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前言胰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予后不良,迫切需要建立胰腺癌的动物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1975年Parviz Pour首先在金黄地鼠诱发成功胰腺癌的动物模型,后在大白鼠及金黄地鼠建立了可移植性胰腺癌株,以及人胰腺癌移植于裸鼠获得成功 ,但以上动物均不便用于抗癌药的研究,故这些癌  相似文献   

2.
库蠓(双翅目:蠓科)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和兽医学媒介昆虫,能通过叮咬动物和人传播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 SBV)、奥罗波克病毒(Oropouche virus, OROV)等多种病毒,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了北京和澳门,其余都有库蠓分布的报道。我国现记载的库蠓属有12个亚属368种,分布在云南的库蠓种类最多,其中原野库蠓(C.homotomus)的分布最广。能传播或潜在具有传播病毒能力的库蠓至少有42种,其中我国有20种,在北京、天津、香港、澳门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为进一步了解传播虫媒病毒的库蠓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促进我国蠓传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本文对我国动物病毒媒介库蠓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综述,为动物虫媒病毒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洪宇 《重庆医学》2015,(2):248-251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特异性T细胞系,并筛选得到抗原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克隆。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染色方法鉴定出1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为HLA‐A2型,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用重组人HBVc抗原(HBcAg)刺激PBMCs建立抗原特异性T细胞系;用HBcAg抗原肽刺激和有限稀释方法,筛选出HBcAg抗原肽特异性CTL克隆;以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和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试验对HBcAg特异性T细胞系和CTL克隆进行功能鉴定。结果建系后HBcAg特异性T细胞明显得到富集,有限稀释后获得15株CTL克隆,其中14株表现出明显的HBcAg抗体肽特异性,包括抗原肽Core18‐27特异性CTL克隆8株,抗原肽Core107‐115特异性CTL克隆4株,另外2株CTL克隆对2条HBcAg抗原肽有交叉反应性。结论成功建立HBcAg抗原特异性T细胞系和CTL克隆,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体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因而建立人类胃癌细胞株,对于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胃癌细胞的培养成功较为困难,世界上仅日本在1978年有建株报道,我国尚未见到胃癌  相似文献   

5.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疾病材料。这种方法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上或预防与治疗上,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与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并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挑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而肿瘤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的实验基础,可为研究恶性肿瘤的病因学、发展过程和治疗提供特有的条件。在各类动物中,由于小鼠已有明确定型的各种遗传品系,对肿瘤有易感性以及成本较低,因而在肿瘤研究方面较为常用。小鼠肿瘤模型按照建立的方法及研究目的可分为:(1)基因修饰小鼠肿瘤模型;(2)自发和诱发小鼠肿瘤模型;(3)移植小鼠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6.
对人肝细胞癌前期病变的新认识(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勤 《中国医刊》2006,41(11):9-1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被列为男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全世界每年大约56.4万人被诊断为HCC,其中54%发生在中国。多数HCC在发病时已进入进展期,恶性程度高,其5年存活率小于3%。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慢性感染是一种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在江苏启东和广西地区还有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摄入这一因素同时存在。我国HBV表面抗原携带者在1.3亿左右,这还不包括相当数量的隐匿型HBV感染者…。因此,尽快阐明HCC前期病变,从而建立起针对这些高危人群的癌症预防战略是摆在病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肿瘤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在我国特别是大城市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复发、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自2001年1月-2005年8月应用顺伯、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联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36例,通过观察化疗期间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家驹 《苏州医学》2006,29(2):119-121
淋巴瘤是经常侵犯胃肠道的血液系恶性肿瘤。胃肠道是淋巴结外(下称结外)淋巴瘤的最好发部位,以胃最常见(60%),其次是小肠(30%);大肠最少见(10%)。原发于消化道的恶性淋巴瘤大多为非何杰金病淋巴瘤(NHL),而何杰金病则很少累及胃肠道。在西方社会,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的5%;在我国,约占胃和小肠全部恶性肿瘤的1%~2%。  相似文献   

