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血压检测的应用与抗高血压药物药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众多医生已经认识到对高血压治疗的用药必须个体化 ,传统测量血压的方法即偶测血压 ,由于一些因素而欠可靠。而动态血压监测仪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的出现 ,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ABPM不仅可以准确地反映即时血压值 ,有利于高血压病的诊断 ,而且为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提供了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此做一综述。1 2 4h平均动态血压值 在抗高血压药物评价中 ,2 4h平均动态血压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能利用动态血压的所有资料并易于计算 ,在短期和长期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疾病之一.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可较客观地了解血压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有明显的优越性。现对2004年9月-200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患者行24hAB—PM。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SPACELAB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14例有症状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夜间血压下降69例,24h平均血压均偏高16例,夜间血压升高20例,白大衣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9例。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诊断白大衣高血压、评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评价降压药物的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对偶测血压增高者,不应轻易诊断为高血压或服用降压药物,应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晓婕  黄颖  唐文红  田晓芬 《内科》2013,8(3):274-275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及139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非杓型比例、晨峰出现频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有效监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及其变化规律和波动情况,通过对其血压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治疗方案的调整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监测和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得到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24h动态血压平均水平以及血压负荷都和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动态血压监测比偶测血压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的心、脑、肾等病变。  相似文献   

6.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吲哒帕胺新型缓释片的降压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吲哒帕胺 (商品名纳催离 ,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 ) 1 5mg缓释片的长效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个中心收治的 10 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男 5 9例 ,女 4 9例 ,平均年龄 (5 1± 11)岁 ]服安慰剂 2周后及服吲哒帕胺 1 5mg缓释片 8周后 ,分别于早晨 8:0 0来医院佩带 2 4h动态血压监测仪 ,进行连续 30h动态血压测定 ,计算谷峰比值 (T/P)及每小时平均血压 ,同时在服吲哒帕胺1 5mg缓释片的第 2、4、8周在诊所测坐位血压。药物安全性主要观察血钾及血尿酸。结果  10 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药后通过诊所测坐位血压评价 ,降压总有效率为 6 7 6 %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全部患者计算或有效病例计算 ,T/P比值结果相近。全组计算收缩压 (SBP)与舒张压 (DBP)的T/P比值分别为 0 80和 0 79。服缓释片与服安慰剂后第 2 5~ 30h动态血压监测发现 ,血压分别为 (134± 12 ) /(89± 9)mmHg (1mmHg =0 133kPa)及 (14 2± 12 ) / (92± 7)mmHg(P <0 0 1)。对 2 4h动态血压最大降压幅度≥ 2 0 / 10mmHg的 33例有反应者 ,分析其最大降压时间 ,93%在 8~ 19h,其中 14~ 17h为最高峰。服药后出现轻度低血钾 8例 (7 4 % ) ,仅 1例血钾 <3 0mmol/L(2 94mmol/L) ;血尿酸轻度升高者 18例(16 7% )。结论 吲哒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病人眼底及肾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病人眼底及肾功能中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放,齐建华综述刘国仗审校高血压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血压的测量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判断疗效与预后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897年意大利的RivaRocci首先报道了测量血压的...  相似文献   

8.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态血压监测一日内可提供48~192个血压测值,可全面地反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血压变化,与常规的偶测血压相比,能更准确地确定高血压的诊断,预示靶器官受损,判断预后,并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监测结果有助于决定治疗、选择用药、观察药物疗效与避免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们对 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 ,以指导临床用药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46例 ,男 132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6 1± 8.9岁。按 WHO诊断标准将高血压为分 、 、 期。采用英国产 BP- 5 0型动态血压记录器进行 2 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 ,每 2 0分钟监测 1次。嘱患者在 2 4小时内做活动、休息及症状的详细记录。监测前均做常规血压测量并记录 ,输入计算机。结合其活动做出综合分析 ,记录其最高血压、最低平均血压、睡眠时平均血压和活动时平均血压。结果 : ~ 期高血压患者活动时血压均明显增高 ,尤其是收缩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控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用连续护理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率、理解疾病知识占比率、采纳健康方式占比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护理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标比率(goalrates)—高血压患者达到建议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百分率,是临床上降压药疗效重要的评价。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准确评价患者的高血压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并提供在24h剂量期间降压药物疗效最准确的度量。本研究为12周随机、平行组研究(4周单盲安慰剂期,随后8周双盲药物治疗期),报告在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袖带的DBP上,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建议的起始剂量哦美沙坦(olmesartan,olme)20mg/d,比氯沙坦(losartan,los)50mg/d,缬沙坦(valsar-tan,val)80mg/d及伊贝沙坦(irbesartan,irbe)150mg/d的起始剂量更为有…  相似文献   

12.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8):03-703
用颈-股动脉脉波速度(cfPWV)测定的主动脉僵硬可预示全因及心血管病病死率。肱一踝脉波速度指数(baPVI)是一种新的测定动脉僵硬的方法。该文评估该法测定无明显心血管病的超重绝经期妇女的动脉僵硬与冠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504名绝经妇女用电子束CT测定CAC。年龄52-62岁(88.2%白种人),平均BMI 30.8kg/m^2。  相似文献   

13.
动态血压监测的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4.
李莹  王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1647-1649
许多研究证实,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但对高血压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能延缓及减轻靶器官的损害。自1962年第1台无创性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问世以来,已经证实其优于其他血压检测方法。当今,ABPM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发现、诊断、治疗、随访和判断预后等诸多方面。鉴此,本文就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瓮新新,赵小芳,林修功高血压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应用可提供详尽、准确的血压数据。我们观察了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BPM,现报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发现,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阶段,这就要求降压药能24h平稳降压。本研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观察长效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疗效及对24h血压节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研究发现,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阶段,这就要求降压药能24 h平稳降压.本研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观察长效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疗效及对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 250例患者中杓型组63例,非杓型组145例,反杓型组42例。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确定高血压分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确定动态血压是否比诊室血压能更好地预测经治老年高血压患靶器官的损害。方法:根据24小时收缩压(SBP)的水平将69例病人分为3组(<130mmHg、130-139mmHg,≥140mmH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组患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后两组。结论:24小时SBP>130mmHg和/或PP≥60mmHg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47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A组)、50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B组)及4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C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A、B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脉压(24 h 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高于C组(P均<0.05);同C组比较,A、B组存在更高的血压节律异常及晨峰现象(P均<0.05).B组24 h SBP、24hPP均高于A组(P均<0.05),A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高于B组(P<0.05).A组血压晨峰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血压昼夜节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压持续升高、脉压增大、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及血压晨峰现象与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及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更多存在血压晨峰;脑梗死患者收缩压较冠心病患者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