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疗法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合并心衰的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细胞动员组15例,于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部位心肌并促进血管再生;对照组15例按AMI常规治疗。入院后第1天及第4、12周通过心脏超声(UCG)以及核素显像(SPECT)全面评价心功能。结果人院后4周,动员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动员组4周时UCG提示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显著提高,SPECT显示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第12周时这些改善进一步加强(P〈0.01)。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可以提高AMI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干细胞因子(SCF)对小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结构、功能以及缺血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0只CD1小鼠随机分组后,分别连续给予6天的G-CSF/SCF(n=50)或生理盐水(n=40)。在干预的第三天制作小鼠的心肌梗死模型。术后3周利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应用组织学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结构改变以及判断组织的炎症程度。结果细胞因子干预可以增加心肌梗死后心输出量,但不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同时可以诱导缺血区心肌细胞肥大以及促进白细胞在缺血区域的浸润。结论G-CSF/SCF干预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小鼠的心功能,但与心肌再生无明显相关。骨髓动员可以加重缺血局部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内皮祖细胞对心梗后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38例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和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内皮祖细胞动员剂G-CSF(600μg/d)静脉注射,连续注射7 d。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4个月BNP值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行心脏超声检测LVSD、EDV、LVEF。结果治疗组的内皮祖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尤其第7天增加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血浆BNP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恢复正常值(P<0.01);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尤以治疗组LVEF值第4个月增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内皮祖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可有效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肠栓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V)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肠栓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每组12只。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第3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7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GM—CSF、G—CS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GM-CSF和G-CSF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清肠栓组及SASP组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GM—CSF和G—CSF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清肠栓组及SASP组均较模型组减低(P〈0.05)。结论:清肠栓可通过调节结肠黏膜GM—CSF、G-CSF蛋白及基因表达,以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瑞血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患者心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除药物或介入治疗外,治疗组AMI病人在心梗发生48h后连续5d每天皮下注射瑞血新约5μg/kg。AMI后5d内和3个月后,分别行PET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梗面积和存活心肌,评价心功能的变化,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心功能的变化来评价rhG-CSF对AMI患者心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AMI后3个月,两组LVEF较前无明显提高;梗死面积均较前明显缩小;rhG—CSF组存活心肌明显为少,对照组亦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暂未能认为rhG—CSF能改善AMI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456-45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PCI术治疗,观察组在PCI术后加入G-CSF治疗(5μg/kg,皮下注射,3次/d,持续5d)。治疗后2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心功能参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心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心功能指标及内皮功能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观察组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含量低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含量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G-CSF可增强心肌梗死患者的PCI术后心功能,同时优化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对兔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 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 0只,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两组均给予G CSF连续7天,于模型建立后1周,将分离纯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经心外膜注射到心梗区及周边,而对照组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术后4周测定两组梗死面积的大小、毛细血管密度以及纤维化的情况,并观察植入细胞的存活及分化情况。于术前、术后2 4h及术后4周做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结果 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大大增加(P <0 .0 1) ,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不规则,而移植组排列有序,且蓝色的胶原纤维明显少于对照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在术后4周时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射血分数增加了15 %。结论 经G CSF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兔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内皮祖细胞(EPCs)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合并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动员剂G-CSF对外周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38例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G-CSF(600 μg/d,共7 d)组和对照组,12例健康者为空白组.分离、培养EPCs并测定其数量.应用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及10例健康者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 的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EPCs数量和血CRP、IL-6、TNF-α及SDF-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两组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浆SDF-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1),SDF-1浓度与循环EPCs数量呈正相关;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IL-6、TNF-α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可有效动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EPCs,亦可降低CRP、改变SDF-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支架置入对ACS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G-CSF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浓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3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ACS患者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ST段抬高ACS急诊PCI组(n=7)和非ST段抬高ACS[包括14例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1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择期PCI组(n=25)],10例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者作为对照组(n=10)。