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移居海拔2800米地区半年以上的25例男性青年,在其到达海拔4500米地区一个月后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其回到海拔80米地区定居三个月后又作复查。结果是:海平与高原比较。心率变慢、右室等容舒张期缩短,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但右室横径、右室流出道与右肺动脉内径无显著差异。海平每搏量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而心指数与排血分数有降低趋势;但每分心输出量大致相同。另外,比较了高原移居者平原恢复值与平原正常人的对照值。  相似文献   

2.
在海拔80米、2800米、4500~4600米检测了289名从事不同劳动强度的男性健康青年的肺血流图。在海拔2800米肺血流图无明显变化,4500~4600米的肺血流图图形和各参数值均有显著改变。这说明在高海拔地区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增加,每搏心输出量减少。重体力劳动者比轻体力劳动者变化明显。 海拔2800米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诊断为右心室肥厚者,肺循环未引起明显改变,其发生肥厚原因似以心外因素为主。在高海拔地区肺血流图对高原缺氧反应比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敏感。 目前心导管技术在高原条件下较难广泛使用。肺血流图方法敏感、简便、安全能重复检查,可协助临床医生判断在高原缺氧条件下肺循环机能状态和肺动脉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有关高原环境对心脏影响的研究,对355例18~37岁的男性青年作了以心血管系统检查为重点的临床调查。共分五组:平原组68人;海拔2800米轻劳动组60人,重劳动组54人;海拔4500~4600米轻劳动组87人,重劳动组86人。移居高原时间18~22月。 结果表明,各组主要症状如短、心悸、胸闷和心前区疼等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多。但心  相似文献   

4.
对在海拔80、2800、4500~4600米从事轻、重体力劳动的231名健康男性青年,测量右心功能的9项生理指标,用多元判别分析法处理。2800米轻、重劳动组间,2800米与4500米轻劳动组间,以及三个海拔高度的重劳动组间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重要指标,并建立判别函数。利用函数对原来各组内的个体进行回顾性分类,错分率在6.8~24.2%之间。同时还发现快供血指数与收缩波波幅间相关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1971年 Fontan 等首先采用同种带瓣主动脉连接右房与左肺动脉和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使全身静脉血流经肺动脉,为三尖瓣闭锁施行生理上矫正手术,获得成功。以后 Bjork、Kreutzer 等在 Fontan 手术的基础上,应用各种手术方法将右房与右室或肺动脉连接,故而称此为改良 Fontan手术。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肺血流,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右心排血受阻的病例尚可减少右房和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动脉内皮细胞源性舒缩因子 (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andconstrict ingfactor )在高原肺水肿 (HAPE )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 ,对 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及 8例同海拔高度高原健康人的肺动脉压力进行了检测 ,同时也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检测了HAPE患者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到血液中的收缩因子ET - 1、TXA2 及舒张因子NO、PGI2 变化。结果 HAPE患者发病时 ,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高于同海拔高度健康人 ,而血PaO2 、SaO2 明显低于对照组 ;HAPE患者外周血ET - 1、TXA2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血中NO、PGI2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同ET - 1 /NO及TXA2 /PGI2 比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源性舒缩因子失衡在高原肺水肿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2006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超声方法测量了29例正常人和50例肺心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宽,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每项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E峰流速低,E/A<1,二尖瓣A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海拔2800米与4500~4600米地区23例心电图QRS轴左偏者作了心电向量图的对比分析。其中左偏超过-30°者15例,心电向量图大致正常者4例;呈右室肥厚图型者5例;右室肥厚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左室肥厚各2例;右室肥厚合并异常Q向量、单纯左前分支阻滞各1例。高原假性电轴左偏包括单纯假性电轴左偏和假性电轴左偏合并右室肥厚两种类型。后者电轴左偏多超过-60°。SⅠSⅡSⅢ征多由假性电轴左偏发展而来,也可来自无法测量的所谓“垂直电轴”和真正的电轴右偏。  相似文献   

