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中毒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34例儿童急性中毒的年龄、性别、发病月份、中毒类型及构成比以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占82.1%,高峰年龄段为4岁(52.2%)。中毒类型以农药中毒(44.8%)和药物中毒(38.1%)最多见,不同年龄组中毒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岁和4~8岁年龄组中毒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中毒在5~10月份发生比例较高(74.6%),不同月份农药、药物和一氧化碳中毒等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途径以消化道摄入为主(87.3%),学龄前儿童均为误服,4例自服中毒为年长儿童。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学龄前期和夏秋季节,中毒途径以误服常见。儿童急性中毒的预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2.
急性中毒320例急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的种类及相关原因。方法以急诊科抢救的320例急性中毒患者,按病种、例次、性别、年龄等百分比计算。结果急性中毒最多的为农药中毒(35.94%),其次为安眠药中毒(25.00%)和乙醇中毒(18.75%)。中毒原因以内服毒物自杀者最多(55.00%),21~30岁年龄组最多(42.5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x^2=10.16,P〈0.01)。结论急性中毒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性格、受教育程度及生活经验等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邱红  李满芝 《医学文选》1995,16(5):438-438
对某医院1992~1994年173例住院急性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提示该院急性中毒占住院总病例的5.47‰,男女之比为1:1.62,(P<0.01),工人占33.5%,儿童次之为17.9%;中毒原因以家庭纠纷及与他人争吵而服毒者最多(占42.2%),其次为精神异常者(占16.2%),中毒毒物以农药中毒最多(占42.2%),其次为安眠药中毒(占23.7%);治愈率为80.92%,有效率为87.28%,病死率为12.72%。治疗效果与毒物的种类、中毒剂量,治疗及时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94例急性中毒患者中有51例经院前救护处理为观察组,其发病开始到救护时间为7—25min。另43例患者由家人直接送人医院急诊科到达医院后才接受救护为对照组,其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为26~180min。两组比较,有机磷农药中毒:χ^2=10.4,P〈0.05;药物中毒:χ^2=7.39,P〈0.05。51例急性中毒患者经住院前救护,从发病到开始救护时间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 由于观察组及时得到院前救护处理,昏迷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机磷中毒患者与药物中毒患者的昏迷率、反跳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2.32,P〉0.05)结论 院前急救对急性中毒患者救护具有重大意义,有效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宁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4年南宁市农药中毒病例资料,采用Excel、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南宁市共发生农药中毒病例1 366例,死亡70例(含自杀46例),病死率5.12%。男性中毒594例、女性中毒772例,性别比例1∶1.30。农药中毒平均年龄40.71岁,30~50岁年龄段病例数较多。生产性中毒病例502例,病死率0.80%;非生产性中毒病例864例,病死率7.64%,两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7,P<0.01)。生产性农药中毒多发于第二、三季度,高于非生产性中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3,P<0.01)。农药中毒病例数从少到多依次为城区(近郊)、县区(远郊)、乡镇(村)。有机磷杀虫剂、除草剂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0.37%和21.67%,除草剂病死率最高(8.45%)。结论南宁市农药中毒情况需引起重视,特别是农村、女性、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严重,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干预手段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资料特点并分析原因,为今后开展急性中毒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全年所有就诊渭南中心医院的急性中毒患者入院时所提供的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发生时间、患者来源、中毒物质名称等,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2015年全年该院急诊科共接诊急性中毒患者963例,其中明确中毒病史的820例:酒精中毒(289例,35%),男性构成比88%,20~50岁年龄阶段发生例数高于其他年龄段;一氧化碳中毒(236例,29%),女性构成比65%,年长人群发生例数高于年轻人群,以1,2,11,12月发生例数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乡镇和农村发生例数构成比为67%;农药中毒(136例,17%),全部农药中毒女性构成比54%,老年人以女性较多,青少年以男性较多,乡镇和农村构成比84%;药物中毒(119例,15%),安眠药物中毒人数63例,女性构成比85%。结论:经分类统计描述可得出不同种类毒物各自的流行病学特点,在患者的年龄、性别、城乡差异,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描述后可得出各自的特点提示不同种类中毒防治工作重点应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愈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声平 《医学综述》2014,(12):2273-2274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患者245例,按救治方法不同分为一般急救组(108例)和全面急救组(137例),以患者最终病死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急救措施对愈后的影响。结果采用一般急救措施的病死率高于全面急救措施组(13.89%vs 5.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施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在院前医务人员应积极施行洗胃、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更加积极的急救措施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群发性与散发性急性中毒的特点。方法选取2005—2009年广西11个市的36家市级医院、12家县级医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6 0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群发组641例,散发组5 369例。由专家制定调查方案与表格,统计中毒地点(家里、学校、工作场地、餐馆、娱乐场所或其他)、中毒原因(意外性、职业性、误食性、医疗性、自杀性或其他)、毒物类别(化学类、农药类、医药类、植物类、动物类、感染类或其他)、中毒程度(轻、中、重度)、治疗效果(治愈、后遗症、死亡)。结果群发组与散发组中毒地点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8.57,P=0.00);两组家里、学校、工作场地、餐馆和其他场地中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中毒原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6,P=0.00);两组意外性、误食性、医疗性、自杀性和其他原因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毒物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76.14,P=0.00);两组化学类、农药类、医药类、植物类、动物类、感染类和其他类毒物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不同中毒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50,P=0.00)。