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晨曦 《现代养生》2013,(24):30-30
中医流派是历史的产物,是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医界后人万分珍视。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金元大家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他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有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因刘氏家住河间,又称河间  相似文献   

2.
芍药汤     
[出处] 本方出自宋金时期刘完素所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刘完素,字守真,生于北宋大观初年,家居河北省河间县,故后人称之为刘河间。刘从小喜读书,因母病家贫求医不至,而失治病故,于是立志学医,成为一位造诣很深的民间医生。在中国医学史上,刘完素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其主要著作有河间三书。《保命集》为其一,刊行于公元1186年,是理论、临床  相似文献   

3.
浅析人体电磁辐射与中医基础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体电磁辐射是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可表征中医人体之气。基于这种观点诠释中医理论学说科学内涵:经络学说:人体电磁辐射场具有非局域相干性,在机体内发生干涉现象,其干涉聚束构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性的网络,在生物体表(相当半反射面)形成强弱相间的条纹(聚束)。它携带着相关脏器的生物信息,将机体内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藏象学说:人机体内电磁辐射形成的电磁场具有相干性,其量子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是机体内组织、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等信息通讯的非分子型信使。在生命运动的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体内量子是中医学脏腑网络调节的"气信息"。天人相应学说:地球生物生活生存于"时空电磁场"中,认为"时空电磁场"是所谓天地之"气","天人相应"是人体电磁场与时空电磁场的相互共振作用。辨证施治:中医证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相干叠加态,辨证施治是通过调整人机体电磁辐射场的相干叠加态达到人体恢复健康的治则。提出量子中医学概念:以中医学整体论和辩证维物论为指导思想,以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为理论基础,基于人体电磁辐射场表征中医人体之"气"的观点,运用微观状态的电磁辐射、光(量)子辐射、能量(热)等量子形式,研究阐释中医理论关于人的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运气学说与预防医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采用干支纪时、格局排列,以天干确立大运,以十二地支化气以定司天、在泉及左右四间气。依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推演出每年、每气、六十甲子气运变化规律及其对生存于天地气交之分的万物带来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的运气学说,有大量的气候、物候、病候的记...  相似文献   

5.
刘完素(约公元1120~1200年),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金代著名医学家、气功养生家。其出生地已无从考证,后居住于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故又称刘河间。刘完素一生潜心于医学、气功养生学之研究,开医学、气功之新风。他医技绝伦,以医名世,著作甚丰,时人奉为"神医"。著有《素问玄机原病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养生有很多学说,如肾气学说、脾胃学说、情志学说、阴阳平衡学说等。其中脾胃学说认为,养生首先要保养脾胃之气,特别是先天不足者。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意思是说,长寿要有先天因素,但先天不足者  相似文献   

7.
正吕曰:"还丹既已知矣,所谓炼形之理,可得闻乎?"钟曰:"人之生也,形与神为表里。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形中之精以生气,气以生神。液中生气,气中生液,乃形中之子母也。水以生木,木以生火,火以生土,土以生金,金以生水。气传子母而液行夫妇,乃形中之阴阳也。水化为液,液化为血,血化为津,以阴得阳而生也。若以阴阳失宜,则涕、泪、涎、汗横出,而阴失  相似文献   

8.
魏嘉勤 《中国校医》2002,16(6):544-545
《素问·经脉别论》说 :“食气入胃 ,淫气于筋。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 ,行气于府 ,府精神明 ,留于藏 ,气归于权衡 ,权衡以平 ,气口成寸 ,以决死生。”1 关于府的解释古代医家解释大约有二 :一谓气海 ,位在膻中 ;二谓六腑。近代有谓心包络 ,有谓气海 ,有谓宗气。笔者愚见 ,“府”即“心”。根据原文 ,血液循环过程。为 :心 (浊气归心 )→脉 (淫精于脉 )→经 (脉气流经 )→肺 (经气归于肺 )→皮毛 (肺朝百脉 )→府 (毛脉合精 )。从“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到“毛脉合精 ,行气…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医学发展经过了盛唐时的辉煌成就和宋代的普及之后,形成了很多学术派别。各派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独步当世的应属"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他们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同的学术主张。刘完素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世称刘河间,是金代声名显赫的医家。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因病三次请医未至而不幸病逝,这坚定了他  相似文献   

10.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北河间县人,又称刘河间。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消论》等书。重视《内经》理论,并有所发挥。根据当时疾病流行,提出火热为导致多种证候的原因,总结了热性病的治疗原则,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疗法,后世称他为寒凉派的倡导者,并为明清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刘完素注重养生,获享遐龄,这与他深谙养生之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阐述"气血学说"理论和老年脑病的概念,介绍"气血学说"与老年脑病的相互关系,通过"气血学说"认识老年脑病气血不足、气血不畅的病因病机,并根据"气血学说"理论指导老年脑病的中医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习惯性便秘,指粪便在肠管内通过缓慢,运行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硬结,排出困难等。中医认为,习惯性便秘的发病机理主要为"燥"和"滞"。"燥"指大肠泽乏,肠道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即无水舟停。"滞"指大肠气机郁滞,传送无力,以致秘结不通。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谓:"诸涩枯涸,干劲皴揭,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常说"入夏无病三分虚",那么,入夏"虚"的到底是什么呢?《内经》曰:"人生于天,命悬于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大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黄帝内经》),人体与自然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们才得以生存。正因为人体气机与自然界的气机息息相关,所以才形成了中医的"天人合一"学说。自然界气候、时令、时辰、昼夜的变化以及环境、湿度、温度等,都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晨曦 《现代养生》2014,(10):29-29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医学家。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刘完素(公元1120--1200年)亦称刘河间,是宋金医学界最早敢于创新并且影响较大的一位医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论方》十五卷。他创造性地发挥了《内经》  相似文献   

15.
正吕曰:"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未敢闻命。所谓还丹者,何也?"钟曰:"所谓丹者,非色也,红黄不可以致之。所谓丹者,非也,甘和不可以合之。丹乃丹田也。丹田有三:上田神会、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丹。奉道之士莫不有  相似文献   

16.
韩德承 《长寿》2016,(4):48-49
刘纯是中医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的九世孙,明朝太医。他健康而高寿,享年126岁。他历经60多年的实践,落实"治未病"的理论,总结出预防疾病的养生十大要诀。他在《短命条辨》里说:"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夫正气衰者有三:过饱,气恼,不劳。故尔养生者以十条克之。"他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下面分述之。1."晨起胃气最弱,故尔饮水以激胃气,此为养生  相似文献   

17.
朱震亨学医     
程门立雪 罗知悌师从江南高僧荆山浮屠,是史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的再传弟子.他也旁通金元四大家中另外两位张子和、李东垣的学说,应该是当时的医学集大成者. 朱震亨在听说了罗知悌的学识后,立刻决定,就跟这位高人学了.朱震亨来到罗知悌的宅门前,请门人通报.回答很干脆:不见.  相似文献   

18.
前几讲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和神等,还有一个学说,就是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和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一样,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特别是针灸、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8岁,以"腹痛、发热"急诊入院,查体全腹压痛,发热,最高可达38.5℃,既往有多次住院病史,下肢静脉血栓。胸部CT:双肺多发片状及团片状高密度影,局部可见多发空洞及气液平面。盆腔CT:膀胱壁内见气体影,膀胱内见气液平面,盆腔内周围脂肪密度增高。病理: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讨论:鲍氏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人体皮  相似文献   

20.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此即后世所谓"肺脏苦欲补泻"理论.《内经》肺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肺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