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灭菌法对防风通圣丸中七种药材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成药防风通圣丸中有代表性的七种原料药材,分别以水洗处理、酒精喷洒、酒精熏蒸、蒸汽灭菌及~(60)钴γ-射线辐射五种灭菌法处理,对其灭菌效率和适应范围进行了比较,并着重介绍了各种灭菌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如:~(60)钴γ-射线照射大黄,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其游离蒽醌的含量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4种灭菌方法对于让·阿嘎日-8药粉灭菌的效果以及灭菌过程中对目标成分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钴60-γ射线、高压、紫外、微波4种灭菌方法对让·阿嘎日-8药粉进行灭菌处理,检测灭菌前后药粉的微生物限度指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灭菌后广枣中没食子酸含量。结果: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钴60-γ射线、高压灭菌效果较好,紫外、微波灭菌效果不太稳定。目标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钴60-γ射线、高压灭菌和紫外对没食子酸影响较小,微波灭菌对没食子酸影响较大。结论:综合灭菌效果和对目标成分的影响,让·阿嘎日-8药粉灭菌方法可选用钴60-γ射线或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3.
探讨60Co-γ射线辐照对蜈蚣等5种虫类药材灭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蜈蚣、土鳖虫、水蛭、蝉蜕、全蝎5种虫类药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的最佳剂量。方法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5种虫类药进行辐照灭菌。结果5种虫类药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前后其卫生学指标有明显变化,照度到3KGy时卫生学指标可达到灭菌要求,而蜈蚣的含氮量、全蝎醇溶性浸出物、土鳖虫水溶性浸出物、水蛭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以3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上述5种虫类药材的灭菌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灭菌方法对芙蓉叶粉的灭菌效果,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方法采用热压灭菌、60钴辐射灭菌及低温间歇灭菌法对芙蓉叶粉进行灭菌,将符合微生物限度标准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芙蓉叶粉主要成分芦丁和槲皮素的量。结果热压灭菌法、60钴辐射灭菌法及低温间歇灭菌法80℃下4次灭菌均符合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芙蓉叶粉主要成分在低温间歇灭菌法前后没有差异。结论低温间歇灭菌法可用于芙蓉叶粉的灭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心脉康片的灭菌工艺;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预测其有效期。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莪术醇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为指标,优选灭菌工艺;采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心脉康片的稳定性。结果采用钴-60辐射灭菌法处理后,莪术醇的含量较其他灭菌方法高;强光对心脉康片的性状、崩解时限、莪术醇含量和微生物限度基本没有影响,温度和湿度对其有影响。结论钴-60辐射灭菌法,辐射剂量6 KGy为最佳灭菌工艺;湿度对心脉康片质量影响较为明显,提示包装、贮藏及运输时要保持密封干燥的环境;心脉康片的有效期暂定为18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钴-60辐照灭菌对四神丸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对中药四神丸平行进行钴-60辐照灭菌和传统高温灭菌对比试验,通过微生物检查对两种灭菌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研究两种灭菌方法对处方中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中有效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研究两种灭菌方法对四神丸中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钴-60辐照灭菌和高温灭菌均达到灭菌要求。四神丸主要成分在钴-60辐照前后没差异。结论:钴-60辐照可用于四神丸的灭菌。  相似文献   