分别于术中和术后3 d抽取外周血进行EPCs的分离培养,同时分离血清以备G-CSF浓度检测。于第10 d对EPCs进行鉴定并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EPC-CFU)以评估外周血EPCs水平。G-CSF浓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①急诊PCI组术前外周血EPC-CFU数量稍高于择期PCI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急诊PCI组术前血清G-CSF明显高于择期PCI组,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急诊PCI组和择期PCI组术后外周血EPCs数量及血清G-CSF均有增高,但后者外周血EPCs数量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前者,对照组外周血EPCs数量及血清G-CSF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择期PCI组外周血EPCs增加数量与血清G-CSF改变相关(r=0.261,P=0.009),急诊组则无。结论:择期PCI患者术后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增加,且与血清G-CSF改变相关。AMI后急诊PCI患者术后血清G-CSF浓度明显升高但与外周血EPCs数量增加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CSF)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G-CSF注射组,于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动脉前24h及术后6天给予G-CSF10μg/(kg·d)皮下注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注射组,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体外分离培养大鼠EPCs,免疫荧光法检测其FITC—UEA-1及Dil—acLDL的表达。心梗后4周,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作HE病理染色,并对梗死区心肌组织进行毛细血管密度测定。另设假手术组10只为正常对照。结果培养获得EPCs,其表型为Dil—acLDLq-、FITc—UEA-1+,实验组EPCs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梗后4周,实验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实验组梗死心肌处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①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外周血MNC中可成功地培养出EPCs,G-CSF可促进EPCs的动员。②GCSF能促进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者46例,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VDLD方案化疗同时加用G-CSF,对照组给予VDLD方案化疗同时加用复方皂矾丸,观察两组化疗效果、ANC恢复时间、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等。结果化疗效果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ANC恢复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感染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现G-CSF副作用。结论G-CSF可加速中性粒细胞恢复,缩短粒细胞减少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辅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哮喘患者血清G-CSF和IL-10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G-CSF和IL-10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G-CS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肺炎组血清G-CSF最高;治疗后血清G-CSF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血清IL-10明显上升(P<0.01);血清C-CSF与IL-10呈负相关(r=-0.732,P<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G-CSF升高,IL-10降低,二者参与哮喘病理炎症发展:检测G-CSF和IL-10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微泡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大鼠梗死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促进血管新生的有效性.方法:心肌梗死模型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超声+微泡造影剂+G—CSF(A组);超声+微泡造影剂组(B组);单纯G—CSF组(C组);单纯手术(SA)组(D组).于治疗后2wk处死大鼠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D34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计数心肌内新生血管密度(MV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内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A组心肌组织中有大量CD34表达,新生血管最多,MVD计数为(231±24)个/高倍镜视野,明显高于B组(148±19),C组(100±12),D组(86±8)个/高倍镜视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A组心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量为(3.14±0.21)ng/g,明显高于B组(2.56±0.17),C组(1.91±0.14),D组(0.97±0.11)n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破坏微泡可刺激缺血心肌内源性VEGF分泌,促进心肌血管新生,联合G—CSF能明显增强其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25 例自发性腹膜炎和25 例非细菌感染性腹水患者腹水中的G-CSF。结果:在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G-CSF阳性率(92% )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腹水中的阳性率(4% ),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其敏感性为92% ,特异性为96% 。并且腹水中的G-CSF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随着自发性腹膜炎感染的控制,腹水G-CSF水平逐渐降至正常。结论:腹水G-CSF检测可有效区别自发性腹膜炎与非感染性腹水,对自发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均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化疗后G-CSF应用时间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肿瘤化疗后适合的用药时间。方法:利用随机分组和分组对照方法,治疗组20例,化疗结束24小时后即应用G-CSF,对照组20例,化疗后发现白细胞下降时使用G-CSF。结果:化疗结束24小时后即应用G-CSF可有效防止白细胞(WBC),过度下降,并可使其明显上升。结论:化疗24小时后即应用G-CSF,可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和为如期化疗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能在体内外调节造血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和增强成熟粒细胞功能的糖蛋白.测定血液中G-CSF水平对诊断细菌感染,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临床上进行了G-CSF水平的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检测腹水G-CSF、PCT对肝硬化腹膜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G-CSF,免疫发光法测定PCT。结果32例SBP怠者血清和腹水G-CSF、PCT水平明显高于24例漏出性腹水患者(P〈0.01)。SBP患者腹水中的G-CSF、PCT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随着感染的控制,腹水中G-CSF、PCT水平连渐下降(P〈0.05)。结论腹水G-CSF和PCT的检测有助于对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两株针对G-CSF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免疫检测G-CSF方法,并检测了部分疾病病人的血清G-CSF的含量。1材料和方法利用杂交病技术制备了两株抗G-CSF的杂交癌细胞林1H11,2C3;利用BALB/c小鼠制备腹水,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MCAb;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MCAb2C3,以未标酶McAb1H11的包袱酶标软板,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方法测定病人血清样品G-CSF的含量。2结果与讨论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HRP于McAb,标记酶的最佳抗体稀释浓度为1:200O。考虑到灵敏度和非特异性的干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