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梁萍  方华盛 《现代保健》2009,(21):12-13
目的研究气钡双重造影数字图像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的早期贲门癌,均采用800mA遥控透视数字胃肠机,实时采集贲门区多部位图像。结果首次数字化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早期贲门癌11例,漏诊2例,误诊2例。结论多体位数字化气钡双重造影图像能提高贲门区病灶的显示率,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X线气钡双重造影在诊断上消化道肿瘤中的价值.方法以电子胃镜及病理确诊为对照,分析X线气钡双重造影误漏诊的规律及部位特点.结果27例胃癌和29例食管癌确诊前曾经接受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6例胃窦癌(6/12)、2例胃底贲门癌(2/14)、3例食管癌(3/25)误诊为非肿瘤;拟诊的19例胃癌中,晚期进展期早期为5131,误漏诊的分别为251;拟诊的22例食管癌中,晚期进展期早期为3123,漏诊的分别为201,单纯胃镜检查的分别为5191;单纯胃镜检查的食管癌中,分别为6167;同期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出现2例食管癌假阳性.结论胃镜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胃和食管肿瘤的可靠手段;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肿瘤假阴性较多,也有假阳性,没有确诊价值,也没有排除诊断的价值;胃窦部肿瘤最易误漏诊,其次是胃底贲门及食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结果 40例早期胃癌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检出率为87.5%.隆起型和凹陷型检出率高;浅表型X线不易显示,需仔细多体位观察,并结合胃镜才能作出诊断.结论 气钡双对比造影及多轴位、多角度观察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双对比造影对胃窦部慢性炎症与慢性炎症合并癌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20例慢性胃窦炎的X线表现.结果单纯慢性胃窦炎14例,合并癌变5例,病变侵及胃体未癌变1例.结论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慢性胃窦炎及其癌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X线双对比造影对胃窦部慢性炎症与慢性炎症合并癌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20例慢性胃窦炎的X线表现。结果 单纯慢性胃窦炎14例,合并癌变5例,病变侵及胃体未癌变1例。结论 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慢性胃窦炎及其癌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廖翔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56-1257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分析。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23例,给予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观察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结果病变部位:胃体部7例,胃底部5例,胃角部2,胃窦部9例,23例癌灶部位均为单发。病灶大小:直径1-20mm有6例,超过20mm有17例,最大直径63mm。病灶类型:Ⅰ型2例,Ⅱa型5例,Ⅱb型4例,Ⅱc型2例,Ⅲ型5例,Ⅱa+Ⅱc型2例,Ⅱc+Ⅲ型3例。组织学类型:管状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7例,印绒细胞癌6例,类癌1例。X线表现:息肉样隆起状肿物、平坦病变区呈现浅表龛影、腔内凹陷龛影、贲门区结节状肿物、胃小区病变破坏。病变深度:病变侵犯黏膜层6例,黏膜下层17例,无淋巴结转移。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分析诊断出黏膜癌4例,符合率66.67%;黏膜下层癌10例,符合率58.82%。结论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早期胃癌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低张追加气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在早期贲门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早期贲门癌的低张追加气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资料。结果54例早期贲门癌,经低张追加气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49例显示异常,5例显示正常。阳性率90.7%。结论低张追加气量气钡双重造影具有诊断率高、方便易行的优点。应做为早期贲门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车鸣  王艳  王雯  王明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4):542-542,543
目的;探讨胃底憩室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2例胃底憩室的X线表现,并进行动态观察及追踪检查。结果:此病76%发生于贲门下方,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约2~3cm,边缘光滑,大憩室可见气、钡、液三层影像。结论:本病较少见。憩室内食物潴留等因素可影响诊断,低张胃造影及多轴位观察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糜烂性胃炎X线表现,提高诊断糜烂性胃炎的能力。方法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X线征象典型糜烂性胃炎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请实。结果病变发生于胃窦11例,胃体3例。弥漫性1例。病变呈痘疮样糜烂13例,息肉样隆起2例。病变多发14例,单发1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糜烂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经X线胃精细钡餐造影的鉴别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的胃癌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前进行X线胃精细钡餐造影,将造影与病理检查报告对比。结果: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X线检出率为87.78%,误诊2例,漏诊7例;79例确诊患者中,60例溃疡型,12例蕈伞型,8例肿块型,与病理结果对照,10例误诊、漏诊患者。结论:给予胃癌患者采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诊断,其检出率明显提高,有利于胃癌的检出和进行及早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食道癌的价值。