7.
<正> 钴60射线能有效地杀灭中药材中成药中的细菌,使之达到卫生标准。美国药典1985年版规定2.5KGY为有效灭菌剂量,辐射灭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药典》至今还没有辐射灭菌的记载。本文根据近几年来辐射灭菌的研究和笔者的实验结论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8.
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1]。以牡丹皮为主要成分的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丸剂在制作过程中需进行灭菌消毒。本文对经热压灭菌、乙醇灭菌和钴60-γ射线辐射灭菌后的牡丹皮粗颗粒进行含量测定和卫生学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为优选灭菌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白芷及保济丸中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微波灭菌-A法、微波灭菌-B法、加湿微波灭菌-A法、加湿微波灭菌-B法、湿热蒸汽灭菌法以及钴-60灭菌法处理)和未灭菌处理的保济丸及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该试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采用加湿微波灭菌-A法处理后的白芷和保济丸中欧前胡素含量较其他灭菌方法高.结论:采用加湿微波灭菌-A法可保存白芷及保济丸中欧前胡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洗必泰对中药材灭菌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中成药防菌灭菌方法的报道很多,而且较注重中药材的灭菌处理,目前较广泛应用的是高压灭菌、流通蒸汽灭菌,其次是微波灭菌、钴60辐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这些方法虽然都起到一定的灭菌效果,但往往各有利弊,特别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报道不一致。为寻求较理想的灭菌方法,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11.
僵蚕、蜈蚣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药效学试验探讨僵蚕、蜈蚣醇提的必要性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醇提工艺。方法 :以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为药效学指标 ,比较醇提、水提及醇提后药渣的作用 ,并以含氮量及醇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 ,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 :醇提样品有明显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醇提工艺为醇提 2次 ,第 1次加4倍量 60%乙醇回流提取 1.5h ,第2次加3倍量60%乙醇回流提1.0h。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6种灭菌方法对维药成药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的灭菌效果进行考察,探讨6种灭菌方法对灭菌前后药材的质量影响,最终选择最佳的灭茵方法。方法:分别以水洗处理、酒精喷洒、酒精熏蒸、蒸汽灭菌及co-60钴射线辐射、微波灭菌等6种灭菌法,对维药成药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26味药材按照药用部位分成ABCD4组药材,进行灭菌前后的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考察,并对4组药材的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性状进行考察。结论:通过6种灭菌方法的考察,为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制剂GAM生产过程中,提供有效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辐射对云南特色中药的灭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辉  王保忠  刘智斌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2):1700-1702
 目的为有效利用辐射灭菌处理云南特色中药。方法选有代表性的三七粉和灯盏花素粉利用钴-60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检测分析其在不同辐射剂量下的灭菌效果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并计算D10值。结果γ射线辐射对三七粉和灯盏花素粉的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影响,三七粉的D10值计算为2.9 kGy。6.0和3.0 kGy可有效杀灭三七粉和灯盏花素粉中的微生物至规定标准。结论用辐射灭菌法处理三七和灯盏花及其制品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最佳灭菌方法,提高保济丸中百秋李醇含量,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加湿微波灭菌-A法、微波灭菌-A法、加湿微波灭菌-B法、微波灭菌-B法、湿热蒸汽灭菌法以及钴-60灭菌法处理的6种灭菌方法和未灭菌处理保济丸中百秋李醇的含量.结果:微波灭菌-A法保济丸中百秋李醇含量最高.结论:为提高保济丸中百秋李醇含量,可采用微波灭菌-A法.  相似文献   

15.
李计萍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9):2078-2081
药品卫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药品生产的每一环节都应十分重视。现行生产实践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热压灭菌法、微波灭菌法、钴60-辐照灭菌法等,每种灭菌方法各有其特点。其中钴60-辐照灭菌法是近40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消毒灭菌工艺,其主要优点是:价廉、节能,可在常温下消毒灭菌而不破坏易挥发成分及热敏性物质,穿透力强一般可达40~60 cm,消毒均匀、速度快、时间短、操作简单,便于连续作业。因此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16.
<正> 中成药的灭菌是近几年来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大蜜丸的灭菌尤其难以达到卫生标准,特别是成品包装后菌检不合格的返工处理颇为费事。我们采用~(60)钴γ-射线辐射灭菌法对自制的由羌活、当归、木瓜、熟地、川芎、白芍、菟丝子、女贞子、藁本等9味中药组成的养真丸(大蜜丸)进行初步研究。一、灭菌方法把养真丸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每袋6个。放在长50cm、宽30cm、高25cm的大纸箱内。整箱400袋。严密包装后放在~(60)钴辐射台一定位置上,分别以0.5Mr(兆拉德)、1Mr、1.5Mr总剂量进行照射。二、灭菌前后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见下表(检验方法见《药品卫生检验方法》1980年版)。  相似文献   

17.
蜈蚣提取工艺的正交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蜈蚣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醇浸膏得率及含氮量为考察指标,对蜈蚣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采用4倍量65%乙醇回流1.5h,共提两次。结论:该工艺方法可行,提取物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因其疗效卓著,副作用小,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但由于染菌严重而有损于疗效,影响出口。传统的灭菌方法均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寻求新的灭菌方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钴~(60)辐射灭菌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一九八一年世界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委员会建议,人类食品辐射剂量一百万拉德(red)以下不会引起毒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灭菌方法用于天麻首乌片原生药粉的灭菌效果及灭菌对目标成分天麻素、阿魏酸及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湿热、微波、75%乙醇流通蒸汽、~(60)Co辐照4种灭菌方法对天麻首乌片中原生药粉进行灭菌处理,测定灭菌前后原生药粉的微生物限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灭菌前后天麻素、阿魏酸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显示,上述4种灭菌方法的灭菌率依次分别为99. 21%、95. 24%、77. 78%、99. 21%;目标成分检测结果表明,~(60)Co辐照灭菌对天麻素、阿魏酸和二苯乙烯苷含量影响最小,其次是75%乙醇流通蒸汽灭菌,而微波和湿热2种灭菌方法对天麻素、阿魏酸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最大。结论:综合灭菌效果及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天麻首乌片原生药粉灭菌方法建议选用~(60)Co辐照灭菌。  相似文献   

20.
染菌问题是当前中成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γ-射线法能有效的杀灭杂菌和霉菌等,为解决中成药的污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安宫牛黄丸为样品,考察比较了应用钴~(60)对安宫牛黄丸辐射前后的质量情况及灭菌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方法及结果一、试验材料:长春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生产批号9004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