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世伟  王舒 《山西中医》2012,28(5):40-40,62
针灸是以一定的手法针刺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上所选腧穴以经穴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国外的一些文献报道,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经穴与非经穴比较在临床疗效上并无差异,进而否定经穴和经络的存在。经穴的特异性是指经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经穴及其周围的非经穴比较具有的特异性[1]。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经穴与非经穴效应  相似文献   

2.
Lin D 《中国针灸》2011,31(11):1049-1051
就目前穴位-针刺效应机制研究中注重于腧穴特异性的现状展开分析,通过剖析穴位刺激方式及经穴自身属性之间的联系,提出基于“经络唤醒阈”的穴位刺激效应研究思路,以探讨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3.
《东医寿世保元》有言:"针穴亦有太少阴阳人应用之穴而必有升降缓速之妙。"[1]由于体质的差异导致经络腧穴功能活动的差异,所以辨识体质关联腧穴是传统医学"防未病、治已病"的前提。以体质为基础,将针刺效应、腧穴特异性、腧穴温度作为主线,解析四象体质与腧穴的内在关联,为朝医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理论框架下的经穴理论与西方激痛点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经穴循经特异性及敏化特性是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经穴与脏腑的相关性,它指导着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已经成为现代针灸研究的新热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探索和验证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和敏化特性的基本规律特征。经穴的循经特异性、敏化特性与针灸基本理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以及经穴的脏腑相关性有密切的关系。以循经特异性、穴位敏化为关键词,对经穴进行二次检索,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数据库出现相关文章100余篇。现将经穴效应特异性及相关现状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析,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可靠视角。  相似文献   

5.
根据腧穴命名原则和针感效应,提出在腕踝上三寸内外侧各有一个三经交会穴的新观点,分别是三阴交、悬钟、会宗、间使.从三阴交、悬钟、会宗、间使四穴的现代解剖学神经分布,以及针刺四穴后针感循行分布,悬钟、会宗、间使与三阴交一样,均符合三经交会穴的特点,虽然不能将现代的神经与经络完全等同,但经络包含神经是无可争辩的.在《针灸甲乙...  相似文献   

6.
胁痛乃"不通"与"不荣",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经络阻滞,针刺治疗重在揣穴(寻找敏感腧穴),贵在得气,通过阿是穴疏通局部经气,辨证取穴,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远取四肢腧穴,调整脏腑功能和全身气血运行状态,是腧穴"分经主治"及"远治作用";局部经穴及阿是穴,通调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是"近治作用"与"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针刺前揣穴,找出阿是穴及敏感经穴,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腧穴内受到一定刺激量而产生酸、麻、重、胀等得气感觉,并向病变部位放散,气至病所,产生针刺效应,调节脏腑功能,以治其本,疏通局部气血,以治其标。  相似文献   

7.
《针经摘英集》收录治病直刺诀针方69则,其选穴多选两经或多经交会穴,临床选穴体现针灸辨证论治的特点;刺穴有先后,穴取双位;刺穴注重腧穴得气效应,气至病所。为后世医家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丰富的针刺经验。  相似文献   

