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我院9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的平均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宫缩乏力、盆腔粘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软产道裂伤发生率、胎盘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盆腔粘连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宫缩乏力、盆腔粘连,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在我院接受检查、护理、分娩的578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术前查体排除凶险性前置胎盘。578例产妇在术中、术后存在产后出血的产妇有46例,其中严重晚期产后出血4例,均转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其余42例产妇在我院接受治疗。观察42例产妇术中、术后出血量、出血原因以及产妇转归结果。出血原因有胎盘原因、宫缩乏力、切口裂开。结果:胎盘原因导致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均显著多于其他两种原因,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原因导致出血经治疗后切除子宫产妇1例,18例产妇接受保守治疗。宫缩乏力导致出血经治疗后切除子宫产妇1例,保守治疗12例。切口延伸裂开导致出血产妇7例,临产后不完全切口裂开3例,均接受保守治疗。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中胎盘原因是导致大量出血、出血后高危的主要因素,临床中需要做好及时诊断与处理,降低再次剖宫产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孕栓用于预防和治疗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使用价值,以期为卡孕栓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组的方法将700例再次妊娠后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分为卡孕栓组471例和对照组229例,卡孕栓组在剖宫产术后阴道探查后立即予卡孕栓1 mg直肠给药,对照组未使用卡孕栓。结果卡孕栓组产妇术后2 h内出血量(76.72±32.52)ml,对照组产妇术后2 h内出血量(101.40±50.18)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孕栓组产妇术后2~24 h出血量(127.73±93.86)ml,对照组产妇术后2~24 h出血量(187.99±109.48)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孕栓组产妇术后血红蛋白(Hb)浓度降低量(6.92±8.23)g/L,对照组产妇术后Hb浓度降低量(9.08±8.68)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孕栓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术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的因素及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的22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23例产妇中产后出血19例(8.52%).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11例(57.89%),腹腔粘连4例(21.05%),胎盘因素3例(15.79%),软产道损伤1例(5.26%).结论 重视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出血情况。方法对2013年1—12月再次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行剖宫产的非瘢痕子宫产妇3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至术毕时间、剖宫产总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为剖宫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严重者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生命。  相似文献   

6.
鄂志梅  田玉杰  徐颖 《中国保健》2009,(18):751-75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和处理方法。方法:将8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与同期80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瘢痕子宫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别为(58&#177;3.5)min、(389&#177;55)ml、(7.5&#177;1.8)min;非瘢痕子宫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别为(35&#177;2.2)min、(291&#177;39)ml、(2.9&#177;1.5)min。瘢痕子宫组手术时间和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均长于非瘢痕子宫组,术中出血量也大于非瘢痕子宫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手术风险大,出血量大,手术时间较长,应正确把握好手术指征,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特征,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4 397例中随机选取100例再次剖宫产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行阴道分娩的10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剖宫产指征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照组依据阴道分娩指征行阴道分娩。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总发生率发生情况;比较新生儿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生产时出血量(420.5±18.5)ml,高于对照组的(209.2±15.3)ml,产后出血量(480.3±27.4)ml,高于对照组的(304.9±17.2)ml,观察组住院时间(7.6±1.2)d,多于对照组的(4.3±0.8)d,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55.9±16.1)h,多于对照组(40.5±12.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湿肺率(14.0%)高于对照组(3.7%),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29.0%)高于对照组(1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分娩生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多,住院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长,手术风险高,新生儿湿肺率高,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高。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选择阴道分娩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莱芜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100名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10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包括子宫破裂情况,胎盘情况以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为17.00%,不完全子宫破裂11.00%,完全子宫破裂1.00%。对照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为2.00%,不完全子宫破裂1.00%,无完全子宫破裂。观察组先兆子宫破裂和不完全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13.00%,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2.00%,胎盘粘连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00%,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00%,胎盘粘连发生率为1.00%。观察组胎盘植入、前置胎盘以及胎盘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相比,危险性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初产妇应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进行二次剖宫产产妇与非瘢痕子宫进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状态及产后结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剖宫产产妇160例,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产妇76例为实验组,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产妇84例为对照组,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0.33±5.93)min,远高于对照组产妇的(52.61±8.35)min;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恶露持续时间为(50.64±13.83)d,长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为(258.32±71.32)ml,术后出血量为(427.16±11.89)ml,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出现产后并发症的几率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原因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二次剖宫产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因此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并给予孕妇更合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提取缩宫素单用与生物提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自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92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生物提取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生物提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前后血红蛋白水平(Hb)、脉搏频率、产后2 