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小鼠耳蜗的影响。方法: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1组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另1组作为对照,6周后用多克隆兔抗NF-κB p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F-κB p65在高脂血症小鼠耳蜗中的表达,并检测小鼠ABR反应阈。结果:在高脂血症小鼠耳蜗中,NF-κB p65主要定位在Corti器、盖膜、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神经节及其神经纤维,高脂血症小鼠耳蜗NF-κB p65的免疫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高脂血症模型组小鼠ABR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脂血症可使小鼠耳蜗NF-κB p65表达增强,ABR反应阈增高,表明高脂血症可引起小鼠听力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迷路炎时,豚鼠耳蜗IL-2、TNF-α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迷路炎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4只豚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只、36耳,将1mg.ml-1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0.2ml缓慢注入中耳腔,对照组6只、12耳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6h、48h、14d耳蜗的病理变化;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L-2、TNF-α mRNA在耳蜗的表达,用Tiger 92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象.结果(1)耳蜗形态学改变鼓室注药后6h,实验组豚鼠耳蜗的血管纹、螺旋韧带、蜗螺旋轴静脉等即可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Corti器支持细胞和感觉细胞轻度肿胀、变性;48h时加重;14d时耳蜗各部分结构恢复正常.对照组豚鼠耳蜗各部分结构无改变;(2)IL-2 mRNA的表达对照组耳蜗无IL-2 mRNA表达;鼓室注射LPS后6h,实验组耳蜗的螺旋神经节、螺旋缘呈阳性表达,血管纹、螺旋韧带呈可疑阳性;而48h、14d无表达;(3)TNF-α mRNA的表达对照组耳蜗无TNF-α mRNA表达;鼓室注射LPS后6h,TNF-α mRNA广泛表达于实验组耳蜗的螺旋神经节、Corti器、螺旋缘、血管纹、螺旋韧带等部位,48h表达明显增强(P<0.01),14d时仅螺旋神经节呈弱阳性染色.结论IL-2、TNF-α可能与急性迷路炎的发生有关,TNF-α则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NF-κB p65在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F-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在正常豚鼠内耳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健康杂色豚鼠6只,取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石蜡包埋切片,用大鼠NF-κB p6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 常规染色,以正常豚鼠肾脏组织作阳性对照.结果在正常豚鼠内耳中,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及其周围组织.细胞内定位主要在胞浆内,仅个别细胞胞核有NF-κB p65表达. 结论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在正常情况下含有较多的NF-κB,提示螺旋韧带和内淋巴囊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它们可能是调控内耳炎性反应的"中枢"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耳蜗的表达情况。方法24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其中2组分别连续3d和7d于皮下注射卡那霉素(kanamycin,KA),一组鼓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另一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d作为对照,用多克隆兔抗体NF-κB p65免疫组织化学等染色,观察NF-κB p65在小鼠耳蜗的表达。结果NF-κB p65主要定位在耳蜗的螺旋缘、盖膜、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神经节和神经纤维。整个耳蜗各回均可观察到免疫反应,而螺旋韧带、盖膜、螺旋突、螺旋神经节和神经纤维均可观察到较强的NF-κB p65免疫反应,Corti器的免疫反应比上述结构要弱一些。Corti器的内、外毛细胞,内、外柱细胞,Deiter细胞和Claudious细胞均可观察到NF-κB p65的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反应在内沟细胞、Hensen细胞和Claudious细胞显示较弱,而在螺旋神经节较强,内、外毛细胞核未见免疫反应。省去一抗的对照染色未观察到NF-κB p65的阳性反应。用脂多糖和卡那霉素处理的小鼠耳蜗NF-κB p65的免疫反应与注射正常生理盐水的小鼠耳蜗有显著性差异,而注射脂多糖和卡那霉素3d和7d NF-κB p65的免疫反应无差异。结论注射脂多糖和卡那霉素可使NF-κB p65在耳蜗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5.
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对豚鼠听觉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对豚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动物12只。对照组不给予音乐暴露,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实验组每天用MP3播放器播放流行音乐5 h,连续14 d。观察对照组、实验组ABR反应阈及耳蜗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在音乐暴露过程中及暴露后数天均呈现明显ABR反应阈上移,而对照组ABR反应阈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膜铺片示实验组耳蜗各转外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以耳蜗底转近钩端最为严重,3排外毛细胞以第二、三排损伤较重。结论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能引起豚鼠听觉系统的损害,表现为ABR反应阈升高及耳蜗外毛细胞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的死亡方式。方法选用健康雄性白色豚鼠48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及噪声暴露后3h、1d、4d、14d、30d组(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暴露于120dBSPL、4kHz窄带噪声环境4h,各组豚鼠于实验前及噪声暴露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前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 response,ABR),然后完成耳蜗基底膜铺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毛细胞核的变化并计数。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实验组噪声暴露后各组ABR反应阈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噪声暴露前各组(P<0.01),实验组豚鼠耳蜗可见外毛细胞出现凋亡、坏死和缺失三种变化,噪声暴露后3h、1d、4d组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坏死(P<0.05),噪声暴露后14d组凋亡与坏死的细胞数没有明显差别(P>0.05),噪声暴露后30d组坏死细胞数多于凋亡(P<0.05)。结论强噪声暴露后早期豚鼠耳蜗外毛细胞损害以凋亡为主,且凋亡过程迅速,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核的缺失主要源于凋亡细胞,强噪声暴露后中晚期外毛细胞损害以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7.