8.
谈针刺的刺激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效果是以毫针等针具,通过行针(运针)及相应的针刺手法对机体腧穴、经络进行刺激来实现的.所以只有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产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疗效,而能引起这些效应的刺激量就是有效刺激量.一般认为针刺的刺激量为针刺的有效刺激强度乘以刺激时间.在临床上笔者体会到针灸的刺激量对针灸的临床疗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影响刺激量的因素,决定刺激量的依据,以及如何掌握刺激量等问题谈谈在随师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FD的古代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古代针灸治疗FD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炼出针灸治疗FD的常用腧穴与腧穴配伍、腧穴分部规律以及经络、特定穴运用规律。结论: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于针灸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是可行的,结果分析反映循经取穴是古代针灸治疗FD选穴基础,特定穴是处方的组成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马惠敏  张栋  宋晓晶  李顺月 《陕西中医》2010,31(10):1426-1428
目的:了解不同刺激方法作用于穴位后产生温度效应的差异,为经穴的基础研究和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红外热像方法观察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刺激曲池穴后,分析比较曲池及大肠经上相邻的三个穴位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①不同方法刺激曲池穴,引起曲池穴升温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电热针>激光照射>针刺。②电热针、激光照射曲池穴均能使温溜、手三里、肘穴区温度升高;而针刺对曲池、温溜、手三里穴均为降温效应,对肘穴为升温效应。结论:大肠经上的不同穴位接受不同刺激后出现的反应有所差异,其中电热针的升温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刺激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内经》传统理论入手,探讨体表非穴的针刺效应。主要包括:循经非穴效应,五体效应(局部效应、共鸣效应、五脏效应、特殊效应),部位效应(近治效应、结构呼应效应、全息效应、特定部位特殊效应)等。提出诸多创新性认识:(1)刺激体表非穴区,可产生明确的不限于局部近治的效应;如刺激五体有五体共鸣效应及五脏效应(提出五体对五脏的反作用)等。(2)部位效应内容丰富,其感应、呼应、对应的机理并非基于脏腑、经脉的主导,而与部位身形本身的气机特点有关。(3)针刺既有抽象的经络、腧穴效应,又有具象的五体、部位等效应;针刺尤其是针尖的"着力点"刺激,可有多种效应规律的叠加。(4)经穴与非穴刺激及效应的差异在于,前者重"气",是抽象的,动态的;后者重"形",是具象的,静态的。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28-1131
目的:通过腧穴之间的针刺感应传导差异、针刺感应敏感度与SEP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循经感传敏感体质的中枢传导时间(CCT)的特点。方法:健康人为对象,检测下肢部腧穴的针刺感应以及SEP,比较腧穴与腧穴、经脉与经脉之间得气反应特点,以及针刺感应敏感度与Onset(Onset Latency)N13与Onset N20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阳陵泉、解溪穴的针感传导计数低于其他腧穴(P0.05);悬钟穴的左右侧针感传导差异较大;针刺小腿部8个腧穴时的针刺感应传导率为32.6%、小腿部的胆经腧穴为26.1%、胃经腧穴为34.8%;A组(针感传导腧穴计数6)的Onset N13左右侧差异大于B组(针感传导腧穴计数≥6)、A组Onset N20左右侧差异小于B组(P0.05)。结论:小腿部8个腧穴的针感传导率为32.6%,针刺感应传导计数最高的是上巨虚穴,最低的是阳陵泉、解溪穴。针感传导率高的体质中,Onset N13左右差异较小、Onset N20左右侧差异较大,暗示针刺感应与经络-腧穴-体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田伟  杨楠  杨涛 《河南中医》2015,35(1):158-159
目的:探讨临床针灸治疗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词为"哮喘"分别与"针灸""针刺""艾灸""电针""腹针""眼针""三棱针""芒针""皮肤针""皮内针""耳穴或耳针""头针""腕踝针""浮针""火针""敷贴""埋线""腧穴注射或水针""磁疗""拔罐""刮痧"等针灸方法进行组合检索。结果:针灸治疗哮喘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膀胱经穴位,以五脏俞穴为主,其中肺俞、肾俞、脾俞应用频次较多。结论: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哮喘所选取的穴位以肺俞、定喘、大椎最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任脉和经外奇穴上。  相似文献   

14.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基于祖国医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主要原则,从针灸最佳适应症之--脑梗死切入,在课题组34年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取醒脑开窍针刺法主要穴位,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参数刺激不同穴位后脑的特异性反应;同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醒脑开窍组方与非经非穴治疗脑梗死的经穴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经穴特异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经穴特异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其临床意义是:经穴效应的特异性研究有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和扩大针灸治疗的范围;经穴特异性研究有助于中医针灸在世界的推广应用的.其科学价值是:经穴特异性研究是针灸机理研究的基础;经穴特异性研究有助于经络实质的研究,能揭示更多的人体...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经穴效应特异性进行量化研究是当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经络、腧穴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自动神经选择的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CPT/C)能够客观地全面分析和量化有髓鞘和无髓鞘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主要介绍NeurometerCPT/C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在经穴效应特异性量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总结方剑乔教授运用鸠尾穴针灸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探讨郁证在中医针灸中的辨证、辨经论治。方师认为针灸治疗郁证主要遵循"理气开郁"的原则,重视鸠尾穴,配合常规腧穴,局部、远端取穴和经络循行取穴,同时运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综观历年来的文献报道,在谈到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时,多强调医生的干预因素,如针刺手法,针刺激强度等,鲜有系统论述患者机体状态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在针刺中作用的。目的:立足中医基础理论,探讨经络、腧穴、疾病、证候与植物神经关系,为影响针刺得气的机体因素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以"植物神经"或"自主神经"且"针灸"或"针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得到587篇文献,其中密切相关文献42篇。结果:在影响针刺疗效的机体因素中,经络、腧穴、疾病、证候与植物神经关系密切相关。结论:有必要在明晰经络、腧穴、疾病、证候各自与植物神经的关系的同时从患者整体角度出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CER(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比较效益研究)研究,为临床医生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双针互透法"是指将两根毫针刺入不同腧穴后按一定方向共同透至其他另一腧穴的一种针刺方法,即两针三穴。"双针互透法"源于元代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治头风痰饮针风池"横针一寸半入风府",其操作方法和理论有别于以往常规透刺法。该针法以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可起到调和阴阳、通经接气等作用,在治疗头痛、面神经炎、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等疾病上具有操作简单和临床疗效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繁荣  赵凌 《天津中医药》2014,31(10):577-582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又是针灸临床合理选穴配方以提高疗效的关键。但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发表文章,质疑经穴存在特异性,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使经穴特异性研究成为针刺镇痛之后被国际认同的又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通过采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初步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总结出经穴效应具有相对性、循经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并初步探索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对目前经穴特异性研究中对照组设计、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载体选择和经穴特异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围绕其基本规律、科学基础和关键影响因素等继续深入,并同时充分吸纳交叉学科技术、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以期全面系统地阐释经穴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