9.
742例肺癌的病理及临床分析刘平,沈寒放,张蔚东,汪瑜,沈渝菊(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630038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一些城市包括我省成、渝、自贡等城市肺癌死亡率已跃居恶性肿瘤死亡之首[1]。为了总结临床经验,为病因...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对肝癌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实验治疗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50年代末起,国内已建立了几个化学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有的已移植成株(1)~(3),但小鼠可移植性肝癌模型迄今未见报道。我们于1978年4月,将一615近交系小鼠自发的肝细胞性肝癌移植成功,并开始了建株工作,至今已传至20代,为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小鼠肝癌瘤株,暂定名为615系小鼠可移植性肝癌(H615)。在 H615建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对其一般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并开始了体外培养建立  相似文献   

11.
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CyA),是一种真菌代谢物,能够选择性地抑制TLC,防止BLC的退化,将其引进EBV转化的淋巴母细胞的建系过程,能够大大提高建系的成功率,也是方法学上的一大突破。本研究采用CyA,建立了EBV转化的人类若干遗传病(共济失调4例、Wilson氏病3例、Yq^-综合征2例)、正常群体20余株的淋巴母细胞系,为人类的医学遗传研究提供了一个库存基地。  相似文献   

12.
建立有效的B淋巴母细胞系EB病毒转化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并阻止B细胞退化的作用,提高EB病毒转化人类淋巴细胞系效率,结果:建立了30余株人类类淋巴母细胞系总成功率达95%,比非CyA法提高了50%。结论:环胞菌素A的应用可有效地建立淋巴细胞系,从而为保存特殊个体(如遗传病)的基因组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类肿瘤免疫缺陷动物体内转移模型研究进展魏泓(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重床)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转移过程只有通过整体观察才可证实和确认,须以整体研究为起始或归宿,故需要建立合适的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以进行研究。但该模型的建立要...  相似文献   

14.
AA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危及人类生命的血液系恶性肿瘤,随着强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不断提高,而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比较棘手,患者并发症多,缓解率低。我们自2003年以来用阿克拉霉素(ACR)、阿糖胞苷(Ara-C)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AA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母细胞瘤研究进展李衷初,陈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092)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小儿所有实体肿瘤的8%。在15岁以下儿童中,占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中的8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世界各...  相似文献   

16.
PCR-SSCP法检测胃癌p53基因异常李滨,童坦君(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100083)胃癌是一种常见的发病广泛的人类恶性肿瘤,抗癌基因p53的夫活在胃癌的发生过程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利用Southern分子杂交法检测11例胃癌标本及1...  相似文献   

17.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基本掌握了干细胞领域中两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治疗性克隆和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包括:建立了世界上第1个人类治疗性克隆胚;建立了世界上第1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而且着手进行了建立胚胎干细胞库的工作;初步分离了神经干细胞;异体胰岛细胞移植治疗重症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了明显控制。国际生物学界和新闻界对这些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表示关注,国际最权威的学术刊物《自然》和美英各大主要媒体都已派出特派记者对这些成果进行报道。目前,湖南省…  相似文献   

18.
王宗林  戴天阳 《医学综述》2005,11(10):903-905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而死亡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但肺癌的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明确。随着1976年Erwin Nether和Ben Sakmann建立膜片钳(patch clamp)技术,离子通道,特别是心肌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研究快速发展起来,深入研究细胞膜离子通道改变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肺癌离子通道的特性和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未找到可治愈该疾病的方法,而动物模型是进行肝癌相关研究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对后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肝癌模型的实验动物、制作方法、瘤株的种类等以及荷瘤兔的制作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相关性较高,可达80%,HBV是人类已知的致癌因素之一。我们在临床中亦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慢性肝病及HCC中伴随发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出现HBV、HCV双重感染的现象。本文对30例HCC与HBV、HCV感染的状况进行了临床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