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糖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颅脑创伤患者116例,入院24h行APACHEⅡ评分,监测入院后四个时间点(入院时、12h、24h、48h)的血糖值。按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三组,按预后分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评估早期血糖和APACHEⅡ评分、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创伤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平均血糖值随APACHEⅡ评分上升而依次升高(P〈0.01);血糖值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各时间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以入院时差异最大。结论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糖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其水平对判断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入科血糖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入住ICU的203例患者:(1)比较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入科血糖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2)按入科血糖水平分为5组,比较血糖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存活组人科血糖水平为(11.05±4.14)mmol/L,APACHE Ⅱ评分为(14.17±7.97)分;死亡组入科血糖水平为(15.15±5.99)mmol/L,APACHE Ⅱ评分为(27.95±7.51)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入科血糖水平增高,APACHE Ⅱ评分随之增高(F=7.42,P<0.01),入科血糖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7,P<0.01),病死率亦随之增高(χ2=30.88,P<0.01).结论 危重病患者入科血糖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一致,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酸测定对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危重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的住院患者,另选28例作为对照组,均为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两组的乳酸水平及血气情况,同时根据不同浓度的乳酸水平研究危重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死亡、存活与病死率等预后情况。结果危重患者组的乳酸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危重患者的乳酸增高组的乳酸平均浓度明显高于乳酸正常组(P〈0.01);但乳酸增高组APACHEⅡ评分与乳酸正常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乳酸增高组的病死率(50.0%)明显高于乳酸正常组(12.5%)(P〈0.01),且随着乳酸浓度的增高,危重患者的病死率也逐渐增高。结论乳酸的测定能灵敏反映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变化,与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清α-MSH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在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50例创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照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22例,≤15分)和重度创伤组(28例,>15分),分别在入院的第1、3、5、7天动态检测血清α-MSH浓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α-MSH含量,并同步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轻度创伤组与重度创伤组比较,血清α-MSH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α-MSH水平随后变化不明显,重度组保持在较低水平,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入院时APACHEII评分两组间有差别,此后两组间APACHEⅡ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动态检测创伤患者血清α-MSH水平结合APACHEⅡ同步评分,有助于准确及时地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的影响.方法:PICU收治患儿262例,根据患儿入院时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正常胰岛素组(正常组)112例,胰岛素轻度升高组(轻度组)78例,胰岛素重度升高组(重度组)72例,检测患儿血液常规及生物化学指标,记录患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预后.结果:与对照组和轻度组比较,重度组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SOFA评分较高,而PICS评分则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休克发生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神经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胰岛素轻度升高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轻度组比较,重度组WBC、CRP、FBG、BUN、LDH及CK-MB水平显著升高,而Ca2+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轻度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PICU患儿胰岛素水平对预测患儿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病患者体温变化及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登记6个月中急诊危重病患者56例,记录入院后24小时的体温变化和APACHEⅡ评分,根据56例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分析.结果 体温低下和发热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体温正常组,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入院后24 小时内的最高体温与体温积分均与APACHE Ⅱ评分呈中度相关性.存活组患者入院24 小时内的体温积分低于死亡组的积分,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急诊危重病患者入院后24 小时内的体温变化与APACHE Ⅱ评分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7.
胡柯  庄水龙 《当代医学》2021,27(26):112-114
目的 探讨重症超声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ARDS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n=28)与死亡组(n=12),比较两组不同病情(轻度、中度及重度)、不同病因(肺内源性、肺外源性)LUS评分.结果 存活组LU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PIS评分、呼气末正压(PEEP)、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死亡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程度加重,LUS评分明显增加(P<0.05),重度>中度>轻度;肺外源性患者LUS评分明显低于肺内源性(P<0.05).结论 重症超声评估ARDS患者LUS评分情况,可为临床评估病情、病因、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结合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PIS评分等综合评估,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凌颖  王俊  袁聪  席春晖  刘娟   《四川医学》2023,44(12):1270-1274
目的 探讨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HIPK3)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126例AP患者为AP组,其中轻度38例,中度43例,重度45例;9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AP患者入院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86)和死亡组(n=4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circHIPK3的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circHIPK3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AP组的circHIPK3、IL-6、IL-8、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circHIPK3、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circHIPK3的表达水平与IL-6、IL-8、TNF-α水平、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生存组的Cr、CRP、cTn1、CK、BNP、circHIPK3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K、BNP、circHIPK3高水平是影响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P患者血清circHIPK3表达水平异常增加,其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清TG水平将其分为TG正常组135例和TG升高组81例,统计比较两组持续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情况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分析患者血清TG水平与持续器官功能衰竭、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G升高组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中度和重度升高患者明显高于轻度升高患者,重度升高患者明显高于中度升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并发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TG水平越高预示急性胰腺炎病情越严重、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血淀粉酶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血淀粉酶升高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3 月-2016 年3 月该院ICU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血清淀粉酶及同工酶变化。根据血清淀粉酶水平将患者分为淀粉酶正常组、轻度升高组和明显升高组,比较3 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S 评分及死亡率。结果共纳入急性中毒患者189 例,132 例患者合并血淀粉酶升高,其中胰淀粉酶升高76 例。与淀粉酶正常组比较,淀粉酶轻度升高组、淀粉酶明显升高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S 评分及死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淀粉酶明显升高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S 评分及死亡率高于淀粉酶轻度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毒患者常常合并血淀粉酶升高;血清淀粉酶可以作为判断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中毒患者合并血淀粉酶升高的机制复杂,对胰腺炎的诊断需谨慎。  相似文献   

11.