豚鼠耳颞部60Coγ射线照射对耳蜗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0 Coγ射线照射对豚鼠耳蜗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4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豚鼠于右耳颞部做一次性40Gy 60 Coγ射线照射后的1、4、7、14、30d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然后处死,行耳蜗核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对照组不予60 Coγ射线照射,行ABR测试后行耳蜗核HE染色,方法同实验组。结果对照组ABR反应阈为29.17±1.95dB SPL,实验组在接受60 Coγ射线照射后1、4、7、14、30dABR阈值升高,分别为31.88±2.59、35.00±3.17、35.83±2.04、39.17±2.05、41.67±2.58dB SPL,照射后4、7、14、30d ABR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ABR波I、II、III潜伏期及I-II、II-III、I-III波间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均出现耳蜗核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皱缩或碎裂、尼氏体减少,以14、30天时改变明显。对照组耳蜗核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为172.33±17.81,实验组60 Coγ射线照射后1、4、7、14、30d耳蜗核Caspase3免疫组化灰度值分别为136.37±24.42、94.67±15.33、91.40±11.71、110.80±4.23、123.56±3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 Coγ射线照射可导致耳蜗核损伤;Caspase3表达上调可能与耳蜗核神经元射线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在醛固酮调控豚鼠耳蜗上皮钠通道(ENa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42只花色豚鼠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醛固酮组(Ald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NF-κB活化拮抗剂)组。对照组腹腔注射50uL生理盐水,Ald组腹腔注射0.1mg/kg醛固酮,PDTC组腹腔注射100mg/kg PDTC 1h后腹腔注射0.1mg/kg醛固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各组豚鼠耳蜗组织中αENaC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豚鼠耳蜗组织中αENa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ld组α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PDTC组与对照组表达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TC组α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醛固酮对耳蜗αENaC的早期调控作用与NF-κB活性相关,醛固酮引起膜迷路积水也可能与NF-κB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噪声对豚鼠耳蜗血管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及血迷路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噪声暴露组(20只),噪声暴露组给予声强为115dB SPL白噪声暴露,每天6小时,连续两天,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于实验前及噪声暴露后次日对两组豚鼠行ABR检测,第二次ABR检测后对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行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用硝酸镧透射电镜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两组豚鼠内耳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组豚鼠耳蜗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处claudin-5的表达。结果噪声暴露组豚鼠ABR波Ⅲ反应阈较正常对照组阈移40dB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膜铺片FITC染色示噪声暴露组底回基底膜毛细胞大量缺失,其余部分毛细胞纤毛排列紊乱并出现融合,而对照组毛细胞排列整齐,其纤毛呈V或W型,两组间外毛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噪声暴露组血管内皮细胞间和边缘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均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大;硝酸镧透射电镜下,大量镧颗粒从血管腔内渗漏到管腔外的组织间隙,而对照组镧颗粒仅局限于血管腔内;Western blot结果示,两组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均有claudin-5表达,但噪声暴露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表明,两组豚鼠耳蜗外侧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边缘细胞等处均有claudin-5阳性表达,但噪声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噪声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加豚鼠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内耳微环境的破坏,是噪声性聋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模型动物耳蜗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方法 利用同种异体内耳抗原免疫豚鼠 ,以建立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autoimmuneinnereardisease ,AIED)动物模型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位技术 ,研究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 70在正常对照组及AIED模型动物实验组耳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中存在hsp70样蛋白基础表达 ;实验组 2 8耳中 10耳 (35 7% )听阈提高≥ 10dB ;此组动物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螺旋韧带hsp70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以粗制膜迷路抗原免疫豚鼠 ,听阈提高动物hsp70在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螺旋韧带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顺铂致豚鼠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组)、实验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一次性腹腔注顺铂10 mg/kg,同时C组连续10天腹腔注射灯盏花素15 mg.kg-1.d-1,B组等时程腹腔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豚鼠在实验前后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在豚鼠顺铂致耳毒性模型完成并检测ABR反应阈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羟基-2-壬烯醛(4-HNE)在各组动物耳蜗的表达,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形态。