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乙酰胺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灭鼠剂,对人体同样可造成致命伤害,它在体内很快分解为氟乙酸,与辅酶A结合,抑制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氧化,致代谢障碍,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损害.鼠药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白色、无臭、无味的针状晶体,易溶于水;溶于丙酮;微溶于氯仿.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加热升华,在水中不稳定,逐渐水解,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更快;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之后而引起中毒,它进入机体后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发生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反复抽筋,并逐渐加重而昏迷,严重时呼吸抑制而死亡.抢救重点是及时清除毒物,有效控制抽搐,及时防治脑水肿,保护心脏和解除呼吸抑制,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刘春菊 《天津护理》2006,14(5):276-277
杀鼠药氟乙酰胺属有机氟类,为无色无味不易挥发的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氟进入机体后形成氟乙酸,进而合成氟柠檬酸,抑制乌头酸酶,使柠檬酸不能代谢为乌头酸,导致柠檬酸在组织内大量积聚,三羧酸循环过程受阻。出现一系列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为主的临床症状。氟乙酰胺类灭鼠药引起的中毒近年来增多,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中毒患者2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对TNF-α、IL-10水平的影响及血液灌流对其清除作用。方法建立犬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模型,分为HP组和对照组,应用炭肾对HP组进行血液灌流(HP)2h,对照组只连接体外循环,对比分析两组在HP前、HP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氟乙酰胺浓度及TNF-α、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和HP组在氟乙酰胺中毒后TNF-α、IL-10水平明显增高;HP组HP后血中氟乙酰胺浓度由(159.06±18.31)μg/ml,降至HP2h的(41.94±4.83)μ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P后氟乙酰胺浓度逐渐降低;随着氟乙酰胺浓度的降低,IL-10水平也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则在HP2h内逐渐下降,而HP后又轻微回升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乙酰胺中毒后可引起TNF-α、IL-10水平升高;HP可显著降低血中氟乙酰胺浓度;HP前后血清中TNF-α、IL-10的水平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鼠剂,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中毒后导致脑、肝、肾、心、肺、胃、肠等多脏器损害,曾用于灭鼠,后因其毒性大,人畜都有二次间接服用中毒的可能。卫生部已明文规定:氟乙酰胺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也不准用作杀鼠剂,但因其杀鼠效果好,许多农民仍继续使用,但近年我国各地仍有急性中毒病例出现,且有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5.
氟乙酰胺又称敌蚜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杀虫农药,为无臭无味的白色结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无色透明状,不易挥发。主要用于棉花、果树、森林等,以杀灭蚜虫、红蜘蛛、螨和介壳虫等害虫。近几年使用本药日益广泛,中毒病例亦随之逐渐增多。【中毒途径】氟乙酰胺侵入机体的途径有三,即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但通过呼吸道及皮肤使人发生中毒者很少见,通常多是通过消化道引起中  相似文献   

6.
磷化锌为常用毒鼠药之一,因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毒鼠效果好,因而使用广泛。我院自1962~1963年6月共收治因误服磷化锌而中毒者12例,中毒症状轻重不等,经过抢救治疗均已痊愈出院。一、毒理作用:磷化锌为灰黑色晶状粉末,不溶于水和酒精,微溶于硷和油脂中,易溶于酸,即弱酸亦易溶解。于干燥状态下毒性稳定;受潮后则缓慢水解,释出带有蒜臭味的磷化氢。在胃液中,与盐酸作用能产生毒性剧烈的磷化  相似文献   

7.
百草枯中毒毒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paraquat)又称对草快、克芜踪,产品有二氯化物(PP148)和双硫酸甲酯盐(PP910)两种。化学上属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它属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灭生性除草剂,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杀草活性,无残留,不会损害植物根部,也不污染环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纯品百草枯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褐色液体,纯度〉95%,不挥发,易溶于水,微溶于低碳醇,不溶于烃类,约在300℃能分解,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水解,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洗衣粉中的主要成分烷基苯磺酸等)接触,也易失去括性。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Paraquat)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又称克无踪、对草快、敌草快,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1].纯品百草枯为白色结晶,对金属有腐蚀性,不挥发,易溶于水,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水解,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接触易失去活性.目前常见的为百草枯20%水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9.
1物理性状 氟乙酰胺为有机氟内吸性杀虫剂,又称敌蚜胺、氟素儿、AFL-Fussol、Megatex Baran等,其同类产品有氟乙酸钠(氟醋酸钠)、甘氟(Gliftor).呈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丙酮等,无味、无臭.原粉含氟乙酰胺90%以上,溶液含10%、50%,喷雾液或毒饵含0.2%.主要用于防治棉蚜虫、红蜘蛛及灭鼠等.民间自行配制的毒鼠药:三步倒、一扫光、王中王、邱氏鼠药,均含有氟乙酰胺.因其高毒性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  相似文献   

