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北省市县两级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配备。方法调查采用普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所得数据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河北省市县两级人员共有1347人,其中专职人员547人,市县两级人员在学历和职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县级基层技术人员缺乏。结论河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不足,各地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合理配置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嵩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现状,为制定人才培训、人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向承担嵩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的县、乡两级单位进行人员现状调查分析。结果 2011年嵩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共有在职疾控人员108人(其中县级72人,乡级36人),中专及无学历者占72.22%(其中县级45.37%,乡级26.85%),预防医学专业仅占8.33%(其中县级7.41%,乡级0.92%),初级职称以下人员占85.19%(其中县级56.48%,乡级28.71%)。结论嵩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策和措施,加强嵩县疾控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县级卫生人力资源投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县级卫生人力资源投入情况。方法:选择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7个县(区),通过问卷调查,对其艾滋病防治的人力资源投入数量、专兼职人员基本情况构成、平均每个工作日用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县级卫生人力资源投入数量大;专兼职人员职称构成不合理;专兼职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用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时间较长。结论:须优化艾滋病高发区县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结构,以适应当前及以后的艾滋病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卫生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能力现状,为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方法,对四川省27个县(区)的127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5名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137名乡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机构中仅13.4%的机构具有专职艾滋病防治人员;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学历主要为中专和大专,分别占45.4%、41.9%;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调查总人数的62.1%。被调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技能总体培训率为51.4%;97.1%的调查对象希望参加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对艾滋病防治技能方面的内容培训最为迫切;74.2%的人期望“学术讲座”的培训方式;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应政策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缺乏人力资源建设组织保障。结论四川省基层卫生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关人力数量较少,艾滋病防治人员学历、职称均较低。加强四川省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关人力数量的配置;优化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基层机构艾滋病防治相关人员培训;加强对基层艾滋病防治的重视并落实规划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艾滋病定点救治村卫生室及其服务提供能力。方法:对河南省4个县的33所艾滋病定点救治村卫生室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地区艾滋病重点村卫生室平均拥有防治人员4.73人,中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2.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村卫生室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咨询和护理工作开展率为100%,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覆盖率为88.04%。结论 :艾滋病重点村卫生室要加强基础医疗设备标准化配置,适当放宽政策,推动乡村医生执业化进程,改进培训形式和内容,改善村级艾滋病防治人员待遇,最大程度发挥艾滋病定点村卫生室的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0 - 2015年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分布的情况、分析2015年广西各市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方法 分析广西各市艾滋病防治人员情况,采用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对201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分布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5年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总数分别为20 695人、22 194人、2 4027人、26 779人、27 982人、30 638人,2015年防治人员总数较2010年增加48.1%,至2015年,市级、县(区)级、镇(乡)级平均拥有的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分别为100.1、29.6、5.1人。市级、县级、镇(乡)级兼职人员所占比例均高于专职人员比例。2015年广西平均每千人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1人,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的人口Gini系数及行政区域面积Gini系数均为0.2。结论 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分布的公平性较好,但基层兼职人员比例较大,应适当增加基层专职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村生育健康服务资源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4县11个乡(镇)有代表性的个案调查发现:4县社会经济均有明显发展,政府拨出的生育健康服务费用也在逐年增加,但不平衡。调查4县中县、乡、村三级生育健康服务机构健全,县级机构有足够的卫技人员,有为开展生育健康服务所必需的医疗设备、床位及业务用房。乡级生育健康服务资源不如县级,专业人员很少,设备也很简陋。4县按人口平均卫技人员数量不少,然而生育健康专业人员素质偏低,尤其是乡村两级有待培训提高。如何改革云南农村现行生育健康服务体制及经营机制,提高生育健康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基层艾滋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河南省4个项目县8个乡/镇艾滋病防治机构工作人员的个人资料,利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SAS9.13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499人,平均年龄38.36±9.08岁,学历以大、中专/高中为主,占86.77%;职称以初级为主,占48.30%;73.15%的防艾人员参加过上级单位组织的HIV/AIDS防治工作专业知识培训班,级别越低参加防艾培训的次数越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11,P=0.000);21.24%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12.83%的工作人员认为有应该执行而没有执行的工作任务,而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平均需要增加1个小时;防艾人员对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76.58±17.13,不同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03,P=0.223)。结论河南省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能力和数量不能完全满足目前防艾工作的需要,需要加强防艾人员的培训和人力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9.