方法45例均行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全部经过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结果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判断有无食道癌符合率为9313%,胃镜为97.7%;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判断癌变部位的符合率为97.7%,胃镜为95.5%;判断癌变部位长度,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符合率为95.5%,胃镜为87.7%,但胃镜难以判断梗阻长度。结论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更适合于诊断食道癌的癌变部位的长度,定性以及易操作性上均优于胃镜检查,是检查食道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结肠癌患者术前的结肠造影及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X线诊断符合率94%;螺旋CT诊断符合率100%,腔外侵犯符合率60%,淋巴结转移检出符合率69%,肝脏及肺部等远处转移符合率100%。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为结肠癌筛查中的首选方法。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能为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判断预后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结肠癌患者术前的结肠造影及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X线诊断符合率94%;螺旋CT诊断符合率100%,腔外侵犯符合率60%,淋巴结转移检出符合率69%,肝脏及肺部等远处转移符合率100%。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为结肠癌筛查中的首选方法。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能为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判断预后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纤维胃镜技术开展以前,X线钡餐是临床诊断胃溃疡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临床上对胃溃疡的诊断越来越倚重于胃镜,并且大有取代钡剂造影的趋势。本文对我院56例同时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纤维胃镜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胃溃疡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890例上消化道X线造影(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和X线检查前临床诊断对照分析,探讨人体接受X线照射后可能产生的确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提出只有实现放射检查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才能更好的利用放射检查,保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贲门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癌.据统计在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中贲门癌战友1/3,胃癌发生在贲门的次于胃窦区和胃小弯区,在残胃胃癌的病例中也有位在贲门的。贲门癌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X线检查帮助甚大。为了早期发展贲门癌并提高贲门癌的X线诊断准确性,现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X线检查结果。方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患者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经检查球部溃疡0.1 cm 22例,霜斑样溃疡8例。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X线征象明确,诊断肯定。X线尚不容易显示出龛影,故钡剂造影未发现龛影,不能轻易排除溃疡的存在;而有些球部溃疡虽未发现龛影,但有明确球部变形,溃疡诊断仍可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的X线表现以及临床鉴别诊断。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经手术证实为结肠癌的52例患者,在手术前对其进行X线检查,总结其X线诊断要点以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结果:16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在盲肠升结肠,12例在直肠,6例在乙状结肠,6例在降结肠,12例在直肠,病变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患者均同时进行肠镜检查。结肠癌患者的X表现较为复发多变,依据肿瘤生长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及混合型。结论: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中结肠癌即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X线的气钡双重造影在诊断结肠癌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的X线表现,提高X线检出及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多功能数字X线机及胃精细法钡气造影对32例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且全部病例由胃镜活检和(或)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 32例患者中24例X线做出癌或可疑癌的诊断,6例报告为糜烂性胃炎、良性小溃疡,2例漏诊,病灶检出率93.75%。结论 X线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仍有漏诊,必要时做胃镜并病理组织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胃癌的X线检出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詹强  陈仕勇 《工企医刊》2005,18(6):16-1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腺癌的X线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X线诊断水平。方法:本组10例均行十二指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同时均行十二指肠内窥镜检查。结果:8例手术切除,2例内窥镜活检证实。本组病例X线造影检查全部发现病变。结论:十二指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病变的首选方法。当X线征象不典型尤其早期病变,应结合内窥镜进行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