15~20cm。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灌肠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方案优于对照组,对预防和治疗术后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两种灌肠法的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灌肠液配置方便,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罗寿军  赵华  陈伦虎 《西部医学》2012,24(2):315-31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观察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理想高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保留灌肠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且无并发症的患者40倒,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灌肠)20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灌肠)20例。比较改良保留灌肠法和传统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根据灌肠后的便意感,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灌肠10min后的脉率,灌肠的依从性等评价指标,两组灌肠效果比较,经过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较传统的保留灌肠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