群发组与散发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1,P=0.68)。结论群发性急性中毒的人群聚集性较强,对毒物的"未知性"较明显,致中毒毒物种类多,中毒程度较轻;而散发性急性中毒,中毒环境的人群聚集性较弱,中毒原因较多,对毒物多有所认识,致中毒的毒物种类较少,中毒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1998年和2008年综合医院心理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变化特点.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1998年456例和2008年125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将1998年和2008年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1998年组与2008年组.(1)2组男女患者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均以20~29岁年龄段最多(35.53%,34.58%),2008年较1998年在<10岁和30~39岁年龄段的患者构成比均下降(P<0.01,P<0.05).(3)2组居住广州市内及市外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均以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最多(50.0%,49.80%),2008年心境障碍患者构成比较1998年上升(P<0.01),而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的构成比下降(P<0.01).结论 该综合医院心理科住院患者10年前后有一定人口学特征.病种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UGIB)发病的节律性特点及相关气象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北京地区院前发病的UGIB病例及此研究期间每天的气象资料.比较昼夜、月、季之间的UGIB发病差异,分析气象因素与UGIB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2 580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占73.2%;男女两性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20.4)岁 vs. (63.3±20.7)岁,P<0.05].UGIB发病在季节(χ2=49.82,P<0.01)、月份(χ2=83.43,P<0.01)、日内小时(χ2=126.79,P<0.01)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冬春发病较多,以1月份为最高;夜间发病较多,以8 pm~0 am时段最高.偏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气温与UGIB发病关联最显著(r=-0.3785,P=0.001),气压次之(r=-0.3002,P=0.011);风速(P=0.086)和相对湿度(P=0.971)与发病无明显关联.结论 北京地区UGIB的发病存在显著昼夜、月和季节差异.UGIB发病依次与气温和气压呈密切负相关,与风速和相对湿度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了解食管癌病人的病理类型及变化趋势。方法查阅32年间胃镜检查记录,对检出食管癌病人性别、年龄、民族、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按诊断时间分为四组,进行分析。结果B、C、D组食管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6,P〈0.05);B、C组食管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05);食管癌男女比例为2.58∶1,以40-65岁之间的病人为多(占59.65%);病变在食管中段的占70.7%;食管鳞癌占88.2%,腺癌占11.8%;汉族、回族、蒙古族食管鳞癌和腺癌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981〉0.05);B、C、D组食管下段腺癌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7,P〉0.05)。结论32年间食管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食管癌发病有老年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校附属医院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4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的分型标准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作入院后即刻空腹血糖测定和入院后每日空腹血糖测定。并详细记录,与其病情发展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高血糖的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各组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糖发生程度(浓度)与中毒程度之间也有同样关系。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与高血糖的发生率及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混合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与有机磷农药混配后,通过不同途径对人的作用机制、中毒量及中毒程度,寻求有效解毒方法。方法对59例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探讨急性中毒患者中毒时、2、3 d血生化指标、胆碱酯酶(CHE)、血浆炎性介质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变化等临床指标变化。血清经丙酮萃取后,用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混合农药含量。结果 3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CHE活性测定、CRP与A-PACHEⅡ评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与阿维菌素混配后,毒性呈相加作用。CHE活性测定、CRP与APACHEⅡ评分可帮助临床判断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解农药毒性,可作为评估混配农药中毒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提供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同时治疗,设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及血液灌流未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2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891,P〈 0.05)。观察组阿托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 = 62.125,P〈 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 = 3.865,P〈 0.05)0观察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125,P〈0.05)o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姝  程景林 《安徽医学》2015,36(6):683-684