h、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剖宫产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脉搏频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剖宫产后,两组患者的脉搏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采用生物提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进行产后出血防治,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其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来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100例及同期时间来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前者作为研究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恶露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恶露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存在较高的风险,因此,临床医生应给予产妇更合适的分娩建议,降低危险系数,保障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降低产后出血率临床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降低产后出血率临床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病例512例临床资料。结果:10年间虽因多种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上升,而产后出血率呈逐年下降,P<0.01,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比较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所发生的产后出血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高剖宫产技术及采取防止产后出血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将2007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82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41例瘢痕子宫后再次妊娠产妇为A组;41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为B组。两组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对两组产妇的发热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产后发热38例(92.7%),新生儿窒息9例(22.0%);B组产后发热6例(14.6%),新生儿窒息1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出现发热及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可能性更高,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英花  韩素慧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12-35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单胎剖宫产数为2392例,其中134例为再次剖宫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再次剖宫产组的盆腹腔粘连率、子宫破裂率、前置胎盘率、胎盘植入率、宫缩乏力率、产后出血率分别为41.04%、8.21%、10.45%、3.73%、2.99%、2.99%,均比初次剖宫产组显著升高(前5项P<0.01,最后一项P<0.05);有2例子宫切除均为再次剖宫产者。②术后间隔时间≤2年的发生子宫破裂率明显高于间隔时间>2年的(P=0.01)。③再次剖宫产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平均时间、总手术平均时间分别比初次剖宫产组延长4.82、9.69min(P<0.01)。结论:再次剖宫产易发生盆腹腔粘连、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使手术难度加大、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切除子宫,故应降低剖宫产率,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73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 454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并比较两组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构成,术中及术后情况,并比较不同手术切口及不同手术间隔时间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其总手术时间、分娩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盆腹腔的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和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横切口组盆腹腔粘连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纵切口组(P<0.05),而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剖宫产术后与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3年者较间隔>3年者更易发生子宫破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者高,临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产妇加强宣教,鼓励产妇选择阴道分娩,进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对孕妇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孕产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孕妇180例(观察组)和同期首次妊娠分娩孕妇120例(对照组),分析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选剖宫产率(60%)较阴道试产(40%)高(P0.05);剖宫产后阴道出血量(320.6±12.1ml)高于阴道试产者(181.1±6.6ml),新生儿Apgar评分(7.1±1.7分)低于阴道试产者(9.0±2.0分)(P0.05),阴道试产成功率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81.1±6.6ml)、子宫切除率(8.3%)高于对照组(103.2±4.4ml、0.0%),剖宫产后出血(13.9%)、切口感染(16.7%)、盆腔粘连(14.8%)、子宫切除(6.5%)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者(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孕妇分娩结局与无瘢痕缺损孕妇相当,如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可鼓励孕妇选择阴道试产,对改善妊娠结局及降低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3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20U加乳酸钠林格液500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38%,与对照组1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剖宫产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造成孕产妇子宫切除永久性的伤害乃至危及生命.本院近2年为了预防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常规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其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产科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对本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176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76例,其中阴道试产64例为A组,剖宫产112例为B组。选取同期非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妇产科就诊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分析所有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对比两组孕妇的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本研究110例剖宫产术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中阴道试产率成功47例(42.73%),再次行剖宫产术63例(57.27%),子宫破裂发生2例(1.81%),阴道试产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若符合阴道试产的条件可行阴道试产,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可降低并发症及节约住院经费,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