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护理专业实习护生7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完成临床带教,出科前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成绩,评估目标教学法带教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带教,能增强实习护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技能熟练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目标教学法的运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度~2014年度50名神经内科实习带教护生作为实验组,给予目标教学式的临床护理带教,将同期50名神经外科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提高护生对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吴海燕 《现代养生》2014,(10):282-283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带教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0名护生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临床路径的带教法,对照组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法,对两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进行分析,调查分析两组护生对带教的老师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和满意程度(包括护生对带教老师以及患者对护生)都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结论:临床路径法用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临床带教可使护理带教的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床边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胃肠外科实习的某学校2014级-2016级的护生8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传统带教)与干预组(床边教学带教),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床边教学后,干预组护生的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及实习满意度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护生采用床边教学模式带教,可以显著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其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习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妇产科临床护理的教学路径,并且研究教学路径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建立妇产科临床护理的教学路径,将2013年-2014年的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46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2013年43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同时结合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议。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对教学路径有着较高的评价。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能够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质量,引导实习护生更好的完成实习,避免了传统带教的随意性和重复,促进带教护士与实习护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课程团队式教学模式的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与长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的2018级、2019级共54名“2+1+1”护理大三本科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医院选拔成立课程团队,对照组26人予常规教学法,观察组28人则予Seminar教学法,两组护生临床带教老师均为我院取得高校兼职教师资格的一线临床工作者,两组护生见习时间均相同。结果 两组护生期末考核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带教老师自我效能感随着课程团队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不断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01)。结论 基于课程团队式教学模式的Seminar教学法优于常规临床见习,可显著提高护生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等,有助于护生临床思维的建立与培养,同时还可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护生,研究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护生.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实习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考核成绩、实习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较好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带教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带教版在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名产科实习护生随机分组,对照观察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带教与传统方法带教的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成绩优良率分别为87.5%、81.81%和89.77%,对照组三项分别为71.25%、65%和71.25%;观察组护生实习结果满意度、对带教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6.59%、94.32%,对照组分别为83.75%、8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带教版在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利于护生短时间掌握产科专科特点并提高其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提高护生的实习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郭少丽 《现代医院》2012,12(5):124-125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妇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使临床护理带教规范化。方法将160名妇科实习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而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法带教。观察两组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实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明显提高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目标教学运用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及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到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8名女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护生行常规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行目标教学护理带教,对比两组护生出科综合成绩和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综合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t=3.732、6.862、6.715,P<0.05),且带教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5.400,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运用目标教学法可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护士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郑州市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122名护理专业学生纳入研究,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55名,2018年1月—2019年7月)及观察组(67名,2019年7月—2021年1月)。对照组护生采用带教教师讲解及操作示范等方式进行带教,观察组护生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带教,比较2组护生专业考核成绩、综合测评情况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在学习态度、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学习的知觉、对学术的知觉、对教学环境的知觉及对社交的知觉等方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生带教中,有助于促进护生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提高基层医院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在本医院外科实习的5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统计并分别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和试验组护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中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更能提高基层医院外科临床带教的学习质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与理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改进问题。方法:将2010级护生60名作为对照组,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指导临床实习。将2011级、2012级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总带教老师专人负责、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出科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操作能力、信息获取及接受能力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手术室护生的实习中,由专人带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更能使护生快速接受专科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在脊柱外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护理实习生120名,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式,分析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以及对带教方式的认可度。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带教方式的认可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带教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还能有效的提高实习生对带教方式的认可度,激发了实习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临床路径的带教方式值得在脊柱外科护理带教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在ICU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在我院ICU实习的27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模式,另将2018年在我院ICU实习的29例本科护生作为观察组,予以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优良率,综合能力与满意度情况。结果:(1)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个案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学习态度、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动手能力满意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采取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可有效提高ICU本科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护生的综合能力,为临床输送更好的人才,同时也提高了实习生对科室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临床路径引入到急诊教学中,探讨临床路径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大学城急诊实习的70名护生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急救应急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有助于提高急诊带教质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及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护生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兴趣及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目标教学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10例护生,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5例护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模式,总结归纳两组护生的最终带教效果.结果:经目标教学干预,观察组学习效果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考核成绩、学习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能帮助护生更好掌握临床眼科护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PBL联合循证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同级护理专科生64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2人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32人行PBL联合循证护理带教模式,比较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分组教学后,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生查阅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PBL联合循证护理对消化内科带教更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临床工作的知识和操作,培养其主动查阅资料并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情感激励方法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实习的76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情感激励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带教16周后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实践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生在理论知识水平、操作实践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三个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感激励法在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能够明显提升护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