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狭义膏方与广义膏方、膏方发展历史源流、膏方的适应病症范围、膏方的配伍原则、膏方的适用方药、膏方的用方季节6方面入手探讨现代膏方理论及临床应用,指出传统意义上的膏滋方受地域、时令及理论限制,故用方局限于冬令进补,方剂以补虚为功。随着现代膏方临床实践的深入,狭义膏滋方逐渐发展为广义膏方,从外用发展到内服,从补益发展到补虚、却病、纠偏,从冬令进补发展为四时可服,从固定方药到"煎膏代汤丸"。膏方在继承传统膏滋方的基础上,遵循中医基本理论,丰富了现代膏方理论及临床运用,推动了对膏方的进一步探索,为中医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对中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膏方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在江南地区应用较为普遍,古代医籍与名医医案处方是观察膏方历史变迁的窗口。膏方自明清以来独立发展,主要发展特点有:用药与辅料逐渐增多,熬膏、收膏所用辅料由蔬果汁到动物来源材料应有尽有,类型从清膏、蜜膏为主转向荤膏为主;膏方理论逐渐成熟,发展了"血肉有情之品""冬令进补"的思想体系;适应症不再局限于内科虚损,逐渐扩大到内科各病症甚至骨伤科、中医外科病症的保健康复;运用节点更趋固定,主要用于病后康复、改善虚弱体质和防止复发;脉案越来越华美。  相似文献   

3.
总结严世芸临床应用膏方的经验。提出在"和"理念的指导下,膏方的组方原则为补泻得宜,通补兼施,药性互制,不偏不倚;其临床思维特点为从病证出发,紧紧抓住证候的发展变化、病机转归,灵活应变;膏方的具体应用应紧扣病机,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4.
膏方是传统中医八大剂型之一,其在对慢性病、体质偏颇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目前膏方的中医治未病多局限于一年的冬季时令,其他时间则很少重视膏方的治未病理念。谢胜主任医师创造性地将体质学说、运气理论、心身医学、温补学说、四季养生、饮食调理等理论相结合,指导膏方的应用,提出以"脾胃为基石"四时膏方的治疗理念,在专科专病及亚健康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的临床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疼痛康复医学体系的诊疗范围、病种及治疗特点,从国际、国内等多个方面探讨疼痛康复治疗理念和最新发展趋势。提出疼痛康复医学的发展必须得到重点关注。从中国国情需要出发,利用业已成熟的中医疼痛康复治疗技术结合西医慢性疼痛诊断治疗,提倡中西医结合"大康复"治疗理念。在实践中提出目前中国发展疼痛康复医学存在的问题,给出医疗模式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嗣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4):118-118
膏方始于山海经,起源于东汉末年,发展于两晋、隋唐,成熟于宋金元,至明清集内服膏方之大成。  相似文献   

7.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自古中医即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因此,秋冬季节正适合应用膏方进行调补。在中国古代应用膏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到明清时期可谓发扬壮大,出现很多著名的膏方如琼玉膏、茯苓膏、益母草膏等。近年来,膏方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膏方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经历了从简单到复合、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膏方已逐渐成为老百姓普遍接受和喜爱的全国性的通用制剂和具有中医特色的重要产业,但仍需理性对待膏方普及热。开膏方、熬膏方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要进一步提高熬膏技艺,优选药材,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顾护脾胃功能,积极向大众普及膏方知识,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23日,以"活力暖冬、国医养生"为主题的渭北首届膏方养生论坛暨健康扶贫义诊周活动在陕西省蒲城县中医医院拉开帷幕。学术论坛上,专家针对膏方的基本知识、治未病理念、慢性病调治以及加工工艺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同时设立膏方展台,吸引了与会嘉宾和市民参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整理、筛选、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以深入探讨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结果:膏方作为中医八大剂型之一,以"平调"为法,在癌症的临床应用上有很大的价值。与放、化疗的应用,于围手术期的应用,协助癌痛的治疗,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膏方在肿瘤各个阶段均显示出自身特有的优势。结论:肿瘤作为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病程长而难治,膏方从肿瘤病机本质出发,以整体为原则,调理阴阳、扶助正气,疗效显著而持久,故临床当辨证论治,善用膏方,均可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膏方渊源悠久,不仅是补益的好剂型,也是慢性病长期调治的好剂型,膏方很好地实现了中医辨证调治慢性病的理念、理论与技术。对于骨质疏松症这种慢性疾病,在调治上需要较长时间,而膏方适合长期服用,药效绵长。本文从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及其现状、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膏方的特点以及膏方调治骨质疏松症的依据、处方特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膏方调治骨质疏松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8,(11)
膏方是具有滋补养生、调治疗疾两大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以中医辨证论治、未病思想和整体观为指导,确立方药组成,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本文通过对中医膏方的源流及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将其发展分为5个阶段,可反映它在历代中医的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预防保健医疗实践。  相似文献   

