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玲  乔芳 《中国保健》2005,13(14):64-65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效果.方法5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神经妥乐平针7.2u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2周;再予神经妥乐平片,2片(每片含4u),每日2次口服,共4周.对照组28例,予脉络宁2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4周;两组均予B族维生素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疼痛、麻木及乏力治疗后明显改善,有效率达86.95%、86.36%、8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治疗后均有一定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妥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与单用甲钴胺治疗DPN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口服甲钴胺片0.5 mg,羟苯磺酸钙0.5 g,每天3次,连续8周;对照组(n=42)单独服甲钴胺片0.5 mg,每天3次,连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甲钴胺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4.
李颖  罗光明  肖雄斌  张晓华  黄蕾  余燕湘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44-1145,1157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VitB10.1 mg、Vit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增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也比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效果。方法将1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使用传统方法治疗,即应用弥可保500 ug/次和维生素B110 mg/d、维生素B120.5 mg/d药物治疗;治疗组5例血糖控制在空腹6.0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以下水平后口服糖脉通片。结果对照组弥可保加维生素B110 mg/d、维生素B120.5 mg/d,应用7~15 d内无1例袜套、手套式感觉减退感觉及下肢力弱和疼痛感觉完全恢复正常,显效者占18%,有效者占55%,无效或微效者占27%。治疗组给予糖脉通片5~10d后显效者占80%,有效者占2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Ⅱ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的部位不同,但均以麻木或疼痛为主.目前认为高血糖可致血液粘度增高,可影响微循环灌注和供养.棓丙酯注射液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粘度、疏通血循环的作用.近几年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起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故从2008年至2011年间,我院用其治疗40例Ⅱ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重娟 《职业与健康》2002,18(2):132-13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常见为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表示一种以上周围神经受损,且以感觉缺失为主,起始于远端且分布不规则,为“手套、袜套样”,提示轴突最长的神经元最易受损。 Unger等人观察了链脲佐菌素糖尿病(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mellitus,STZDM)大鼠24周腓肠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与面积以及由此计算出来的纤维密度、髓鞘面积、轴/髓之比。发现纤维横切面积下降,主要源于髓鞘横切面积下降,而糖尿病与健康动物的轴突管径资料相似,提示有髓鞘轴突在长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NP)中受影响,且主要改变在髓鞘而非轴突。纤维密度在糖尿病中增高,归因于纤维皱缩。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th factor,NGF)治疗12周后纤维和髓鞘横切面积明显改善,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NGF  相似文献   

8.
伍国维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105-2106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结合中药封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下肢型患者分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糖尿病专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空气波压力结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采用空气波压力结合中药封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病变的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3%(P<0.01);治疗组经治疗后腓神经传导速度(45.6±1.8)m/s,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9.6±1.6)m/s(P<0.01)。结论空气波压力结合中药封包治疗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关症状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DPN)与糖尿病控制的相关性,为制定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50例确诊的DPN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按1:1配比选择对照进行病例一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肥胖、家族史、合并高血压、吸烟、饮酒、焦虑、病程、餐后2h血糖及体育活动与发病相关;经多因素分析,合并高血压(OR=1.6)、焦虑(OR=1.37)、病程(OR=1.44)及餐后2h血糖(OR=1.62)最终进入模型。结论 合并高血压、焦虑、病程长及餐后2h血糖异常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胡光环 《现代保健》2011,(10):36-37
目的 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辛酸450 mg静脉滴注,1次/d,共3周.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是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职业中毒。正己烷主要用做溶剂,用于配制粘胶以粘合鞋革、箱包。正己烷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我院2003年收治4例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今糖尿病患者呈增长的趋势,周围神经病变(DPN)为此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其对患者的影响也比较大。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可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是临床比较可靠的诊断依据。2009年——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糖尿病200例所有患者均经美国尼高力公司VLASYS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明确诊断为此并发症,现笔者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84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研究认为α-硫辛酸能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注射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硫辛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1.0mL,2组均治疗30d,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采用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双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硫辛酸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3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托吡酯小剂量(75mg/d)组及大剂量(150mg/d)组,疗程6周。对不同剂量托吡酯在缓解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慢性疼痛的疗效、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VAS-P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疼痛缓解量表评分(VAS-PR)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VAS-P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VAS-PR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VAS-PI评分、VAS-P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明显的疗效,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3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托吡酯小剂量(75mg/d)组及大剂量(150mg/d)组,疗程6周。对不同剂量托吡酯在缓解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慢性疼痛的疗效、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VAS-P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疼痛缓解量表评分(VAS-PR)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VAS-P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VAS-PR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VAS-PI评分、VAS-P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明显的疗效,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美国40岁以上的DM患者中DPN患病率达32.7%,并随DM病程增加而显著增高。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是一个隐匿、渐进的过程,症状一旦出现则治疗极为困难。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糖尿病慢性外周神经病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慢性外周神经病性疼痛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慢性外周神经病性疼痛患者的过程中,给予针灸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2例职业性慢性砷中毒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与发砷含量之间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72例职业性砷中毒病例中,临床表现以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为主;发砷含量与神经传导速度之间呈负相关;与神经末端潜伏期呈正相关;不同发砷组别中发砷值越高,外周神经损害程度越明显。结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周围神经病,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潜伏期延长为主要改变,损害程度与发砷含量有明显相关,提示砷在体内的蓄积程度与周围神经损害呈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硫辛酸单药治疗)和观察组(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各3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7.69±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CSS评分(6.12±0.76)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1.09,13.85;P<0.05)。结论:应用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风险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