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明代云南儒学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因儒通医成为这一时期云南医药文化的重要特点。以地方志为主要研究资料,整理选介明代云南较为著名的儒医,并从形成背景、群体构成、儒家伦理、心态、著述5个方面对明代云南儒医群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明代医家万全在《保命歌括》所列“瘟疫”中,对温病的病因、传染途径、传变规律及其防治等提出了卓越见解。他指出温病的发生与火、湿有关,温邪由口鼻而入,先犯肺卫,次犯心血;小儿疮疹属伏邪温病;天地所生之戾气,当用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他将解表、清气、和解、祛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滋阴等治法应用于温病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4.
“儒医”一词始于宋,见洪迈《夷坚甲志》:“有蕲人谢与权世为儒医”,一般是指儒生而从医的人。有医儒并行,有弃儒从医。这些文化素质较高的读书人进入医界无疑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具体涉及到新安医学的发展是否与儒医有一定的关系,笔者试作一初探。 一、新安儒医的类型 1.旁通医学 新安儒家旁通医学多为名贤硕儒。他们兼通医理,并著有医书。有的仅晓医理,不曾医务,有的则利用闲瑕之余,兼行医业。通晓医理而无医迹的如俞正燮“自纬度,舆图、经疑、史证以及道焚奥(臣责)、方言、志乘之同异,皆兼综条贯,发前人未发之覆,远绍旁搜,搏观其会通。”(《黟  相似文献   

5.
6.
福州儒医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医中的"儒",主要有3种情况:①举子业:学习儒术,参加科举考试而准备做官者:②士大夫:已有科举功名,正在做官者;③缙绅或乡绅:科举出身,休闲在乡里或已致仕(退休)者.儒者大都懂得医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失而复得的明·万历《合志州》所载资科,介绍了明代巴蜀名医赵琢的医理、医术和医德。弥补了明以后国内医史文献对赵琢记载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明代医家刘纯生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纯先世为吴陵(今江苏省姜堰、如皋一带)望族。早年随其父橘泉及冯庭干学医。明洪武初(136)迁关中,在长安居住约20余年。后随军医疗迁凉州,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前定居甘州。著有《医经小学》、《玉机微义》、《杂病治例》、《伤寒治例》等书,均在死后由他人刊刻出版。此外尚有《太素脉诀》及《寿亲养老补遗》二书,早佚。推断刘纯约生于元至元六年(1340),卒于明永乐十年(1412)前,享年70岁左右。  相似文献   

9.
儒医义利观及其实践状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传统德医的义利观、义利动机和实践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万全养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字密斋,明代罗田县(今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人,是我国医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在养生方面也有独特的认识,在其所著《养生四要》中提出了著名的“养生四法”,即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法,并且身体力行,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竟寿至九十(约1488年-1578年),成为古代为数不多的高寿医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儒医将儒家伦理与行医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医学史上丰富的医德思想。在这一思想体系中,以“恻隐之心”为原点的仁爱是儒医医德思想的根本依据;基于血缘关系而不断扩充的仁爱是儒医医德思想的情感机制;以“推己及人”为方法的仁爱是儒医医德思想的实践路径。儒医秉持这些理念和方法,在行医实践中形成优良的医德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万全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儿科医家,字事,号密斋,湖北罗田县人。家传三世儿科,其名噪于隆庆、万历年间,曾被加封为医圣而与李时珍齐名。万氏行医七十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一生著作颇多,如果说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标志着中医儿科学的创立,那么万全的儿科医著则标志着中医儿科学在理论与临床上的发展日趋完善。纵观万氏《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片玉心书》等儿科专著,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儒医平议     
自宋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儒医”一词更是沿用至今。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不论是医学典籍的整理,还是医学理论的阐发总结,以及医学教育、伦理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儒家思想的介入也对医学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苏东坡以“圣散子”治疫获效,遂夸大其效而记述之,后人不加辨析,盲目师法,误人甚多。再如受“事亲”、“济众”思想的影响,子女“割股事亲”,甚至更甚,士绅之辈不加辨析,盲目施药。  相似文献   

14.
万全,字密斋,明代罗田县(今湖北省罗田县大 河岸)人,是我国医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医学家,精通 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在养生方面也有独特的认 识,在其所著《养生四要》中提出了著名的“养生四 法”,即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法,并且身体力行,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竟寿至九十(约1488 年-1578年),成为古代为数不多的高寿医家之一。 他的养生方法及经验,对希冀长寿的现代人来说,仍 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万氏医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根据万氏著作及有关文献,考述万全攻习儒学的经历、学医行医的过程及其子女、门徒等方面的情况,指出儒学的根底、家学的继承和丰富的医疗实践三者是万全成为名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试论明代医家注重脾肾相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肾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生理方面,在“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认识的基础上先天肾与后天脾互济资生,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气血旺盛,元气充沛,诸病不染;病理方面,若脾肾互济失调,即脾肾失济时,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导致一系列疾病;治疗方面,治  相似文献   

17.
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文化及其儒医对中医学的贡献很大,影响深远。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无处不在,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历史,尤其宋以后,医学常常与儒学相贯通,业医者处处有儒者之风骨。认识儒医对明了中医学发展脉络很有帮助,儒医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成为中医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以儒医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发展、贡献及其现代继承的意义,以更好地理解学习中医学,并为当今医疗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文化及其儒医对中医学的贡献很大,影响深远.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无处不在,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历史,对认识中医学发展脉络很有帮助,儒医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成为中医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故本文以儒医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现代继承的意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学习中医学,并为当今医疗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万全,字全仁,号密斋,明代著名医学家.生于弘治十一年(1499年),卒于万历八年(1582年),今湖北省罗田县人.出生于世医之家,以医为业,其平生之医疗活动,以及教子授徒、著书立说等,随处可反映其医德,体现其医风.  相似文献   

20.
万全(约1488~1578年),字密斋,明代罗田县(今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人),祖传三世名医,至密斋医术更精,著书立说,被誉为当时的“医圣”,是我国十六世纪中叶伟大的临证医学家之一,在我国医学史上以儿科、妇科、痘疹等享有盛名。万氏方药简便对症,效验价廉实用,祖传十三方,屡试屡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