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风藤酮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及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作者在建立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对PAF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了PAF拮抗剂海风藤酮对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组织PAF含量增高,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早期肝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大量氧自由基生成,以及细胞内钙超载是损伤的主要原因,而肝脏Ⅱ相损伤主要是由于肝组织PAF的积聚,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溶酶体酶和毒性自由基的产生所致。海风藤酮可以拮抗损伤过程中PAF增高所致的药理作用,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程度,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病变程度。本实验结果提示:PAF拮抗剂可能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可发生在肾移植中,而且在复杂的肾脏手术、休克复苏过程中亦可出现。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损伤机制1.1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OFR)是分子氧还原为水的一系列单价途径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HO-)、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O2),由于有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等能迅速将OFR清除而不造成OFR堆积[1] 在肾脏缺血情况下,可出现下面两种后果:①A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肌皮瓣的损伤及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过程,以及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作用规律。方法以大白兔为动物模型,形成缺血再灌注肌皮瓣,动态测定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及静脉滴注维生素C对其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期已经开始,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再灌注时损伤进一步加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于再灌注后不久即被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需要较长时间,维生素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在组织移植中应争取最短的缺血、最快的再灌注,应用药物抗氧化时应于缺血前用药并持续至再灌注后数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肝血窦内皮细胞(SEC) 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及防护方法。方法 采用大鼠肝部分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用丹参和异搏定作为实验组,观察缺血45 min 及再灌注30 min 后SEC 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OFR) 和钙离子拮抗剂的关系,并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值。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SEC 有损伤,但与OFR和细胞内钙超载无关;丹参可防护其损伤,而异搏定不能,但二者均可使肝功能损害减轻。结论 OFR 和细胞内钙超载不是SEC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丹参可防护SEC 及肝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异搏定不能防护SEC 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可防护肝细胞损伤,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由基对肌皮瓣的损伤及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过程,以及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作用规律。方法 以大白兔为动物模型,形成缺血再灌注肌皮瓣,动态测定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及静脉滴注维生素C对其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期已经开始,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再灌注时损伤进一步加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肌皮瓣的损伤及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过程,以及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作用规律。方法以大白兔为动物模型,形成缺血再灌注肌皮辦,动态测定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及静脉滴注维生素C对其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期已经开始,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再灌注时损伤进一步加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于再灌注后不久即被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需要较长时间,维生素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在组织移植中应争取最短的缺血、最快的再灌注,应用药物抗氧化时应于缺血前用药并持续至再灌注后数天。  相似文献   

7.
丹参防治肝缺血再灌注期肝细胞内钙超载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作者报告了应用Fura-2单细胞显微荧光探测技术观察活血去瘀中药丹参注射液对肝缺血再灌注期肝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同期观察肝组织脂质过氧化自由左ROO,电子自旋共振信号幅值和肝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结果发现丹参可明显降低肝细胞内,ROO幅值,减轻细胞损伤的病理程度,认为丹参可作为受体操作性钙阻滞剂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良好的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供体防治急性缺血性肾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进一步证实一氧化氮(NO)在急性缺血性肾衰(IAR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NO供体SIN1对大鼠IARF模型进行腹主动脉持续灌注3小时。结果发现:NO供体输入体内可在肾内迅速产生高浓度NO,可明显改善肾缺血再灌注后的肾皮质缺血,减轻肾功能及组织学损害。结果表明:NO下降参与了缺血再灌注的肾功能损害,是IARF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NO缺乏主要导致肾血流量下降,继而GRF下降。应用NO供体直接提供外源性NO,提高肾内NO水平可以有效增加肾缺血再灌流后肾血流,改善肾功能,是防治IARF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人参总皂甙对肾移植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OFR)的清除作用,采用犬肾移植模型观察再灌注后24小时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移植前后不同时期内生肌酐清除值。结果发现,在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异常增高。给人参总皂甙后能显著减少肾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及内生肌酐清除值。结果提示,人参总皂甙能清除肾脏再灌注损伤产生的OFR,保护内源性SOD活性,减轻肾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探讨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同时比较了1,6-二磷酸果糖(FDP)和卡托普利(C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FDP和CP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效果,但FDP仅在缺氧开始给药,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应;二者联合用药对心肌保护有更好的效果。(2)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改善缺氧影响是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法  黄耀添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1):723-725