结果实验前三组豚鼠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B组和C组豚鼠ABR反应阈分别为50.12±18.45、36.32±15.63 dB SPL,均明显高于实验前,且B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豚鼠听功能损伤明显重于C组。4-HNE在A组表达呈阴性,在B组和C组耳蜗表达呈阳性,且在B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组。B组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明显较C组重。结论 4-HNE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呈阳性表达。灯盏花素对4-HNE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拮抗顺铂对豚鼠的耳蜗毒性,表明活性氧(R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噪声性聋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豚鼠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噪声组给予高强度窄带噪声(122 dB SPL,3小时)暴露,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噪声组于噪声暴露后1小时、3天、7天、14天和21天分别行ABR检测;并以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水平.结果 噪声暴露后1小时、 3天、7天、14天、21天噪声组豚鼠ABR各频率反应阈均较噪声暴露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且随时间的延长听力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达到永久性阈移.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噪声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及Hensen's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噪声组豚鼠耳蜗基底膜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H2B-AcK5/β-actin比值为0.310 2±0.083 9)较对照组(0.617 9±0.126)明显下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可导致豚鼠内耳感觉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下降,乙酰化组蛋白失衡有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κB在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中的表达,探讨NF-κB活化在SO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灭活肺炎链球菌注入豚鼠中耳腔,制作SOM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致病鼠鼓室黏膜上皮在注入细菌后6h、1d、3d、7d及14d后NF-κBp65、TNF-α和IL-1β的表达及其关系。结果SOM动物模型的鼓室黏膜上皮中NF-κBp65在术后6h就有表达,24小时表达最强,随后表达明显下降,TNF-α和IL-1β的表达也出现相应波动。结论灭活肺炎链球菌致SOM的早期,NF-κB即被激活,在鼓室黏膜中出现过度表达,并与SOM发病中的重要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产生相关,提示NF-κB与SOM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水杨酸钠对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且耳廓反射正常的花色豚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豚鼠内耳NF-κB蛋白表达。结果:水杨酸钠组螺旋神经节细胞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水杨酸钠加尼莫地平组(P<0.01)及水杨酸钠加氯丙嗪组(P<0.05)。结论:水杨般钠能促进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NF—κB蛋白表达;尼莫地平、氯丙嗪能使水杨酸钠引起的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NF-κB蛋白表达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κBα变化。方法经颅底径路建立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模型,采用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κBα在耳蜗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和Corti’s器的细胞浆内可见IκBα强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后各组上述部位表达减弱,再灌注24h最弱,48h及7d的表达有所增强。着色部位主要在胞浆,再灌注24h后可见胞核内亦有表达。正常组与缺血再灌注各组比较灰度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可能存在IκBα的降解和核转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耳免疫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是否与Caspase3信号转导有关。方法:选用雌性白色豚鼠4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9只,对照组16只,以钥孔虫戚血蓝蛋白(KLH)全身免疫后,实验组以相同抗原进行内耳免疫,对照组内耳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分别在内耳免疫术后1、3、5、7d和14d后处死动物,于免疫前及处死前行双侧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取内耳免疫侧耳蜗做石蜡切片。通过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内耳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耳Caspase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豚鼠内耳免疫前、后反应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给药前、后比较反应阈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豚鼠内耳均存在TUNEL染色阳性细胞,并且TUNEL染色阳性细胞具有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而对照组仅在支持细胞、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中发现极少数TUNEL染色阳性细胞。