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细粮相比,粗粮的最大优点是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实际上,粗粮是人体所需膳食纤维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目前城市居民饮食结构中最大的缺陷之一。 相似文献
2.
隆冬季节,草木凋零,天寒地冻,自然界万物封藏,人体阳气潜藏于内,新陈代谢也相应地出现规律性走低。如何在冬季养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健康话题。 相似文献
4.
《礼记》说:“北方为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在民间素有“秋补”习俗。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忌无病乱补、忌多多益善、忌以药代食。 相似文献
8.
根据本人生活实践中的体会,在饮食养生上念好“双十”经,有宜身体健康。“双十”经即“十宜、十不食”。“十宜”是:饮食品种,宜素少荤;饮食质量上,宜鲜忌陈;饮食数量上,宜少忌多;烹调方法,宜软忌硬;饮食味道,宜淡忌咸;饮食温度,宜温忌冷;食用饮料,宜茶忌酒;咀嚼,宜细忌粗;进食,宜静忌说笑;晚餐,宜少忌多。“十不食”:即不食发霉食物;不食腐败鱼肉;不食过夜饭菜;不食变色食物;不食夹生焦饭;不食逆时蔬菜;不食烹调禁忌的果菜;不食腐烂的水果;不食市上卖的熟肉;不食不达指标的饮料。念好“双十”养生经@赵志伟… 相似文献
9.
平素喜爱读古诗词,发现诗中有不少关于健康养生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细细品读,感觉可借鉴效仿。 相似文献
10.
丘吉尔曾两任英国首相,并在二战期间以65岁高龄临危受命,成为英国战时首相兼三军最高统帅,肩负领导整个英国与德国法西斯进行殊死斗争的重任,成为反法西斯阵营的三巨头之一.他是战争中的传奇英雄,是安邦治国的政治家,是辩才无碍的演说家,是著作等身的作家,他还是现代政治家中的长寿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篇佳句,其中,亦不乏对健康有益的养生诗。闲暇无事,吟诵古代诗人的养生诗,对颐养天年、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淡泊名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修身养性,是长寿的良方。东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一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合,物与心融,妙不可言。 心胸开阔,旷达乐观,是延年益寿的要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生逢乱世,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与几位老人闲聊,话题是当一个人步入桑榆之年时该如何善待自己,珍重自己。对此,大家你言我语,各抒己见。其中有位老人在发表一通议论后,饶有兴致地念出了颇有新意的顺口溜:"有钱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一生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道光22年10月,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刚恶柔恶,各有所偏,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终身在此处克治。”曾国藩是一个能举一反三的人,唐… 相似文献
15.
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才华横溢,精通诗词书画,被后人誉为"五绝才子",名贯古今。其实,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诗绝句,还有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今年86岁了,身体健康,邻居们都夸他身体好。在与父亲的接触中,我注意观察他的养生习惯,总结了一些养生经。 相似文献
17.
年近55岁的杨丽萍身着一袭白裙,配以孔雀艺术头饰,所行之处、坐立之时无不腰背挺拔,肩臂耸阔,风姿绰约依然,谈话间流露出来的真诚、灵性,散发着和她的舞蹈艺术一样浓郁的美的气息.让我们听听她的身心柔韧经.说起自己的舞蹈梦想,她坦言一个优秀的舞者,需要用身体和灵魂去跳舞.柔韧的身姿是基础,坚韧的灵魂是保证.舞姿的完美必须要有足够柔韧的身体,而舞蹈艺术的不断探索、创造则需要一颗十分坚韧的内心.这样的身心强韧,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是我国古代对养生很有研究的一位文学家。他在许多文章中记载了自己的养生经验。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依然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苏东坡先生的养生之道,却少为人知晓。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曾遭遇到众多的磨难,但却能够随遇而安,一生始终保持着豁达、开朗的性情。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都能进行自我调理,顺随事态的发展。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乞儿。”充分显露出其豁达大度,随物沉浮的品性。苏东坡先生正是有这样一种健康的心态,因而至老仍身强体健,面色红润,才思敏捷。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