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温除热法乃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此法继承于《黄帝内经》所述"劳者温之"之说。《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有"脾胃气衰,元气不足……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之记载,治疗时需用甘温方剂补益中焦,调和中州。导师袁红霞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主张辨证须与辨病紧密结合,谨守病机之所在,每获奇效。笔者有幸跟随袁师学习,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2.
<正>甘温除热法是以性味甘温的药物益气升阳,治疗因脾气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及虚人外感发热的疗法,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吾师薛晓红将本法用治乳腺病术后发热,获效良好,现举验案2则如下:1粉刺性乳痈术后发热曹某,女,34岁。2018年4月24日初诊。主诉:发现左乳肿痛10天。患者10天前因左乳  相似文献   

3.
甘温除热法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玉 《山西中医》2000,16(6):32-32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创立甘温除热法 ,并自拟补中益气汤 ,治疗因饮食劳倦致脾胃虚弱进而出现一系列热性表现的证候。其立足点着眼于脾胃气虚 ,而外在的热性表现是由于“脾胃气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或由于“脾胃气虚 ,则下流于肾 ,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所致。并指出此阴火“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笔者根据这一理论治疗许多发热性疾病 ,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举例如下。1 低热孙某某 ,女 ,1999年 9月 8日收住入院。反复低热 3月余 ,入院查血沉 10 0 m m/ h,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骨…  相似文献   

4.
王春荣 《河南中医》2014,(11):2212-2213
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结合《黄帝内经》理论而提出的治则,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发热病证,但凡辨证准确,收效甚佳。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示了甘温除热法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辨证要点及其临床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2岁,学生,2009年5月20日入院,证见因腑气不通,发热腹胀呕吐,大便数日不解,经常口服通便灵,以行之,但每便后觉头晕,不思饮食,腹胀初似减轻,不久又复如故,数日后又便秘,如此反复不愈。近日烦热不分昼夜,遂来住院治疗,症见神疲少言,自汗,已5日未大便,腹胀不痛,苔薄白,舌质淡,脉虚大。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阴火上升,浊气不降,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钱氏小儿脾胃学说的思想指导下,用甘温除热治疗小儿发效,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例1:张××,男,4岁,住动力区幸福路。于91年3月初诊:主证,患儿午后发烧已十余天  相似文献   

7.
李杲始创的“甘温除热”之治法渊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旨。且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并灵活应用了“理中汤”、“建中汤”之类的方剂补益脾胃,养正祛邪以治疗虚劳烦热,这些治法均为李氏运用甘温药治热之先导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之甘温除热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温除热是指用甘温之剂治疗内伤发热的治法。由名医李东垣最早创立,受《素问·调经论篇》“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等启发,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他在《脾胃论》中首次提出,补中益气汤为其代表方剂。指出:①脾胃为元气之本;②脾胃为精气升降出入之枢纽。揭示了内伤脾胃的病因病机,提出了内伤发热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沪上名中医何立人教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何师行医50余载,熟读经典,博采众长,擅长诊治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及内科杂症。余有幸跟师侍诊,近何师诊治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例,诊治过程颇为精彩,故记录如下,以飨同道。1病案实录胡某,男,24岁。初诊日期:2016年12月13日。患者为本市某支队消防兵,2015年6月在训练时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4岁。2007年10月出现腰背部疼痛,服止痛药物好转,未予重视。2008年2月疼痛加重,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行影像学及全身骨扫描检查,诊断为右肺癌,多发骨转移。遂行帕米磷酸二钠止痛治疗1次,疼痛缓解。3月6日出现双下肢瘫痪无力,大便失禁,小便导尿,腰背疼痛加重,接受胸椎放疗2Gy×4周,疼痛大为缓解,但截瘫症状无改善。4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4岁.2007年10月出现腰背部疼痛,服止痛药物好转,未予重视.2008年2月疼痛加重,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行影像学及全身骨扫描检查,诊断为右肺癌,多发骨转移.  相似文献   

