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惠芬 《现代医院》2009,9(7):89-90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前进行评估及指导,术后进行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止DVT形成、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20例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序贯加压弹力袜,观察组加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及D-二聚体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结合序贯加压弹力袜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科护理人员在术前对他们进行了护理评估,健康教育,锻炼指导;在术后对他们进行了功能锻炼、药物预防、营养支持等其他护理措施,现总结分析他们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1)52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仅1例(1.9%)患者在术后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51例(98.1%)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2例患者在入院时的患者满意度为63.5%(33/52),出院时的患者满意度为86.5%(45/5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5625,P<0.01)。结论我科使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婉嫕 《职业与健康》2006,22(22):2020-202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它主要适用于股骨颈骨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等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现今,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不断发展和手术的日益普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简称DVT)已倍受人们关注[1-2].其发生率多达40%~60%,而近端DVT是肺栓塞的主要来源,致命的肺栓塞发生率为2%~3%,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中,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收治的95例患者施行了髋关节置换术,笔者现将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卫平 《现代保健》2011,(17):72-73
总结160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术后重视预防措施,加强病情观察,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敏 《现代医院》2008,8(9):88-8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前进行评估,术后进行早期的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结果达到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早期康复。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止DVT形成,手术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普遍应用,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继发的肺栓塞引起了医护人员的警惕,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我科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7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要卧床并限制患肢的活动,静脉血流淤滞和静脉膜的损伤,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因血栓疏松,容易脱落,可导致重要器官的栓塞,加重病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内最新研究报告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47.1%[1].因此,有效的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我院自2003年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了预防性抗凝治疗,改进了术后护理,通过对患肢观察护理、病人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及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3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而43例予以全面预防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不同的护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较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2组比较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给予全面预防护理干预,可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已逐渐被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成为常见手术。但深静脉血栓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发生率为1.3%~2.5%。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自我院开展此类手术至今共进行48例THA,术后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发生DVT1例,发生率为2%,现将护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梅  梁前芝 《现代医院》2010,10(4):99-100
目的探讨预防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6例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的评估、术后密切观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早期的功能锻炼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36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结论术前的评估、术后密切观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早期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并发症中的血管疾病,术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术中和术后。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DVT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脑胶质瘤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u值分别为4.69、4.6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6.67%,而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3.33%,两组比较,X~2值为9.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简便易掌握,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为降低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从一般护理,到给予预防性早期功能锻炼、间歇性压力治疗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同时配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结果38例患者经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1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3例和对照组105例,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进行物理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只采用常规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血栓栓塞程度,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8.58%,而对照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5.24%,两组比较,2值为7.7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程度轻度发生率为85.71%,中重度发生率为14.29%,而对照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程度轻度发生率为48.65%,中重度发生率为51.35%,两组比较,2值为7.82,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操作简便易掌握,为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减轻血栓栓塞程度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静媛  彭玉娜  张华  单琳  朱钰 《医疗装备》2022,(20):180-183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采用抗血栓压力泵联合连续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58例行THA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9例。两组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抗血栓压力泵联合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下肢DVT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HS)]。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血栓压力泵联合连续性护理可缩短THA患者的下床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腹部大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3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3.5%),而对照组14例(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简便易掌握,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腹部手术后患者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