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注射剂输液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总结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部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中药注射剂输液治疗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 :患者的体质、年龄、存在药物过敏史,护理人员并没有严格根据中药注射剂使用规范用药、中药注射剂输注时没有做到现配现用、没有严格根据中药注射剂使用说明规范应用溶媒以及输注速度太快等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注射剂输液出现不良反应和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实际应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规范的临床使用操作流程操作,形成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密切监护中药注射剂输注过程,有效减少中药注射剂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小儿静脉输液能使药物达到快速、高效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新药临床使用的增多,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轻微的输液反应一般对病人不产生影响,严重的输液反应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而且可能造成急性脑水肿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或终生残疾,是儿科常见的医源性急诊之一。  相似文献   

3.
接华 《工企医刊》2005,18(5):37-38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疚病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是医源性不良反应。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较多,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又使其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变异性。为能多环节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我院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情况,对输液反应发生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输液诊治的80例儿童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方法进行门诊输液治疗,分析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效的应用措施;而实验组的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完善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采用完善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护理内容和方法,提高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所在医院门诊2015年2月——2016年3月60例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指出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方法。结果:本组60例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发热、静脉炎、过敏反应、疼痛、胃肠道反应,其中疼痛反应所占比例(53.33%)最高,与其他反应类型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使用的静脉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消化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为充分预防、减少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规范,充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4)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以急诊方式就诊的12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对于对照组中的60例儿科患者采用常规急诊输液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中的60例儿科患者在采用常规急诊输液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于两个小组患儿的输液配合度和穿刺成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输液配合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高达93.33%,同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效率,同时还能使得输液穿刺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对于促进患儿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对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儿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优质护理服务及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中出现的输液反应,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尽量减少或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进入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28例,记录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的输液反应,各种输液反应所占的比例,及时找到对应的护理方案,解决输液反应,评价解决方案的效果.结果:研究发现,输液反应表现不一,典型症状有头晕,恶心,心悸,寒颤,身体发热,浑身瘙痒等,其中浑身瘙痒,心悸所占比例较大,明显多于其他输液反应.结论:患者的性命和医护工作者息息相关,作为医护工作者,应时时刻刻提高警惕,关心患者的住院情况,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输液反应,因为输液时直接把药物输入静脉,进行全身血液循环,一旦出错,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关注患者输液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找到对应的护理方法,及时解决可以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9.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是医源性不良反应。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较多,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又使其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变异性。为了能多环节控制和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我院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情况,对输液反应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武建东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93-3193
在静脉输液时由于输液速度的不同会对患者出现不同的反应,有些注射液在较快的输液速度下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现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静脉输液速度对静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长期的临床护理经验发现在超过33滴每分钟的速度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会有部分患者出现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当滴速越快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且程度也越严重,因此应当在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将滴速控制在26滴每分钟为宜,患者既能接受输液的时间也不会过多引起不良反应,尽量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特点,总结循证护理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例SAA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循证护理方法分析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SAA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实施.结果:在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头痛、味觉改变、恶心、呕吐、咽痛、口腔溃疡等.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并有效实施,SAA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方法分析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SAA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相关问题,总结合理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防治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在临床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如发冷、寒战、发热等.出现输液反应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死亡等情况.根据以往经验,输液反应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是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儿静脉输液能使药物达到快速、高效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小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但输液反应时有发生,轻微的输液反应一般对病人不产生影响,严重的输液反应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而且可能造成急性肺水肿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或终生残疾。静脉输液反应是儿科临床抢救的重要急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影响儿童输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探讨提升儿童输液安全性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预设调查方案,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 542例0~7岁患儿出现的输液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构成及累及器官,总结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特点。制定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可能因素调查方案,跟踪收集测评所有静脉输液患儿的可能相关因素。按照是否出现静脉输液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04例)和对照组(1 338例),分析可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分析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3%,其中发热137例、循环负荷过重39例、静脉炎24例、空气栓塞4例,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其次为呼吸系统;可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有:药物类型、药物配置时间、抗生素皮试、配伍禁忌、遵医用药间隔时间、药物质量、输液器材、输液速度、输液环境、输液季节、患儿性别、患儿年龄(P0.05);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抗生素、药物配置时间≥30 min、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女性患儿、免疫相关性疾病患儿为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结论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用药物、输液方案执行情况及患儿自身情况是影响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加强儿童静脉输液风险的评估,合理制定静脉输液方案,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护理相关规程,降低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儿童静脉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总称为输液反应。由于静脉输液具有高效、速效、可控制给药的特点,近年来静脉输液的使用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由此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频频发生,轻者可增加患者的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对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98例肿瘤患者,分析出现PICC感染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8例患者出现PICC感染9例,感染发生率9.18%(9/98),其中局部感染、菌血症、静脉炎分别为4例、3例、2例。感染因素分析,导管留置时间、输液种类与躯体状态均为PICC主要感染因素。结论:肿瘤患者PICC管留置期间,出现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如导管留置时间、输液种类以及患者躯体状态等,需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控制置管下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6月1日—8月31日普外科静脉输液的7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出现静脉输液外渗,将患者划分为外渗组、无外渗组,统计两组输液相关护理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7例患者中,54例发生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7. 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动、对药物适度加热是静脉输液外渗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普外科应根据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保患儿的输液安全,提高儿科门诊输液的管理质量。方法对2013年6月至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如: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保持输液大厅空气清新、环境清洁、定时消毒、加强门诊医护人员的培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患儿输液安全,无不良事件发生,家长无投诉。结论加强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地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投诉,减少医患纠纷,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欢 《现代养生》2014,(22):171-171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72例,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情况变化、引流管的量、性、颜色变化的监测。如出现并发症,则采取相应护理治疗,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给予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一、二级护理。结果: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出现了6例并发症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或减少腹腔镜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20.
胡月芝  曹青 《工企医刊》2004,17(4):58-59
输液反应是临床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甚至危及生命。现就我院发生的14例输液反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