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HFUS)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微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HFUS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HFUS诊断PTMC的临床价值.结果 80例甲状腺微小病变患者中,有68例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误诊原因,提高对癌结节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PTMC患者的70个癌结节(其中2例有3个癌结节,3例有2个癌结节)的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钙化类型、后方衰减、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颈部淋巴结,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63例中,伴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5例,合并甲状腺瘤6例,单发癌22例,超声图像误诊率为17.14%(12/70),正确率82.86%(58/70)。结论:超声影像学在诊断PTMC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综合运用各项超声图像特点能有效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情况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15个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像和病理特征,并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134个结节)良性结节作对比。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彩超征象形态表现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周边无声晕;见微小钙化,主要以内部血流为主。显微镜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结节,可存在纤维假包膜,内部可见砂粒体,肿瘤细胞核乳头状癌特征,可排列成滤泡状或乳头状结构。根据边界特点和形态将超声声像图分为I型、II型、III型、IV型,115个恶性结节中I和II型为28.70%、III型为71.30%;134个良性结节中I和II型为88.81%、III型为1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可有效判断患者临床病理情况,为临床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超声多普勒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分别进行二维灰阶超声与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以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二维灰阶超声与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结果比较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并存桥本甲状腺炎(HT)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2144例,其中265例并存HT(PTC并存HT组),1879例未并存HT(PTC未并存HT组),对两组患者术前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TC并存HT组癌结节与PTC未并存HT组癌结节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等超声声像表现(P>0.05);PTC未并存HT组癌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伴微钙化,PTC并存HT组癌结节则表现为内部回声多样化伴微钙化为主、粗钙化占一定比例(P<0.01);PTC并存HT组癌结节血流较PTC未并存HT组并不丰富,主要表现为血流紊乱;与PTC未并存HT组相比,PTC并存HT组癌结节超声诊断准确率低[52.8%( 140/265)比75.0%(1409/1879) ](P< 0.01).PTC未并存HT组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符合率[ 84.0% (487/580)]高于PTC并存HT组[74.8% (7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HT病变基础上发现的低回声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楚、伴微钙化,应高度怀疑恶变可能;而对于高回声实性结节或粗钙化结节,亦应警惕恶性可能,应进一步观察周围回声及内部血流等特征,综合分析、判断其是否有恶变的可能,尽可能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高分辨率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进一步分析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特征.结...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征象,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最大直径≤1.0cm的甲状腺结节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PTMC的发生率与甲状腺结节单发或多发关系不大;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周边无声晕、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实性结节,内可见微小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内部血流信号为主。结论:超声对PTMC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并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37)和非转移组(n=87),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 (1)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54.05%、特异性为83.91%,准确性为75.0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78.38%,特异性为90.80%,准确性为87.10%,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1.89%,特异性为97.70%,准确性为95.97%,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采取任何一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P<0.05)。(2)转移组患者的弹性应变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取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是将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刘际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96,(3)
甲状腺乳头状癌59例诊断体会天津医院外科(300211)刘际文甲状腺乳头状癌(甲乳状癌)是形态学上分化较好、生物学行为生长缓慢的一种癌肿,诊治及预后非常乐观。其发病率较高,文献报道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60%~70%,早期临床无特异性,常被人忽略。现将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术前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2例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癌患者未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断,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3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1例未转移;对照组中40例发生淋巴结转移,6例未转移;观察组总诊断准确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其高准确度、经济、安全,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32例疑似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高频超声与CT检查,以细针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CT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PTC的价值.结果 132例疑似PTC患者,经细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CT与超声影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别实施超声影像、CT检查,并且采取手术病理诊断,对比其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分析,98例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状癌为91例,其余7例患者为其他疾病。超声影像诊断检查结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9例,其余9例患者为其他疾病;CT检查结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2例,其余16例患者为其他疾病。超声影像诊断检查后敏感度为96.70%(88/91)、特异度为85.71%(6/7)、准确度为96.94%(95/98);CT检查敏感度为86.81%(79/91)、特异度为57.14%(4/7)、准确度为84.69%(83/98);超声影像诊断结果明显优于CT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超声影像检测,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率,使临床诊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12)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和术后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60例术后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中,术前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诊断的准确率为95%(57/60)。且术前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的病理表现中,乳头结构出现86.7%(52/60),核的形态出现100%(60/60),胶原纤维出现91.7%(55/60)。结论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能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但存在局限性。特有的乳头结构,细胞核形态,胶原纤维是细针吸取组织制作细胞块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转移组(n=29)和无转移组(n=71)。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分析其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的结节数目、结节形态、结节回声、结节边界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结节直径≥5 mm、内部微钙化、侵及被膜占比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1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经病理检查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29例,无转移71例;经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28例,无转移72例。高频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00%。结论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曹晓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6):721-722
目的:探讨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HT伴PTC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34例患者,36个病灶,其中2个病灶未见明显结节,超声检查仅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内有散在分布的微钙化,余下的34个癌结节形态不规则26个,占76.5%,内部低回声30个,占88.2%,内部高回声4个,占11.8%,伴有微钙化19个,占55.9%,伴有粗大钙化8个,占23.5%,癌结节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走行方向杂乱25个,占73.5%,颈部淋巴结转移者4个,占11.8%。结论:分析HT合并PTC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HT背景下甲状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术前确诊3例,术中冰冻确诊48例,术后病理证实13例。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起病隐匿,不易诊断,常规检查不易发现,多数仍在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中被发现,应综合使用高频超声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方法来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本组46例患者中,37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3例行甲状腺大部单侧切除术,4例行双侧切除术,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经随访,1例同侧的气管部位出现局部复发症状,经再次手术后,患者治疗情况较佳。其余患者疗效均较好,均未见并发症。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勤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4,27(22):23-25
目的 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特征 ,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针吸细胞学特征。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特征有 :乳头状结构 91.11% (82 90 ) ;核内包涵体 85 .5 6 % (77 90 ) ;毛玻璃样核 6 7.78% (6 1 90 ) ;核沟 6 1.11% (5 5 90 ) ;多核巨细胞 5 6 .6 7% (5 1 90 ) ;砂粒体14 .4 4 % (13 90 )。结论 乳头状结构、核内包涵体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指征 ;毛玻璃样核、核沟、多核巨细胞、砂粒体等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中亦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价值,并分析其与PTC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03-01-2021-10-01上蔡重阳医院收治的12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EUS参数、TI-RADS评分单独及联合检查鉴别诊断PTC的效能。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129例患者分为PTC组(n=42)和良性结节组(n=87),比较2组CEUS参数和TI-RADS评分,并分析CEUS参数[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Peak)]、TI-RADS评分与PTC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以进一步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CEUS参数+TI-RADS评分检查灵敏度为95.24%,高于CEUS(64.29%)和TI-RADS评分(66.67%)单独检查,χ2=13.434,P=0.001;准确度为92.25%,高于CEUS(82.95%)和TI-RADS评分(82.95%)单独检查,χ2=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