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的一位同事是老药具的收藏家。有一天,他在地摊上无意中发现有一个陶瓷小瓶,只有鹅蛋大小,挂着一层白釉,一面画着精美的梅花,另一面写着"茶膏"两个黑字。他觉得很新鲜,就买下了这个小瓶。"茶膏"究竟是什么?出于好奇,他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终于弄明白"茶膏"的来龙去脉。原来,茶膏就是茶的加工品。茶为药食同源的佳品,在我国被誉为"国饮"。据说最早发现茶与利用茶是从药用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闽粤茶礼     
辛鸿 《健康天地》2009,(5):61-61
<正>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然而,在闽南粤东侨乡,茶在生活中却有重要地位,当地有句食谣"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茶在当地生活和交际场所无所不在,并有一套由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茶礼:  相似文献   

3.
清雅茶膳     
正茶膳,即以茶入馔,形成茶粥、茶饭、茶菜、茶饮料等,从而创出全新的清雅保健食品。茶膳,是"吃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饮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也是对我国茶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翻开中华茶文化的历史书籍便会发现,将茶入馔的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早在周朝,我国就有吃茶的记录了。据《诗经》记  相似文献   

4.
正去海南旅游时,旅居海南20多年的舅舅向我们推荐了一道当地黎族同胞最喜爱的传统美食——"鱼茶"!一道让我们终生难忘的"茶"!乍一听"鱼茶"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立马想到红茶、绿茶之类的茶叶,肯定会认为"鱼茶"是当地少数民族发明的一种独特的茶。错!"鱼茶"根本不是茶!它和我们平时喝的各种茶  相似文献   

5.
李文  劳霖  子宏 《健康天地》2009,(4):23-25
<正>藏茶,顾名思议,是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饮品,也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族谚语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相似文献   

6.
秀慧 《健康天地》2010,(9):31-31
<正>早已习惯了茶的微苦与甘醇,习惯了在红尘中用茶去平静自己的情绪与烦躁,在纷扰的俗世中用茶来找寻"和、清、静、寂"的幻梦。时间久了,茶似乎就融进了我的生命。喜欢茶的忘我与茶的无争绝非一日,而与粗茶的邂逅只是一种偶然。  相似文献   

7.
茶与生活原本就是息息相关的,在《诗经》中便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的记载,从古至今,茶与健康、医疗、礼仪、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小小的茶叶将人类从蛮荒的远古推向文明的现代。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称茶为"健康之液,灵感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被视为是"万病之药",以致被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术─茶道。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而在我的家乡云南临沧,茶不仅是饮品,它与柴米油盐酱醋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食品,煮饭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正>闽南人把茶叶称为‘茶心’,可见茶在闽南人中占据着非同小可的地位。居家过日子的‘柴油盐米酱醋茶’,文人雅仕则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唯茶是缘,更是不在话下了。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而茶则是水中至情之味。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也";茶则是:"品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以呢茶可以修身养性一点也不假。所谓茶心,茶可清心也!一曲悠扬琴音,一屡芬芳茶香。在这浮华的世界里,一切皆是过往浮云。品茶犹如品人生。  相似文献   

9.
林勇 《健康天地》2009,(6):54-55
<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福建武夷山,不仅山水迷人,而且此间"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以及山间绿茶同样令人唇齿留香。与中国其他茶乡相同的是,这里也有悠久的茶史,还有散落在民间各种风格迥异的茶俗,摆茶就是其中一种流传千年的茶俗。不少人慕名来到武夷山吴屯乡,探访这里流传千年的茶俗——摆茶。  相似文献   

10.
张园 《健康天地》2011,(9):35-35
<正>"茶外茶"是在祖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单味中药依法制成的一种特殊茶剂。由于"茶外茶"在增强人民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一颇具传统特色的饮食疗法备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现将临床疗效可靠的8种"茶外茶"的制法、功用简介如下,以供参考。柿叶茶制法:取经霜打自然脱落之柿叶,洗净晒干,切成长约1厘米,宽约0.3厘米大小的小碎片,每次取3~5克,煎汤或沸水冲泡代茶饮。功用:治咳喘、肺气肿、各种内出血。现代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1.
景轩 《健康天地》2011,(12):40-41
<正>被宠爱的"茶汁"2004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将自己收藏的几十克普洱茶膏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并拿出一小块(约3克重)在广州拍卖。一个富商花了12000元拍得,并当众冲泡品尝。受邀的专家在品尝后给出了一个结论:此块茶膏为清朝宫廷流传下来的茶膏。自此,"普洱茶膏热"旋即出现。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  相似文献   

12.
名人茶趣     
中国有句俗话:"宁可一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茶,作为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饮者最多.我国是"世界茶祖"之乡,饮茶历史悠久.名人与茶,诗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的饮茶历史源远流长,关于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说法众多的原因在于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将"荼"减一画面写成"茶",才有了现代所知的"茶"字。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神农在野外以釜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落锅中,煮好的水,其  相似文献   

14.
<正>一出《花为媒》的评剧,由于著名艺术家新凤霞的高超表演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殊不知在我国民间不但有着"花为媒"的风俗,在许多地区和少数民族中还有"茶为媒"的风俗。广西壮族男青年首次去女友家相亲时,姑娘要给小伙子沏一杯茶,如果茶中  相似文献   

15.
品茶如悟禅     
<正>茶自古是和佛联系在一起的,大诗人苏东坡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说的就是茶中有禅,禅茶一味。禅机需要用心去"悟",而茶味,则要靠"品"而得。"品"虽然离不开"口",但关键之处,还得和悟禅一样,要有一片洁净的心灵。一盏清茶,一颗净心,哪怕身处闹市,心中也自有一片太平。所以茶可清心,可以消解心头的积郁。刘琨《与兄子兖州刺史演书》曰:"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心中即便有烦恼万千,只一盏清茶,便可轻轻化解。  相似文献   

16.
李浩 《健康天地》2009,(4):42-43
茶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料,可以说是"不可一日无茶"。他们习惯于一日三次茶,与早、中、晚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这种饮茶方式,实是一种以茶代汤,用茶作菜之举。而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人平日就最爱喝香茶,他们认为香茶有养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饮料。  相似文献   

17.
喝茶话健康     
<正>"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喝茶,特别是会喝好茶是一种福气。  相似文献   

18.
宣苄 《健康天地》2011,(4):15-15
<正>【简介】河南著名茶苑中的一朵新秀。产于信阳市光山县凉亭乡赛山一带,位于大别山北麓,县城东南部。1990年被评为河南省新名茶,著名评茶专家陆松候教授挥笔题曰:"赛山玉莲名茶乃大别山新秀"。茶叶是凉亭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凉亭乡政府决定每年的"谷雨节"为全乡"赛茶节"。1989年在首届"赛茶节"上,茶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唯有赛山茶场创制的"赛山玉莲"茶独占鳌头,博得省内外知名茶叶专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茶是用来"泡"的,而如今新式的茶则还可以入菜,称为"茶肴"。因有着清新的香味,"茶肴"甫一推出便颇受追求健康的人的喜爱。茶肴是用不同的茶叶烹制而成,成菜时辅以同一种茶水。茶叶入膳,为菜肴锦上添花,整餐茶香满溢;而制作茶膳,不仅是放几片茶叶,关键在于茶与菜能否和谐,是否门当户对。  相似文献   

20.
<正>苦丁茶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海南等地,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苦丁茶入口清香味苦,而后爽口甘凉,一种苦尽甘来悠然回香的感觉让人们爱不释手,更被人们誉称为"美容茶"、"益寿茶",成为保健养生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