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分析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9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6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82.61%;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45.6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脂(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可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对缓解脑梗死的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经氯吡格雷治疗)和观察组(48例,经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1)经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58%,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前后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经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收集94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梗塞预后良好率;治疗前后脑卒中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胆固醇水平;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脑梗塞预后良好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脑卒中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脑卒中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胆固醇水平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升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塞使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给予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6.00%,前者高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96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连个氟伐他汀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患者的75.0%相对比,两组治疗效率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DL-C高于对照组,而TG、TC、LDL-C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常规方法治疗脑梗塞,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分别在治疗15、30 d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进行评定,检测血脂水平,并于治疗6个月时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30d,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 d,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79±11.36)分比(60.28±15.89)分,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39/40)比57.5%(23/40),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卫生》2017,(20)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68例脑梗塞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68例病患进行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观察两组用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2.56±0.64)分,明显比对照组的(4.52±0.91)分低,P0.05。研究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比对照组的70.59%高,P0.05。结论: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对脑梗塞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2例,采取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PC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高切黏度(WBLSV)和血浆黏度(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PCV、HBV、WBLSV和PV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FIB、D-D与APTT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T(16.13±2.03)s高于对照组(12.68±2.97)s;观察组临床效果(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P<0.05)。结论 治疗脑血栓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3.4±1.4)分,Batherel指数为(60.7±12.4)分,优于对照组的(5.8±2.1)分和(51.5±10.8)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妊娠期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妊娠期冠心病心绞痛病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硝酸甘油平均使用情况为(0.52±0.13)片/d,对照组为(1.10±0.27)片/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4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于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于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9%,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比其他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好,降低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氯吡格雷370mg后75mg/d,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69.1%。结论早期两种药物联合,通过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阻止血管收缩、减少血管损伤,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氯吡格雷和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采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情况。结果:治疗28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14d后、治疗28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相较于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使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大幅度改善,证明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在各级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两组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优化治疗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蔡元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2(1):43-44
目的探讨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二孔法完成LC105例。结果5例改为三孔或四孔法LC,余均采用二孔法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2min。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87例,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除3例有轻度腹痛经对症处理1周内好转外,余术前症状均消失,无腹泻和黄疸,饮食正常,化验肝功正常,B超示肝及胆总管无异常,无包裹性积液。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二孔法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蔡元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4,32(1):43-44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蔡元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32(1):43-44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蔡元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0,32(1):43-44
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经治的颈段无放射影像学异常的脊髓损伤(SCIWORA)患者42例,就诊断和治疗问题做一探讨。1 临床资料男36例,女6例,年龄25~70岁,平均55岁,入院时间2h~15个月。受伤机制以过伸型为主,共30例,其中中央脊髓型损伤21例,前脊髓损伤2例,不全瘫4例,全瘫3例;屈曲型损伤5例,其中中央脊髓型损伤1例,不全瘫2例,全瘫2例;余7例机制不详,其中中央脊髓型损伤3例,不全瘫2例,全瘫2例。2 方法与结果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常规X线、CT、MRI检查,常规X线检查主要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20.
蔡元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5,32(1):43-44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