陈桂青 《中外医疗》2012,31(6):57-58
目的探讨入院24h平均血糖水平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的判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入选162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即刻开始每2h测定血糖,计算血糖均值,按入院24h平均血糖水平分成5组:〈4.5mmol/L,4.5~7.7mmol/L,7.8~10.0mmol/L,10.1~12.0mmol/L,〉12.1mmol/L,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7d死亡率及存活者APACHEⅡ评分。结果以4.5~7.7mmol/L作为对照组,10.1~12.0mmol/L和〉12.0mmol/L死亡率和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平均血糖水平过高是脓毒血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TNF水平,同时对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发伤患者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血浆TN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未合并MODSD者( 均P<0.01);死亡组血浆TNF水平及AR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1);ARACHEⅡ评分与血浆TN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与AR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定TNF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对早期诊断MODS可起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血乳酸值及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死亡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0.63±0.33)mmol/L,(2.88±0.35)mmol/L,(7.54±0.66)mmol/L,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②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在48 h内达到正常,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的下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严重程度降低,生存率显著提高。③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r=0.674)。结论:血乳酸测定对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建  杨裕佳 《当代医学》2011,17(35):86-88
目的 探讨血糖升高对青年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87例青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 资料.结果 87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23.0%),轻度急性胰腺炎67例(77.0%),血糖升高组(23例,26.4%)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例数和APACHElI评 分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模型分析显示,血糖水平、甘油三酯和肥胖是影响青年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独立因素.APACHE1I 评分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糖升高和青年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月战 《当代医师》2014,(11):1513-15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后早期凝血功能、血白细胞(WBC)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2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重型损伤两组;1个月后随访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WBC和血糖的水平.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PT、APTT、FIB、PLT、WBC及血糖水平.结果 轻中型TBI组、重型TBI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和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损伤程度加重,PT、APTT、WBC和血糖水平逐渐升高,而PLT和FIB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TBI预后不良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LT、FIB水平和GCS评分明显降低(P<0.05);PT、APTT、WBC、血糖分别与GCS、OHS评分呈负相关,PLT、FIB与GCS、OH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血WBC及血糖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初步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糖变异性与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8 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有无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 (APACHE Ⅱ ) 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预后分为存活组(n=41) 和死亡组(n=17) 两组。记录所有患者的初始血糖值、血糖值、血糖标准差、变异系数,用血糖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来衡量血糖变异性。探讨血糖变异性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有无机械通气、住院时间、APACHE 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糖标准差、变异系数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ET、IGF-Ⅱ、CNP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及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GCS 13~15分)、中型组(GCS 9~12分)、重型组(GCS 3~8分),入院时采集血清并测定ET(内皮素)、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CNP(C-型利钠多肽)含量,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评价全身情况;外伤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预后情况.结果:不同严重程度颅脑外伤患者的APACHE I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型组和重型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低于轻型组,重型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低于中型组.不同严重程度脑外伤患者的血清ET、IGF-Ⅱ、C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型组和重型组患者的血清ET水平高于轻型组,IGF-Ⅱ、CNP水平低于轻型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ET水平高于中型组,IGF-Ⅱ、CNP低于中型组.预后良好的脑外伤患者的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IGF-Ⅱ、CNP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APACHE II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结论:血清ET、IGF-Ⅱ、CNP评分与脑外伤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能够用于近期及远期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分泌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8例创伤患者根据创伤情况分为轻症和重症创伤、死亡或生存亚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轻症患者血糖、血浆胰岛素浓度轻度升高或不升高,重症患者或死亡亚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显著上升,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糖和血浆胰岛素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结论:重症创伤患者存在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严重创伤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加速葡萄糖无氧酵解过程,组织缺血缺氧和高血糖的增加会增加乳酸生成,影响细胞功能,进一步使组织损伤恶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清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的预后状况分为生存组(125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脓毒症程度分为脓毒症组(55例)、严重脓毒症组(60例)、脓毒症休克组(35例),分析观察三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LVEF的变化。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血乳酸及APACHEⅡ评分和LVEF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与严重脓毒症、轻度脓毒症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血清NT-proBNP、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依次升高,而LVEF却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随着病情的增加,其呈线性增长趋势。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以及预后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入室即时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危重患者,依据人室APACHE II评分,分为3组:①低评分组,APACHE II评分〈10分,95例;②中评分组,APACHE1I评分10—20分,95例;③高评分组,APACHEII评分≥20分,50例。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和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检测患者入室即时血糖值,并以实验室己糖激酶法(HK法)检测值为标准对照,对不同评分组间即时血糖检测值的准确性、一致性进行评价及误差分析。结果①Clarke误差表格分析显示伴随APACHEII评分的升高,患者入室即时血糖检测值的准确性呈下降趋势。(2)Bland—Altman分析显示伴随APACHEII评分的升高,患者入室即时血糖检测值与标准对照值间的一致性呈降低趋势。③误差分析显示伴随APACHEⅡ评分的升高,患者入室即时血糖检测值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呈增大趋势。结论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影响入室即时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即APACHEII评分越高,即时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可能越低,误差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