9.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此病为心房间隔发育不全,心房内血液由左向右分流,使右心排血量显著增多,负荷增加,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扩大肥厚。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形成肺动脉高压症,阻碍右心排血,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使患者生活及劳动能力下降,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们护理这类手术病人的一点体会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同一海拔高度的肺水肿患者和健康人心肺X线胸片作对比分析,了解急进4745米高原的健康人与肺水肿患者之间的异同,从而为高原肺水肿的防治提供心肺X线检查的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 采用国产50mAX线机对60例受试对象在不同时间进行胸部摄片,用常规方法测量心血管径线,对比分析急进4745米高原健康人与肺水肿患者之间异同。结果 7天肺动脉基线,肺动脉段突,右下肺动脉横径比值均显增加,而心横径、心胸比率、心面积比值变化不显著,而30天后除心影响面积缩小,肺动脉基线右下肺动脉横径相对下降而其它则相反。结论 由于受高原环境、条件、制约、延时随机检查具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1.
高原劳动卫生与劳动保护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海拔4340米高原低氧环境对163例男性青年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到达海拔4340米地区施工4个月后,心率较平原增加17—26%,劳动时血氧饱和度降到76%以下,劳动能力下降20—30%,心电图出现以右心负荷过重与右室肥厚为主的异常者近40%,血压下降,约20%的人常有头痛头晕、睡眠不好及食欲减退等慢性高原反应症状。当他们回到海拔2800米地区以后,绝大多数人在半年内均恢复正常。作者据此讨论了高原劳动卫生与劳动保护的各项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朴雪梅 《中外医疗》2013,32(21):176-177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诊肺栓塞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分叉处和右房、右室是否有血栓回声,对患者三尖瓣返流、肺动脉内径、右房室大小等进行测量,评估肺动脉收缩压,对急性肺栓塞床旁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38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右房室增大现象,右室前壁、室间隔、左室后壁的收缩活动分别呈现明显减弱、略减弱、无显著异常等情况。右室、左室和右房、左房的舒张末期横径比均增加;患者均出现了三尖瓣返流。结论利用床旁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主干、分叉处和右房、右室等血栓回声征象进行观察,发现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室壁活动减弱、右心负荷增加等间接征象,可明确判定或疑似判定为急性肺栓塞,提供临床诊断鉴别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获得正常胎儿心脏结构及其心功能的相关参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63例胎龄20~42 w正常胎心各腔室径线、各瓣膜口峰值血流速度和主(肺)动脉加速时间、射血时间及其比值、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左(右)室短轴缩短率等.结果①胎儿时期心脏各腔室大小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大,右室>左室,结构上右室占优势;②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随胎龄增加而升高,左室低于右室;③二、三尖瓣口血流E峰<A峰,E/A<1,心室舒张顺应性低下;④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及AT/ET短于主动脉,肺动脉压高于主动脉压;⑤心脏每搏量及心排血量与胎儿生长发育呈正相关;⑥左右室壁厚度无显著差异;⑦各参数汉族与壮族无差异.结论了解正常胎心结构及功能,对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巴英文 《中国医药导报》2007,4(4X):112-112,153
目的:探讨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2006年7月一2006年12月应用超声方法测量了29例正常人和50例肺心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竞,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每项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E峰流速低,E/A〈1,二尖瓣A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吸氧对高原肺动脉高压缓解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海拨4500米高度观察32例经心电向量图诊断为右心室肥厚或可疑右室厚者对吸氧试验的反应,检查了他们在吸氧(40%)前后心电向量图、心脏听诊、间接测算肺动脉收缩压和肺血流图的变化。结果看到,吸氧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均反映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下降,说明低氧所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在短暂吸氧后立即缓解,移居者的肺血管收缩可能主要属于功能性改变。心电向量图的改变是肺动脉压升高造成右心负荷增加的结果,短暂吸氧不能引起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组织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的价值.方法 测量32例房间隔缺损右心扩大者(房间隔缺损组)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右室侧壁、前壁及下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心内膜下心肌层的位移曲线,然后测定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峰值位移( PDs),比较两组的PDs值,并将各节段PDs值与右室射血分数(RVEF)进行相关性分析,测量并比较两组右房收缩期、右室腔舒张期面积及肺动脉内径.结果 (1)房间隔缺损组右室侧、前、下壁的基底段PDs值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2)房间隔缺损组右室侧壁、前壁及下壁基底段PDs与RVEF呈显著正相关(r=0.38、0.41、0.34,均P< 0.01).房间隔缺损组右房、右室腔面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主肺动脉内径明显宽于正常组(P<0.01).结论 组织追踪技术能够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其中基底段是组织追踪显像检测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时的最重要节段.  相似文献   

17.
熊峰  唐炯  罗俊 《西部医学》2010,22(1):41-42,45
目的Tei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设为实验组,设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测量并计算右室Tei指数,观察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常规超声指标,包括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结果52例患者中有16例具有典型肺心病心脏形态改变(A组),24例无典型右心形态改变,但合并有肺动脉高压(B组),12例无右心形态改变和肺动脉压增高(C组)。各组右室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右室Tei指数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室Tei指数的测量可作为COPD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1992,9(2):106-106
<正> 通过观察30例继发于伴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硝苯吡啶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了解硝苯吡啶对不同严重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经舌下含化硝苯吡啶1小时后,肺动脉压、肺总阻力指数及肺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下降,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及氧输送量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所改善,但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改善不甚明显;体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Tei指数联合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评价伴肺动脉高压肺栓塞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肺动脉压力的程度将80例肺栓塞患者分为3组:A组,肺动脉压力(SPAP)为30~40mm-Hg;B组,SPAP为41~70mmHg;C组,SPAP为70mmHg者。另设60例无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者为对照组。对入选患者均进行血浆NT-proBNP的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30d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临床转归等情况。结果肺栓塞患者中45例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该类患者具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征象,其右室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另35例患者尽管未出现明显右心扩大,但患者的Tei指数已经出现明显异常(P0.05);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肺栓塞患者Tei指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且Tei指数不受心率的影响;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右心室的扩大、心功能的恶化,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亦大大增加。结论右心室Tei指数结合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评价伴有肺动脉高压肺栓塞患者的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冯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083-1084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估。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研究组)右房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量和速度、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并以34例同年龄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相似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直接检出右房、右室附壁血栓各1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血栓7例。研究组患者右房长径、右房横径、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及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其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而右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无创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右心负荷,能检出肺动脉内大块血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