12.
安洪泽 《河北中医》2010,32(1):60-60
笔者运用温阳化饮法治疗不明原因发热1例,介绍如下。王某,女,64岁。2008—11—23因间断午后发热,怕冷1年就诊。患者曾于2007年冬季因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症状,经治疗好转。此后反复出现发热、畏寒、肢冷等症状。诸医以解表、滋阴或补中益气等法治疗无效,至夏季诸症缓解。2个月前复感寒邪,上述症状再次加重。  相似文献   

13.
刘政  潘振海 《北京中医》2004,23(2):118-119
甘温除热治法,临床用之较少,但若认证准确,断为内伤脾胃、元气不足的发热,投之效如桴鼓,往往三五剂病瘳。现把三年来的治验和体会简述于下,供同道参考。1病案举例案1.孙某某,男,16岁。2001年5月23日出现  相似文献   

14.
15.
许多疾病都可引起发热.应用清热解毒退热法常能很快见效.但有一部分复杂疾病所致的顽固性发热常规治疗无效.临床颇为棘手。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临床实践发现.发热不仅仅有热毒侵袭.还有气阴两虚的基本病机存在.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发热有一定疗效.而生脉散是益气养阴的代表方剂,具有益气养阴、敛汗生脉之功。现举4则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临床经常应用的独特疗法之一,对一些长期低热病人颇有良效,我们临床亦常用之,往往效如桴鼓。笔者临床实践中观察对治疗气阴两虚发热、气虚发热和血虚发热效果显著。此法乃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他在《脾胃论》中立补中益气汤为杰出方剂之一,有调补脾...  相似文献   

18.
甘温除热法治验2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英  钟嘉熙 《新中医》1999,31(10):53-53
1 恙虫病张某,女,45岁,于1997年9月25日入院。反复发热半年余。患者自1997年3月起,逢月经过后即出现高热,寒战,午后为甚,伴骨关节疼痛。某医院拟诊为盆腔支原体感染,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热可暂退,但因月经来潮上症加重。入院后仍发热(T40℃),午后为甚,全身骨关节痛,以双手及胫骨为甚,汗少,口干口苦,不欲饮,头痛,下腹胀痛,纳差,小便量多而黄,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查体见精神疲惫,颜面潮红,BP18/12kPa,HR107次/分,律齐无杂音,左下腹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分析:WBC24×109/L,N058,L042,嗜酸性粒细胞<22×109/L,见异淋巴028…  相似文献   

19.
甘温除热法治验2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波 《新中医》2002,34(9):42-42
例1:陈某,女,31岁,1996年7月20日初诊。低热2月余(T37.7°C-38.2°C),心烦不安,时觉恶风,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厚而润,脉细弱。证属脾肺气虚、虚火内伤发热。治宜补气健脾,佐以清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黄芩。处方:黄芪、党参各15g,陈皮5g,升麻8g,炙甘草6g,当归、柴胡、白术、黄芩各10g。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3天。7月23日二诊:诸症减轻,精神好转,食欲稍增,低热虽减而未除(T37.4°C,仍有轻度恶风,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治疗仍守上方加地骨皮12g以清虚热,继服3剂。7月26日三诊:低热全退,症状消失,精神好,食欲基本正常。再以补中益气汤原方善其后。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小儿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发热则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外感发热类中 ,运用解表发汗或苦寒清热来除热 ,一般可获效。而小儿的气虚发热较外感发热为少遇 ,因其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 ,正如东垣《脾胃论》曰 :“骨内伤脾胃 ,乃伤其气 ,外感风寒 ,乃伤其形 ,伤其外为有余 ,有余者泻之 ,伤其内为不足 ,不足者补之。”故而在临床上如辨证不清 ,用治外感退热之法去除其热 ,不但难以见效 ,还会加重病情。正所谓虚其虚也 ,唯当用甘温除热法治疗 ,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甘温除热法就是运用味甘性温 ,功能益气健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