采用暂时阻断家兔髂总动脉起始处血流的实验模型观察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周围神经电生理,超微结构和自由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注损伤越重。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再灌注时间越长,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和波幅等电生理指标及神经超微结构改变越明显,再灌注损伤越重。3.缺血后自由基含量增高(P值>0.05),再灌注后进一步明显增高(P值<0.01)。这是再灌注损伤的根本原因。4.应用氯丙嗪、当归、甘露醇后神经组织内自由基含量明显下降(P值<0.01)。三者均有一定自由基清除能力,可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尼群地平对缺血再灌注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理,观察尼群地平的防治效果。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采用肺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45分钟、再灌注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取损伤肺组织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钙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相肺组织MDA含量上升(P<0.05),SOD含量显著下降(P<0.05),总钙含量显著升高(P<0.05),尼群地平可减轻肺组织MDA和组织总钙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钙超载和自由基反应共同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二者可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尼群地平通过阻滞钙通道,影响自由基系统而对缺血再灌注肺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兔下腹部游离皮瓣模型,通过结扎股动脉造成皮瓣缺血12小时,在吻合血管恢复血运之前,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灌注皮瓣,分别测定正常、缺血、用药物灌注后和血液再灌注后皮肤中SOD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并记录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结果表明,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时有自由基产生,自由基对皮瓣有损伤作用,SOD局部灌注可提高缺血游离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自由基对缺血游离皮瓣的损伤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兔下腹部游离皮瓣模型,通过结扎股动脉造成皮瓣缺血12小时,在吻合血管恢复血运之前,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灌注皮瓣,分别测定正常、缺血、用药物灌注后和血液再灌注后皮肤中SOD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并记录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结果表明,游离皮瓣缺血再灌注时有自由基产生,自由基对皮瓣有损伤作用,SOD局部灌注可提高缺血游离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 I C A M1) 、肿瘤坏死因子α( T N Fα) 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 T P C R) 测定缺血再灌注期 I C A M1m R N A、 T N Fαm R N A 的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侧皮质 T N Fαm R N A 在缺血后1 小时开始显著升高,至缺血再灌注2 小时达到高峰,持续高表达1 周; I C A M1m R N A 在缺血后2 小时开始显著升高;至缺血再灌注10 小时达到高峰,持续高表达1周。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  I C A M1 、 T N Fα转录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表达升高, T N Fαm R N A、 I C A M1 m R N A 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氧自由基对人类肾上皮细胞的损伤及药物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自由基对人类肾上皮细胞的损伤及药物保护廖贤平,王启悦,贺应诚近10余年来,有关氧自由基(OFR)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已取得许多进展,但活性氧对人类肾上皮细胞(REC)的损伤作用及防治尚无报道。本实验研究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体系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探讨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同时比较了1,6-二磷酸果糖和卡托普利对心肌缺血再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FDP和CP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效果。但FDP仅在缺氧开始给药,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应;二者联合用药对心肌保护有更好的效果。(2)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着再灌注损伤的 程度,改善缺氧影响是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及其受体 (bFGF -R)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条件下的变化特征与规律 ,为外源性应用生长因子促进肝损伤修复提供理论根据。1.材料和方法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16只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 (A组 )、缺血 45min组 (B组 )、缺血 45min 再灌注 6h组 (C组 )以及缺血 45min 再灌注 2 4h组 (D组 )。除正常对照组 (B组 )外 ,其余 3组动物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用微血管夹夹闭 ,完全阻断血流 45min ,之后按设定时间点将动…  相似文献   

19.
肝肠联合移植已应用于临床。在活体原位肝、肠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发现,这些变化可引起动物其它重要脏器的损伤。在肝肠联合移植中,整块的移植物在再灌注早期比单一脏器移植可能对受体有更大影响。本部分实验利用大鼠门颈转流技术建立肝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在肝肠缺血再灌注早期其它重要脏器的功能变化,并比较肝、肠分别在其中的作用。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肠缺血组(A),肝缺血组(B)及肝肠缺血组(C)三组,每组25只,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肾功能(BUN)、心功能(CK-MB)、胰功能(AMY)及肺功能(PCO_2,PO_2,渗透指数)的变化与再灌注后6小时各脏器自由基的产生。结果表明,肝肠联合组引起最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与最大的自由基损伤(与A,B两组比P<0.01)。肠组引起的肺、心、胰功能损伤与自由基损伤大于肝组(P<0.05)。提示:肝肠缺血再灌注比单一器官缺血再灌注后能对其它重要脏器产生更严重损害。自由基产生可能是引起其它脏器功能损伤的重要机制。一定缺血时间后,肠缺血可能导致比肝缺血更严重的再灌注后重要器官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Haimovicj发现肢体长时间缺血,血管再通后常引起肌性肾病代谢综合征(MNMS),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许多研究表明四肢动脉阻断后再灌注引起的肌损伤是MNMS的发病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理很复杂,有许多因素参与,近年来发现缺血组织再灌注时所产生的自由基在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用犬游离股薄肌模型作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具有不阻断静脉、不损伤软组织和对侧肢体可供对照等优点。实验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直接测定自由基,并测定肌肉表面pH(mspH)来预测肌肉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