10.
氟乙酰胺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神经毒性杀虫、杀鼠剂,对人畜均有害,因投放形式多样,尤其易被儿童误食而引起发病,我科2000年1月~2003年7月收治氟乙酰胺中毒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百草枯(paraquat,PQ)于1962年首次生产、使用,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化学式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分子式为C12H14N2Cl2,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可被碱水解,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氟乙酰胺是一种农药,农业上用其驱除果树害虫,也是最强的杀鼠剂。氟乙酰胺中毒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特点是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时易误诊。我院自1990-01-2003-01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175例,误诊7例,误诊率占4%,误诊时间为3d。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百草枯为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多为二氯化物的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水解,可经皮肤吸收、呼吸道吸入及消化道进入体内。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也是毒性最大的除草剂,2003年2月,我们成功救治2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鼠药中毒左儿童意外损伤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氟乙酰胺鼠药中毒,严重损害心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若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儿科自1994年5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6例,全部为农村散居儿童。其中重症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最小14个月,最大5岁;就诊距误服时间最短1.5小时,最长12小时;症状出现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5小时;误服的毒饵有饼干、花生米、饭粒、蛋糕。  相似文献   

15.
氟乙酰胺是一种毒鼠药,又名敌蚜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杀虫农药,无味,误服或吞服经消化道吸收后可引起中毒。氟乙酰胺进入机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腹痛腹泻、反复抽搐,逐渐加重至昏迷,严重时呼吸抑制而死亡。我科1999年5月~2001年11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者73例,经积极抢救与护理,除5例中毒严重死亡外,其余的都康复出院。现将主要急救护理要点简述如下:1临床资料73例患者中女性45例,男性2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0个月,平均年龄27.5岁;治愈68例,5例…  相似文献   

16.
氟乙酰胺中毒致死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氟乙酰胺中毒致死人体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为临床治疗与法医鉴定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5例氟乙酰胺中毒致死的人体心、脑、肺、肝、肠、脾、肠淋巴组织。采用HE切片法与投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显示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灶性坏死及水肿出血等改变。结论 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灶性坏死及水肿变化,提示临床治疗中应对细胞采取保护性治疗措施;出现类似改变提示法医工作者应警惕中氟乙酰胺中毒可能并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17.
氟乙酰胺灭鼠药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鼠剂,是国家早已禁止使用的鼠药,但因其灭鼠效果好,不法商贩仍以不同药名出现在农村集市中,以致于氟乙酰胺中毒屡有发生。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8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抢救氟乙酰胺中毒52例河南光山县中医院(465450)管荣朝河南光山县人民医院詹梅龚家荣1993年8月至1996年5月我们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岁11个月至12岁;病程1小时至1天。52例起病突然,神志不清,阵发性肢体抽...  相似文献   

19.
硫酸软骨素生产工艺改进含量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系从猪、牛等动物喉、鼻软骨组织中提取纯化而得的酸性粘多糖。CS是一种聚阴离子化合物,分子量约为10000~35000,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有引湿性,易溶于水而成粘稠液体,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醚等有机溶剂,易与钠、钾、钙等阳离子结合,其盐类对热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抢救急性重度氟乙酰胺中毒18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祥  张惠敏  杨凤珍  王君 《新医学》2005,36(2):104-105
1引言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为有机氟杀鼠药,虽然国家已明令禁用,但是目前国内仍时有中毒发生.氟乙酰胺具有独特的毒理作用,易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1].本文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重度氟乙酰胺中毒合并MODS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经验,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