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与单用甲钴胺治疗DPN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口服甲钴胺片0.5 mg,羟苯磺酸钙0.5 g,每天3次,连续8周;对照组(n=42)单独服甲钴胺片0.5 mg,每天3次,连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甲钴胺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73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周围神经病变TC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周围神经病变T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张健明 《现代养生》2014,(18):100-100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12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痛症状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症状,显效时间快,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潘文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90+192-190,192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与甲钴胺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情况,并肌电图检查。结果 3个疗程后,治疗组症状和体征疗效总有效率95.23%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肌电图检查MNCV和SNCV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与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DPN症状体征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与甲钴胺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择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甲钴胺1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避光),加用银杏达莫25ml静脉滴注,1次/日,2周为1疗程,共观察2疗程.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的DPN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1%,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银杏达莫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口服甲钴胺胶囊,治疗组加用中药糖末宁颗粒,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是单纯应用塞来昔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改善率为91.2%±3.8%,对照组的改善率为79.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较单纯应用塞来昔布可以更明显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9.
范振华  刘跃 《工企医刊》2010,23(4):32-34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疏血通和甲钴胺,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2个疗程,记录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10月的DPN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三组。甲钴胺组(n=43):给予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1次/d;加巴喷丁组(n=47):口服加巴喷丁300 mg,2次/d;联合治疗组(n=48):在应用甲钴胺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巴喷丁300mg,2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加巴喷丁组总有效率(68.1%)显著高于甲钴胺组总有效率(46.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5.0%)较加巴喷丁组及甲钴胺组疗效更好,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巴喷丁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或甲钴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李蓉 《工企医刊》2013,(5):387-388
目的 观察参麦联合甲钴胺治疗二硫化碳中毒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1例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9例,单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32例,用甲钴胺联合参麦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后周围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甲钴胺联合参麦治疗二硫化碳中毒的周围神经病变比单药治疗疗效更好,建议临床采用联合疗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透痹丸组)28例与对照组(吲哚美辛肠溶片)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结合牵引、推拿等理疗,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一个月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月两组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较显著意义(P〈0.05)。结论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症状体征的长期疗效方面较吲哚美辛肠溶片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透痹丸组)28例与对照组(吲哚美辛肠溶片)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结合牵引、推拿等理疗,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一个月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月两组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较显著意义(P<0.05)。结论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症状体征的长期疗效方面较吲哚美辛肠溶片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DP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2例,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50例,单用甲钴胺推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4.6%、74.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DP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2例,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50例,单用甲钴胺推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4.6%、74.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34例,在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以症状量表进行症状评分,观察病人的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收取我院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将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过随访两年后复发率8.33%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8.33% (P<0.05).结论: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血糖达标后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滴;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甲钴胺静滴,疗程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vs68.8%,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拔罐联合刮痧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刮痧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VAS、NPQ和N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两组均能减轻颈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且拔罐联合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刮痧。  相似文献   

20.
杜娟 《中国保健》2007,15(6):49-50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和对照组18例(甲钴胺单药治疗).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w后,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