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2006-12-2009-12收治311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有7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现将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6~68(平均35)岁.上肢骨折2例,下肢骨折5例;损伤原因:车祸伤3例、挤压伤3例、跌伤1例;就诊时间在伤后1~9 h,有3例入院就已经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在入院1~2 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在入院后48~72 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肢体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动脉栓塞急诊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1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和1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联合介入治疗。结果术后肢体存活39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截肢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结论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预防截肢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3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急诊行Fogarty导管取栓,取栓后1周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常规口服华法林抗凝。结果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以上未再发栓塞。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下肢动脉栓塞急诊首选Fogarty导管介入取栓,并于短期内行换瓣手术,术后合理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蒋倩  杨颖  唐丽娜 《现代医院》2008,8(10):70-71
目的为临床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观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2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病例的护理观察,总结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两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与术后治疗干预及早期护理有重要关系。结论术后应加强护理观察并及时配合医生予以治疗干预,以预防术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总结.方法:对本院15例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予以密切的临床观察及积极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切开减压术并予以术后对症支持治疗.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后,12例患者骨筋膜室综合征症状消失,肢体功能恢复;3例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存在轻度活动障碍.结论:护理工作者要对骨折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综合治疗(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蛟 《中国医师杂志》2005,7(8):1095-1096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用Fogarty导管取栓并术中尿激酶动脉内灌注,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综合治疗后19例治愈,2例好转,1例截肢。无死亡。结论 该疗法是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患者的预后与就诊时间及手术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周围动脉栓塞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周围动脉栓塞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周围动脉栓塞而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6例,占11.5%,分别为术后再发周围动脉栓塞2例,切口出血、血肿2例,患肢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经相应处理患者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周围动脉栓塞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术中细致操作、术后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方法对13例小腿、大腿、右前臂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供专业规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13例患者由于观察治疗及时,肢体后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伤后对患者损伤情况严密观察,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精心护理,可减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急诊双重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 B、C级。首先经动脉穿刺行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间接了解门静脉走行,接着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挂塞,再经动脉导管行部分性脾栓塞。结果21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双重介入栓塞术治疗均获得成功;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再出血,12个月时,再出血2例;随访期内死亡2例。结论PTVE、PSE联合急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既控制了上消化道出血,又适度降低了门静脉的压力,疗效确切,在临床急救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4例无骨折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体会,为临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5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无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资料,了解对其进行诊治处理后的情况.结果 1例血管损伤的患者出现缺血性肌挛缩的表现,其余3例伤口愈合良好,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相关晚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22例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应用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明确胆道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棉及钢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2例患者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20例有假性动脉瘤,2例呈柱状扩张,18例一次性栓塞后成功止血。3例为二次栓塞止血,1例3次栓塞止血。经半年~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是较其它临床方法更为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47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中治愈18例,死亡2例;27例符合脑性盐耗综合征,治愈20例,死亡7例。结论正确区分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自发性小腿肌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减少误诊、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2003-2007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小腿肌内血肿惠者12例.入院后行彩色B超及CT检查,确诊后予以止血、抗感染等保守治疗10例,行切开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2例.结果 所有病例中有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病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12月,患肢活动感觉正常,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自发性小腿肌内血肿的诊断要点是全面分析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特别是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治疗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手术治疗,以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试验组选取60例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切开减压覆盖VSD辅助治疗,对照组为54例同期采取切开减压传统换药治疗。结果 VSD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在截肢发生率、植皮存活率、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SD可以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口部位感染,促进切口愈合,降低住院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ecombinant adenovims-p53,tad-p53)联合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l例,行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栓塞化疗术;对照组32例,行常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并对生存率及术后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X^2=3.92,P〈0.05),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大致相同。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了解其术后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2006年6月~2011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8~70岁,平均37.2岁。采用急诊小腿外侧切口切开筋膜间室减压、二期切开复位钢板或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同时自体骨植骨治疗,术后CPM功能锻炼;根据Rasruussru标准进行膝功能评定,并对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及随访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1月。优3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75%。并发症4例;1例皮肤感染坏死钢板外露,行皮瓣转移治愈;2例关节僵硬;1例创伤性关节炎并关节面塌陷。结论早期筋膜间室切开减压、二期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治疗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临床疗效满意,但存在关节疼痛、僵硬和切口并发症,合理手术时机、自体骨有效植骨、理想复位固定及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肾病综合征 (肾综 )并发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 ,探讨预防及治疗肾综并发血栓栓塞。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综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的病例 ,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肾综并发静脉血栓占 60 % ,动脉栓塞占 40 %。下肢动脉栓塞 3例中 2例行截肢术。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有 50 %的好转率。在并发血栓栓塞的患者中 ,有一半患者有使用激素史 ,危险因素是严重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结论 肾综并发血栓栓塞以静脉血栓形成为主 ,但下肢动脉栓塞预后不良。当血白蛋白 <1 9.2 g/L ,尤其伴高脂血症时 ,应常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艳飞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097-1099
目的分析官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52例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成功率为86.2%(131/152),失败率为13.8%(21/1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囊直径大、血13-HCG高、孕周长、外生型CSP是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对子宫瘢痕妊娠者应早期识别影响手术成功的危险因素,并及时有效的进行规范治疗,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38例瘢痕妊娠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导管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于双侧子宫动脉内分别灌注甲氨喋呤(MTX),并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栓塞术48h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化疗栓塞过程顺利,清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显著,未发生感染、子宫坏死等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月经。结论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官术治疗瘢痕妊娠是目前安全、有效、防止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柳琼  王美芬  杜曾庆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12-1513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下肢瘫痪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的2931例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并下肢瘫痪29例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治疗后,其中13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44.8%;16例好转出院,出院后按本院治疗方案回本地医院治疗,15例下肢瘫痪完全恢复。1例(2岁)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患儿住院19d,心肺正常,神志清楚,精神饮食好,双下肢肌力仍为0级,出院8d复查,一般情况好,右下肢肌力2级,以后失访。27例粪便RT—PCR核酸检测及部分测序:EV7124例,CoxA162例,无同源1例。结论HFMD患儿并发下肢瘫痪,病情严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激素降低血管通透性及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等抢救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