目的:研究高淀粉酶血症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58例重度AOPP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淀粉酶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轻度高淀粉酶血症组、重度高淀粉酶血症组,观察各组急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IMS、反跳、迟发性多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重度高淀粉酶血症组急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迟发性多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反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降低(P<0.05)。重度高淀粉酶血症组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IMS发生率高于轻度高淀粉酶血症组( P<0.05),而两组患者反跳、迟发性多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血清淀粉酶升高的重度AOPP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反跳除外)、治愈率降低,临床上应重视对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王洪梅  吴君  陈莲花  夏伶俐 《海南医学》2016,(16):2740-274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420例急性中毒患者,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患者入院就诊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30 d预后,分析不同分数段患者预后情况,并通过ROC曲线探讨MEWS评分预后预测的准确性。结果0~4分308例,存活305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97%;5~8分86例,存活37例,死亡49例,病死率为57.0%;≥9分26例,存活0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00.0%;MEWS评分对急性中毒患者死亡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4.5分,灵敏度96.2%,特异度89.2%,Youden指数为0.854,ROC曲线下面积AZ=0.982,与零假设(曲线下实面积=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能够很好地预测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该评分简单、使用,适合在急性中毒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喜凤 《中外医疗》2016,(5):138-139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救措施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患者采取急救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因呼吸衰竭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例,其余34例均在急救诊治后治愈,治愈率达到85.0%,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时间为4~11 h,平均通气时间(8.5±2.1)h,患者在入院前血氧饱为(52.8±4.5)%,经过7 d的治疗,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95.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前胆碱脂酶为(3854.8±152.4)U/L,经过7 d的治疗,患者的胆碱脂酶为(6978.2±245.2)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缺氧,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对患者进行洗胃、清除口鼻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注射阿托品及氯解磷定等辅助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急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种全新沟通方式“微信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诊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从基层医院转诊嘉兴市第一医院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转诊时是否有相关诊疗信息(病史、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及时上传嘉兴市第一医院“微信群”,将患者分为微信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2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化抢救流程的完成率及主要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微信组在心电图完成率、术前药物服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2.35,P>0.05),在术前手续完成率、急诊手术送达率、90 min内闭塞血管开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47、6.61,P<0.05);微信组发生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微信组发生心脏性死亡2例,对照组发生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5)。 结论 “微信群”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其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沟通效率。在急性心肌梗死转诊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过程中,可以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转诊患者标准化抢救流程的完成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松果体钙化(PC)对首发精神分裂症(FES)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经临床确诊的FES患者的脑部CT图像,观察FES患者的松果体有无钙化,同时测量其钙化大小,并与对照组(n=200)进行对照研究。按照临床分型患者组分两亚组:偏执型组和非偏执型组。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①PC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②PC在偏执型组与非偏执型组中的差异。③PC在患者组与对照组男女之间的差异。④患者组中PC发生率及钙化大小与年龄相关性。 结果 ①患者组PC 139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68例,发生率为63.18%(139/220);对照组PC 9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发生率45%(90/200)。FES患者PC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97,P=0.001)。②偏执型组与非偏执型组P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60)。③PC在患者组与对照组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35;χ2=0.25,P=0.62)。④患者组钙化大小在18岁之前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大,呈正相关(r=0.96,P<0.001),与对照组相比,松果体在FES患者中存在过早钙化。 结论 FES患者PC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C对FES早期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中毒用纳络酮治疗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凤  袁长生 《重庆医学》2007,36(1):67-67,75
目的 探讨纳络酮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诊断及分析作一探讨.随机分为纳络酮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结果 纳络酮治疗组治愈率为97.5%,而对照组为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选用纳络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