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 1型糖尿病患者中 ,为得到接近正常水平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而进行的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显著降低了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性 ,为评价这种有益作用是否能持续下去 ,本研究比较了在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 (DCCT)结束后 4a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在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中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对象与方法  1983~ 1989年间 144 1位 1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入DCCT ,年龄 13~ 39岁 ,病程 1~ 15a ,身体状况良好 ,分为初期预防组 ( 72 6例 ,尿白蛋白排泄率 <2 8μg/min且无视网膜病变 )和Ⅱ期干预组( 715例 ,有轻至中度非…  相似文献   

2.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强化治疗 (以达到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接近正常水平为目的 )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较低 ,为评价这种有益作用是否能持续 ,作者在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研究 (DCCT)结束后的 4年期间 ,比较了以往使用的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对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不同影响。对象和方法  1 983~ 1 989年 ,1 44 1例 1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加入DCCT ,年龄 1 3~ 39岁 ,病程 1~ 1 5年 ,身体状况良好 ,分为初期预防组(72 6例 ,无视网膜病变 ,尿白蛋白排泄率 <2 8μg/min)和Ⅱ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以前的观点认为,在1型糖尿病(T1DM)发病的前3~5 a内不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可在诊断后3~5 a开始视网膜检查.本研究观察病程小于5 a的T1DM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及进展情况. 方法和结果 在2 771名参加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的志愿者中,病程小于5 a的T1DM患者共计1 613名,从DCCT数据协作中心获得他们的基本情况(病程、视网膜病变情况、视网膜检查方法、糖化血红蛋白Alc等).眼底彩色照相结果显示,716(44.4%)人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其中6人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1 613名患者中,有234(14.5%)人在进入DCCT研究时就有视网膜微血管瘤合并渗出及轻至中度出血,482人(29%)仅有视网膜微血管瘤;897名无视网膜病变证据的患者中,有713人属于DCCT初级预防组,然而眼底荧光造影显示,这713人中有158人(22.2%)有轻度的视网膜病变.因此,结合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共有874人(54.1%)在进入DCCT研究时就患有视网膜病变.对855名(713名无视网膜病变证据)病程小于5 a的T1DM患者进行随访观察4~9 a,眼底彩色照相显示,713名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有341人在病程小于5 a时发生视网膜病变,其中30人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瘤、渗出和轻至中度出血,另外,眼底荧光造影还发现了26人在病程4~5 a时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在1 613名病程小于5 a的患者中总计有1 083人(67.1%)在病程5 a内发生了视网膜病变.在5~9 a的随访中,555名无视网膜病变证据者中有2人(0.4%)视网膜病变进展至需要激光治疗的阶段,而142名有视网膜病变者中有9人(6.3%)需用激光治疗.另外,随访中还发现,眼底荧光造影发现异常而眼底照相无异常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更快,且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这两种微血管并发症常发生于同一糖尿病患者,并且是彼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从基因、发病机制等角度探究并解释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存在关联的原因,并试图发现针对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入该院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将其按照有无出现视网膜病变分为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其中DR组人数为100例,NDR组人数为80例。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DR组与NDR组患者基本资料与血压可以获知DR组患者的LDL-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与NDR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升高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大爷查出糖尿病有些年头了,最初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查出血糖高,但自身不痛不痒没什么明显不舒服,因此他并没有把这个病太当回事。最初在家人的催促下去医院就诊,医生根据他的情况开了降糖药,药虽然一直都吃着,  相似文献   

7.
8.
正对象与方法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糖尿病分型标准,选择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21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23±7.13)岁,平均病程为(7.64±6.31)年。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其他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等,未长期服用激素或其他各种影响骨代谢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眼科及内分泌科收治的2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按照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成无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3组;按照肾脏受损程度,并以尿微量蛋白(ALB)排泄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无尿蛋白组、微量尿蛋白组及临床尿蛋白组3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视网膜病变分组的3组之间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受损程度加重,糖尿病肾病也逐渐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间呈正相关性。结论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在病变程度上存在正相关性,因此临床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预测肾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疗效。方法挑选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执行导升明治疗手段,观察组实施非诺贝特治疗手段。对比两组疗效与血脂改善状况。结果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血脂改善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可以较好调节血脂,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糖尿病的492例患者中的436例进行系统眼部检查,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并收集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问卷调查.结果 436例糖尿病患者中,155例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35.5%.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血压控制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显著相关.糖尿病患者早期医疗介入、健康生活方式及饮食控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血压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其进展。激光治疗仍是现在最令人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认为,广泛激光治疗可以在5年内使增生型视网膜病变患者严重视力减退的危险性至少下降50%。如果激光光凝术失败或玻璃体出血,则仅剩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13.
胡咏新  孙利 《山东医药》2011,51(10):94-9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DR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8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因素作二项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合并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发生有关(P均〈0.001)。结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合并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回眸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机以气阴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并临床实践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眼底检查与中医脉证互参进行综合辨证治疗,已成为共识.目前临床辨证分型及组方用药较灵活多变,为此统计举出近10年来使用频率前40位和各功能归类中前6位的中药,并综合归纳了基本辨证分型和组方用药,供实验研究和临床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降糖治疗联合调脂及强化降压治疗是否可延缓DR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选择进入本研究的共有120例,所有受试者中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史,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non-diabetic retinopathy, NDR,NDR组)者31例,2型糖尿病合并背景期DR(background - diabetic retinopathy, BDR组)者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增殖期DR(DR( proliferative -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组)者29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受试者禁食8~10小时过夜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HDL—C、LDL—C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将血标本按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TNF—a的水平。结论BDR组血清TNF-a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DR组血清TNF—a水平高于BDR组,随着DM病程的延长及视网膜受损程度与TNF—a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强化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与视力水平,评价护理后对于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统计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与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而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其中研究组提升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对于各项治护依从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指导下,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以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与视力水平,提高患者对于各项行为的依从性,获得患者一致满意,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DR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T2DM,n=31)、T2DM合并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T2DM+背景期视网膜病变,n=31)、T2DM合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T2DM+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29)及正常对照组(NC,n=29)。检测各组TSP-1、FPG、FIns、HbA1c、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各组血清TSP-1水平[(261.12±38.11)vs(284.66±38.74)vs(329.26±37.81)vs(121.60±10.78)ng/ml,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SP-1与FPG、FIns、HbA1c、TC、LDL-C、Fib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ns、HbA1c、LDL-C、Fib是TSP-1的独立影响因素(t=4.182、6.054、-2.097、3.943,P0.05或P0.01)。血清TSP-1与Fib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t=-5.484、3.208,P0.01)。结论 TSP-1与DR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和视网膜病变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UAE)与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43例老年2DM患者同时进行了24hUAE测定、眼底检查和详细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①DR的发生率随UAE的增加而增加,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DR的发生率分别为117%、760%和833%,增殖性DR发生率分别为18%、147%和367%;同样,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亦随DR的出现和进展而明显增高;②有白蛋白尿,但不伴DR的患者,其白蛋白尿常由其他非糖尿病性疾病所致。结论老年2DM患者UAE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DR的存在与否对其白蛋白尿的病因有重要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