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24%,均未发生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吴秀菊  程云 《护理研究》2010,24(1):49-51
[目的]提高老年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方法]以输液鱼骨图为指导,对老年病人进行程序化的浅静脉留置输液护理管理。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通过个体化的评估、改良穿刺送管方法、加强浅静脉输液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常规组)、干预后(干预组)留置时间、非正常拔管率和病人对留置针接受程度。[结果]纳入31例病人,实施浅静脉导管留置124例次,干预前后各62例次,干预组比常规组留置时间延长(P〈0.05)、非正常拔管率降低(P〈0.05)、穿刺置管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病人对浅静脉留置针的接受度有所增加(P〈0.05)。[结论]应用输液鱼骨图实施程序化的浅静脉输液护理,提高了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慈丽 《全科护理》2012,10(22):2052-205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终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方法]对15例临终晚期癌症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执行静脉给药医嘱,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5例病人均应用留置针顺利完成静脉给药任务,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达8d。[结论]在临终晚期癌症病人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减少病人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729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留置时间为0.4d~7.0d,平均4.8d;发生并发症86例,其中液体渗漏21例,皮下水肿13例,静脉炎8例,套管堵塞41例,自行拔管3例。[结论]浅静脉留置针是一条长期、安全、无痛的输液通道;细心的观察和护理加以病人和家属的配合,是浅静脉留置针能更好使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廖丽萍  赵艳  王静倩  阙红芳  王玲 《全科护理》2012,(31):2890-289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少老年病人浅静脉留置针漏液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正压式冲管,观察组病人通过循证的方法,查阅文献,从而总结出新的按压式冲管方法并应用。比较两组病人漏液发生情况、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漏液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总结出的按压式冲管方法可减少老年病人浅静脉留置针漏液的发生、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谢贤敏 《护理研究》2002,16(2):73-74
近年来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静脉留置针在我国的使用逐渐普及。临床护理人员应熟悉这项新技术的相关知识 ,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1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 ,凡需连续输液数天 ,或静脉穿刺较困难、病情危重、不合作等病人 ,为避免反复穿刺 ,延长保留时间 ,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不仅在内科、外科大量使用 ,在儿科病房、手术室、化疗病房及危重病人抢救中也广泛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解除了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 。1.1 在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及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方法]以符合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并且肌力正常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输液完毕封管后实施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置管护理基础上指导病人练习出爪亮翅式运动。[结果]观察组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同时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出爪亮翅式运动训练可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8.
武利云 《全科护理》2011,(36):3345-334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0岁~3岁儿童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小儿留置针的留置部位(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枕静脉)、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针封管、置管期间的护理做了详细阐述。[结果]220例穿刺成功212例(占96.36%),失败8例(占3.64%)。[结论]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保护静脉血管、缓解护患关系,安全性、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翟妞荣 《全科护理》2009,7(32):2948-2949
[目的]寻求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办法。[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选择住院输液病人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常规进针方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一步到位进针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步到位进针法可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留观病人中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2008年9月—2008年12月128例使用留置针的留观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生静脉炎1例,7例发生再输液堵塞,3例发生渗漏,1例出现穿刺处皮肤发红。[结论]合理、正确应用静脉留置针及良好的护理可减少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叶政君  黄琼 《护理研究》2014,(10):104-106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体系在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查确定存在的问题,在所有科室开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静脉输液治疗临床标准、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整体化解决方案系列课程培训、进行月质量检查、建立穿刺日记、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比较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质量控制体系后,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有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前延长,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办法.[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选择住院输液病人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常规进针方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一步到位进针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步到位进针法可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岳晓林  田雪林  吴小梅 《全科护理》2012,10(24):2243-2244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500例老年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观察使用过程中病人的满意度、接受程度及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大多数病人无不适感觉,能接受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结论]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减少穿刺次数,保护静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舒适度,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弹力防护套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简易弹力防护套固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3 M胶布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与效果.[结果]对照组比对照组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敷料不易松脱卷边,针头不易脱出,减少重新穿刺.[结论]自制简易弹力防护套在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不仅保证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给病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贴用于艾滋病病人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对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按常规操作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对照组用无菌透明贴覆盖穿刺点,试验组先用呋喃西林贴覆盖穿刺点,再用无菌透明贴覆盖.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点贴呋喃西林贴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62例脑梗死偏瘫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患侧组81例和健侧组81例,两组均选用上肢浅静脉进行穿刺。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输液渗漏发生率。[结果]健侧组静脉置管时间长于患侧组(P <0.01);健侧组输液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患侧组(P <0.01)。[结论]脑梗死偏瘫病人采用健侧静脉留置针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殷莉 《全科护理》2012,(31):2916-2916
[目的]探讨单手留置针穿刺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124例行头皮静脉穿刺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双手留置针穿刺方法,观察组采取单手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单手留置针穿刺的效果优于双手留置针穿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或避免脑血管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引起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对临床2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脑血管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输入的液体、穿刺的部位均与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把握好静脉留置时间、选择好穿刺部位、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少或避免脑血管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引起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对临床2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脑血管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输入的液体、穿刺的部位均与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把握好静脉留置时间、选择好穿刺部位、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注夫西地酸钠时静脉炎发生情况,选择合理的注射部位及方法。[方法]随机将106例病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A组),前臂浅静脉留置针组(B组),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PICC置管组(C组),观察3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C组与B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都能减少静脉炎发生率,颈外静脉穿刺法更易被病人接受,也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