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内耳从内耳免疫后5d开始出现阳性表达,而对照组表达阴性。结论:内耳免疫反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内耳免疫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中有Caspase3的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噪声性聋豚鼠耳蜗侧壁血管纹边缘细胞及蜗轴螺旋神经节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50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检测两组豚鼠噪声前听力,噪声组给予高强度窄带噪声(122 dB SPL,3 h)暴露,于暴露后1 h行ABR检测噪声后听力,并通过免疫荧 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暴露后2 h两组豚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及蜗轴螺旋神经节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豚鼠噪声暴露前听力在4、8、16与32 kHz频率的反应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噪声组在噪声刺激1 h后ABR阈值在4、8、16与32 kHz频率的最大输出90 dB无反应。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噪声刺激2 h后血管纹边缘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荧光强度明显下降,Western blot显示噪声组豚鼠侧壁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H2B-AcK5/β-actin的比值为0.3471±0.0843)较对照组(0.6114±0.0207)明显下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268,P<0.01)。耳蜗蜗轴组织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在噪声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0.4993±0.0994)和(0.5139±0.0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噪声可导致豚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下降,螺旋神经节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无明显改变,血管纹边缘细胞组蛋白乙酰化失衡有可能参与噪声性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豚鼠耳蜗听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2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用头低位模拟失重法,身体纵轴与水平线呈-30°,于实验前、失重5天后即刻及脱离失重3天后分别测试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然后取耳蜗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豚鼠ABR反应阈为23.48±6.04dB SPL,实验组实验前为24.22±4.04,模拟失重5天后即刻ABR反应阈为41.61±7.01dB SPL,与实验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失重3天后实验组ABR反应阈为27.50±3.54dB SP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失重5天后即刻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散在缺失,纤毛融合、倒伏;透射电镜检查见内、外毛细胞细胞局部空泡形成,脱离失重3天后上述病变均有明显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模拟失重5天即可以导致豚鼠耳蜗听觉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损伤,脱离失重3天后听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其超微结构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靶向转录因子NF-κB p65的siRNA对人喉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喉癌Hep-2细胞注射入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15只裸鼠喉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NF-κB p65siRNA、FAM-Control siRNA和PBS治疗3周。治疗过程中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肿瘤称取质量,取肿瘤组织切片进行TUNEL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 p65及Bcl-x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平均瘤重(0.53±0.03)g,低于阴性对照组[(0.70±0.04)g]和正常对照组[(0.72±0.0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瘤体积(1 313.58±114.72)mm3,小于阴性对照组[(1 536.92±80.30)mm3]和正常对照组[(1 661.01±161.84)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F-κB p65、Bcl-x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siRNA明显抑制了NF-κB p65表达,并抑制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xL蛋白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2只豚鼠随机分为干预组、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干预组和实验组各18只,用FeCl3诱导小脑前下动脉缺血后以尿激酶溶栓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在应用FeCl310分钟前腹腔注射尼莫地平0.5 mg/kg,实验组在相同条件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6只,不造模,不注射任何药物。连续记录各组耳蜗血流量,基底膜Hoeche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耳蜗中轴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螺旋神经节Casepase-3的表达。三组均于实验术前检测ABR,实验组、干预组分别于再灌注后1、2、6 h再行ABR检测。结果小脑前下动脉缺血后,实验组和干预组耳蜗血流量明显下降,再灌注后又明显回升,ABR反应阈值较对照组上升,实验组较干预组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干预组均出现内毛细胞缺损,且实验组内毛细胞缺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后,实验组螺旋神经节Casepase-3较干预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导致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发生凋亡损伤,尼莫地平对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