13.
膏方是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治未病思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观等重要理论指导下形成发展的,组方遣药遵循病症结合、阴阳平衡、气血调和、重视脾肾的配伍原则,合理选用辅料和胶类并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半固体内服制剂,具有调和阴阳、滋补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膏方干预糖尿病的理论依据、组方原则、胶类及辅料的选择以及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膏方如何合理规范应用于糖尿病,为膏方防治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规范膏方的临床应用,制定标准化膏方,使膏方广泛有效地用于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未病"思想具体表现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膏方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其针对性强,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集中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通过对"治未病"思想内涵和膏方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药膏方在"治未病"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兰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主张病证结合分期论治,倡导膏方调补,强调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前提下,选用一些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桥本甲状腺炎具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本文从强调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因病机新释、病证结合分期论治、倡导膏方调补、临床用药匠心独运、联合西药对症处理、注重心理疏导、"治未病"思想贯穿于治疗全程等方面介绍林兰教授中西医结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27-1829
介绍林丽珠教授运用膏方治疗癌因性疲乏,认为癌因性疲乏辨证立足脾肾,以"阴阳平衡"思想指导膏方辨治,用药配伍注重健脾生髓、脾肾同调,动静结合、行补相随,三因制宜、变化膏方,同时兼顾兼症治疗,并举膏方医案一例以说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发荣教授医术精湛,擅长使用膏方治疗糖尿病。张老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是"阴虚燥热、燥热伤津、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热瘀互结",治疗应"补脾益肾、益气养阴、热瘀并治"。张老将其理论与膏方结合,创立了"消渴膏方",取得良好疗效。本文介绍张老运用膏方治疗糖尿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并举典型病案类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近几年膏方的使用情况,研究膏方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膏方处方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提取了6年的膏方处方信息,调研了52,641张处方。结果发现2013—2017年期间,膏方的使用量在逐年上升,2014—2017年4年度分别增长了20%、23%、48%、44%。2013—2018年6个年度里,膏方使用性别比例(女∶男)分别为1.4∶1、1.3∶1、1.5∶1、2.2∶1、4.7∶1、4.7∶1。膏方使用年龄段群体比较:青年中年童年、老年、少年,其中青年和中年群体在2013—2018年6个年度里分别占到81%、82%、81%、84%、92%、92%。通过对比不同季节膏方处方量的变化,我们发现膏方的服用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冬季秋季夏季春季。从科室分布看,膏方处方主要来源于治未病中心、妇科、老干科、内科、脾胃科和儿科。结论:膏方的发展具有规律特点,近几年膏方的应用得到了显著发展,膏方的服用以女性居多,青、中年是膏方服用的主要人群;人们服用膏方的主要时节集中在冬季;妇科和治未病中心是开具膏方处方的主要科室。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三因制宜的内涵以及外延做出论述,结合岭南膏方的特点进行阐发,探索如何综合运用三因制宜的原则是岭南膏方的疗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因制宜应当灵活运用并与时俱进,只有综合运用三因制宜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岭南膏方治未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郑亮教授应用膏方治疗脾胃疾病,注重在使用膏方之前应用"开路方"打牢患者的脾胃功能;调整阴阳时注重男女有别;调理脾胃时用药轻灵;认为冬季进补时需要补中有泻;同时重视,先后天结合。病案显示膏方治疗脾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