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某医院进行治疗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观察组患者给予克唑替尼,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6.880个月,95%CI为5.428~8.33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9.257个月,95%CI为8.118~10.39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月观察组上述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8,(1):59-60
目的观察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2020年2月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诊断,同时已经发展为晚期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对照法以及排除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缓解有效率为4.76%...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同时探究其对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作用。方法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做分组调查,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厄洛替尼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吉非替尼治疗的45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 33%,控制率为100. 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 00%,控制率为86. 67%,观察组患者平均咳嗽、疼痛、厌食、乏力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恶心、1例患者发生皮肤干燥、1例患者发生腹泻情况,对照组45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恶心,1例患者发生皮肤干燥,1例患者发生腹泻情况。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可选择多种治疗方案,而在药物治疗方面,吉非替尼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同时促进患者各项病状的改善,且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取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另一组为观察组,使用安罗替尼胶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对照组为22.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罗替尼胶囊有利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吉非替尼在EGFR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其中34例实施放疗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8例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定期随访后对两组治疗患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5月,与对照组(10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使用放疗联合吉非替尼的综合疗法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显著改善晚期肺癌近期疗效,但对总生存时间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埃克替尼的应用效果,掌握埃克替尼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接受埃克替尼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相关性、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症状缓解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EGFR、EGFR突变类型、吸烟室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密切相关,不同指标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客观缓解率存在确切差异(P<0.05)。研究组CR、PR高于对照组,SD、PD小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症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疾病进展时间与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确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疗效突出,能够切实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晚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讨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给予参照组患者多西他赛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厄洛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厄洛替尼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疾病控制率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以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高,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肺癌中ALK蛋白与EML4-ALK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6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ALK蛋白表达情况选择IHC染色法对60例肺癌标本进行检测,根据ARMS法对ALK蛋白阳性患者与随机选择的阴性病例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ALK蛋白呈阳性者11例,阳性表达率为18.33%;ALK蛋白阳性表达和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存在联系(P0.05);34例NSCLC标本中,有11例EML4-ALK融合基因呈现阳性。ML4-ALK融合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存在联系(P0.05)。结论:EML4-ALK基因存在某种临床病理特征,其融合方式多种多样,所以,在对检测临床分析时,应对其融合变异体充分重视,确保检出率的提高;ALK蛋白在IHC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曾乾 《医疗装备》2020,(8):68-69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配合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吉非替尼进行靶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同步放化疗配合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4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所有患者均为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失败,既往接受过含铂类化疗方案(包含分子靶向治疗)。40例患者按1∶1分为联合用药组(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20例,阿帕替尼单药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联合用药组及阿帕替尼单药组中位无进展期(PFS)分别为4.3和2.9个月,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5.0和4.0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总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5%和75%,阿帕替尼单药组分别为13%和67%。联合用药组及阿帕替尼单药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骨髓抑制、纳差及腹泻,联合用药组未出现非预期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7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3例,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组11例,只采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的化疗方案相同。结果:观察组疼痛总缓解率91.0%,对照组有效率63.6%,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无差别。结论: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骨转移,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收集11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1例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18.2%),病情稳定6例(54.5%),进展3例(27.3%).不良反应:痤疮样皮疹4例(36.4%),腹泻3例(27.3%),胃肠道反应5例(45.5%),轻度肝功能损害2例(18.2%).[结论]吉非替尼在部分放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中能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减轻用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两组均进行4个疗程治疗,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对患者有效率进行评估;采用Platinum Elite DL型肺功能测定仪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0 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二者比值(FEV1/FVC)水平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气促乏力、胸痛、咳嗽、发热、咯血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4个疗程后有效率为44.00%,高于对照组26.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4个疗程后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后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4个疗程后气促乏力、胸痛、咳嗽、发热、咯血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吉非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参考.方法 将68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口服埃克替尼(125 mg,3次/d)治疗为埃克替尼组,口服厄洛替尼(150 mg,1次/d)治疗设为厄洛替尼组,两组治疗后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为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分析及不良反应.结果 埃克替尼组患者RR(总缓解率)[35.3% (12/34)]稍高于厄洛替尼组[20.6% (7/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7),两组DCR(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3% vs 76.5%,P=0.355;8.53个月vs 6.86个月,P=0.353).埃克替尼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 =0.046).结论 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埃克替尼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收治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WB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理想,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采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近期疗效显著,生存期长,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抛硬币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患者60例和对照组患者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比较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两组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1.67%)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67%),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率(11.6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花阳杨  严洁尘 《智慧健康》2023,(12):120-123
目的 观察奥西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院医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前者采取疼痛缓解治疗,后者采取奥西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质量;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更优(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奥西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继而提高生存质量,预后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