武隆县县、区、乡三级卫生防疫网10年来资源状况表现出如下特点:人力资源情况表现为县级机构在人员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提高,区级机构均呈下降趋势,乡级机构人员数量稳定,但质量无提高;三级机构经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县级机构绝对数增加,区级机构绝对数10年未变,乡级机构经费绝对数增幅很小;10年内除县级机构房屋、设备有所增加外,区、乡两级基本无变化。这表明基层卫生防疫事业投资严重不足,基本处于停滞或滑坡的状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和县级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相关人员督导与评估知识、技能与需求状况,探索督导与评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可行的督导与评估能力培训建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和专题座谈方法收集数据,对数据采用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省县两级,尤其是县级普遍缺乏督导与评估培训和基本技能;在管理能力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制定计划能力不足;在技术能力方面,数据分析验证能力、结果反馈与利用能力不足。影响省级和县级人员接受培训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作时间冲突"及"培训方式单一"。结论对省县两级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相关人员需要制定统一的能力培训规划,加大培训的投入,探索适宜的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满意度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调查,为制定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人均GDP情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3个样本县,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深入访谈法对样本县卫生人力资源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满意度评分偏低,收入水平维度最低,且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满意度普遍低于乡镇卫生院。结论根据卫生人员的切实需求,制定可行的政策,以留住农村卫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国东部、中西部6省12县(区)的县乡两级23名痰检员的痰涂片读片能力进行考核。方法采用标准痰涂片进行批量测试。结果县乡两级痰检员的读片一致率分别为71.7%、71.3%,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5.8%、9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符合率县级为97.2%,乡级为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读片一致率东部最高,中部最低。痰检员的工作年限东部地区远远高于中部、西部地区。痰检员的学历越高,平均读片时间越短。从事查痰工作年限越长,阳性符合率越高。读片定性错误大多发生在中部、西部地区的低学历、低职称的乡镇级痰检员。结论县乡痰检员总体读片能力差异不大,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痰检点并无技术障碍,但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设立乡镇痰检点并改善设备与工作条件,加强痰涂片的质控与复查.同时需对乡镇痰检员重点加强痰涂片阳性结果分级判定的培训与核查,尤其是在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西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数据,揭示中成药在农村地区使用中呈现的规律和问题。方法:选取2011年西部七个省(自治区)农村地区132家医疗机构的14 336张中成药处方数据,描述中成药使用的整体情况,比较不同级别和不同地域医疗机构对中成药使用的差异。结果:中成药处方占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处方总数的62.47%,县、乡、村级医疗机构这一比例分别为49.76%、56.96%和71.51%。县、乡、村级医疗机构单张处方使用中成药的品种数分别为1.38、1.91和2.54种,处方平均药费金额分别为52.20元、21.89元和19.37元,中成药基药使用率分别为37.25%、32.14%和25.79%。所有中成药处方中,86.84%由西医师开具,仅13.16%出自中医师,且中医师处方诊断存在西医化现象。结论:我国西部农村各级医疗机构中成药使用情况存在差异,随着医疗机构级别降低,使用中成药的品种数逐渐增多;县级医疗机构平均每张处方药费金额高于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中成药基药使用率低。中成药处方存在西医化现象。相关部门应根据农村各级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和特点,完善中成药处方管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江苏省灌云县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病病人到位情况,探索提高病人发现的方法。方法收集灌云县2005—2007年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非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的疑似肺结核病病人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灌云县网络直报病人数从2005年的203人增加到2007年的445人,3年总计847人。病人转诊到位率为42.7%,追踪到位的病人占44.7%。52.5%的到位病人诊断为肺结核病,其中38.7%为涂阳病人,13.8%为涂阴病人。乡镇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率(73.9%)高于县、市及以上医疗机构以及外地医疗机构(小于38.9%),前者总体到位水平(98.6%)亦高于后者(小于90.8%)。未到位病人共106例,原因主要包括未追踪(地址不详)、拒绝就诊、外出和查无此人。结论乡镇医疗机构肺结核病管理工作优于县、市及以上等级综合医疗机构。为提高病人发现和管理水平,须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转诊工作,同时针对综合医疗机构应建立更完善的内外督导机制;流动人口应建立新的肺结核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某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关键人物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访谈进行调查。结果:每个乡镇最多只有1~2名妇幼保健专职人员,人员学历以中专生居多,年龄偏大,大多数妇幼保健人员为兼职,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影响因素包括国家对妇幼保健投入不足,医疗保健机构管理和培训机制、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健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在人员引进方面存在较多困难,医学教育对妇幼保健专业重视不够。结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匮乏,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影响因素较多,需要从管理、培训、激励和考核等方面加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状况,为其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河南省新蔡县12家乡镇卫生院开展调查,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结果新蔡县乡镇卫生院存在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基础设施以及诊疗条件亟需改进、药物短缺、基本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结论改进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备;稳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升卫生院基本诊疗能力;落实基本药物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目录;积极融入医联体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全面掌握广州地区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状况,为调整、优化其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广州地区54间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状况进行普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6年间,广州地区乡镇卫生院在职工总数、床位、业务用房面积、设备、资产总额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乡镇卫生院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较高,但各卫生院之间以及各行政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结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资源配置薄弱乡镇卫生院的扶持力度,适度抑制优势卫生院不合理的扩张冲动,在调整现有资源配置状况的同时将新增资源优先向落后地区倾斜,改善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乡镇卫生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健康扶贫背景下某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现况及困境,并分析造成困境原因,提出相应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访谈、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并整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均有对口支援单位;96.9%的村卫生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但人力资源人员构成不合理,优质卫生人员匮乏;62.5%的乡镇卫生院和68.8%的村卫生室认为药品配备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79.39%,且医疗支出均大于医疗收入;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途径多样,其中最普遍的方式为发放宣传手册,占比78.2%。结论人力资源匮乏,健康扶贫能力受限,应引导人才下沉,保障人力资源;卫生资金收不抵支,限制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力度,应保障卫生资金有效分配,提高利用效率;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药物种类应对健康扶贫力不从心,应调整乡镇卫生院药物种类,助推其健康扶贫的能力;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效果不佳,应创新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形式,助力健康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