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有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而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益肾活血祛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肾衰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活血祛瘀方,疗程为1个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5.26%明显高于对照组4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肾活血祛瘀方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急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8.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FPG、2hPG、HbAlc)、血脂指标(TC、TG、HDL-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法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和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与对照组的6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的疗效,中西医结合能较好的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有效率为85.2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对改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情具有促进作用,且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临床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7 %高于对照组的84.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患者的血糖、血脂均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后的两组患者比较中,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下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生存质量更高;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
  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更明显,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明显由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与DB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 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与2h PG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明显改善相关的临床症状。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体质问题,并发症和基础疾病较多,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血糖的同时也对患者进行了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养阴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脑梗死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养阴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BG水平、血脂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BG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FBG水平对照组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G、TC、HDL-C、LDL-C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显著较高(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较单纯性西药治疗更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一贯煎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共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抵抗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TC、TG、HDL-C、ALT及AST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MA-IR均较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HOMA-I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的对照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一贯煎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自拟痰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及梅州铁炉桥医院门诊、急诊收治的90例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纯西药治疗,B组给予纯中药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糖、血脂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结果:A、B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低于C组(P 0.05),A、B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三组中医症状积分、血糖、血脂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血糖、血脂指标、神经传导速度较A、B两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痰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血糖、血脂、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卡菌苗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西药抗结核及中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灭菌用水混合微卡菌苗进行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范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均有显著性的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卡菌苗具有抗痨杀菌的功能,能够显著增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为78.5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8,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6,4.85,6.21;P0.05);观察组肾功能相关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t=11.73,9.98,2.47,7.38;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李彬  高建国 《河南中医》2014,(7):1323-132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降血糖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抑制胃酸及胰酶分泌治疗急性胰腺炎.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相应指标恢复时间、血糖控制情况及不同周期的治疗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