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目的了解女性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闭经的频率和换用阿立哌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女性精神病患者120例进行观察,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闭经的发生率和换用阿立哌唑后闭经患者恢复月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闭经17例,发生率14.17%。换用阿立哌唑治疗后恢复月经患者13例。结论女性患者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有可能出现闭经。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女性患者闭经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精神病患者因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出现障碍,导致精神活动和行为与环境不协调,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关注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据有关文献报道,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复[1-2]。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收治的68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  相似文献   

3.
吴长江 《现代保健》2011,(36):55-5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在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有29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服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时间长短对心电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剂量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用药时间的长短对心电图无影响,而性别、年龄、剂量对心电图有影响。故无论服用哪类抗精神病药物都有必要监测心电图,并针对性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王勤  张久琴 《现代保健》2009,(24):99-99
精神疾病是一个慢性长期疾病,疾病发作期受精神症状支配及恢复后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就业、家庭、婚恋等),患者常采取过激措施,大量服用药物以结束生命。应及时发现先兆,积极治疗护理,挽救患者生命,现将2例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行为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主要为精神症状、抵触情绪、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所致。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明显改善拒食症状。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是个体在心理学、社会环境、生物学等各种因素刺激下,大脑功能紊乱致情感、认知、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发生一定程度障碍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增加,精神病发病人数有明显升高趋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之一,而加强精神病患者心理危机干预是精神卫生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重要职责。精神病患者心理危机产生受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上、生理上、认知上及行为上的异常,其干预主要目的及原则是预防过激行为,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心理平衡及动力,但具体干预措施需结合不同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分析以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其中心理治疗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方法,可协助精神病患者逐步解除危机状态,同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辅助药物治疗、环境干预等。本文对精神病患者心理危机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临床上虽然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但部分患者症状缓解后治疗中断率和疾病复发率较高,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和社会功能恢复.有效和足够的心理干预治疗被认为是目前解决患者认知障碍,降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断率、复发率,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首选治疗方法[1-3].笔者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病人在服用抗精神药物过程中出现急性肠麻痹特点,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避免突然死亡.方法:对1990~2004年住院病人中因服用抗精神药物所致22例急性肠麻痹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14年间我院急性肠麻痹病人22例(4例死亡)全部为几种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应用和抗震颤麻痹症药物所引起的.结论: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便秘、腹胀等早期症状,一旦出现肠麻痹症状应作急症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精神病早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天以内妊娠,加强药物流产期间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40例患者顺利排出孕囊。结论加强药物流产期间的观察和护理,可减轻精神病早孕患者的痛苦及不良反应,防止感染及大出血的发生,避免因疼痛的刺激而诱发精神症状的发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陈丽 《中国保健》2010,(4):56-57
目的对首发精神病患者进入康复期后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以预防本病的复发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58例首发精神病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恢复。进入康复期后有不同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客观事物虽有一定的分析观察能力,但由于缺乏对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已和周围事物而产生消极、抑郁、焦虑、紧张等许多心理问题。结论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心理分析,从中找出护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抗精神病药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已使用的抗精神病药有9大类、40余种,其中常用的有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和二苯氧氮平类等。但是以下四类患者忌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有病必须要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2.
郑炜  孙艳芝 《智慧健康》2022,(15):19-21+47
目的 主要是分析和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后肝脏以及血脂变化的具体情况。方法 选取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份收治到的12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服用抗精神病药时间在五年以上的有75例为观察组,而服用抗精神药物在五年以下的45例患者组成了对照组。然后对两组都进行了肝脏B超以及血脂检测,对此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肝脏试验强阳性率、脂肪肝患病率、重度脂肪肝患病率、血脂升高复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但不能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容易使得患者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变多,为此应对长期服用到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及时给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的特点,寻找一种合适的对该病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和沟通技巧,帮助其走出抑郁症的阴影.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0例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和交流,对比分析之后得出对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沟通技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更好.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沟通交流能够帮助重度抑郁症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发生饮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式,以自编的饮食情况调查表对发生饮食障碍精神病患者68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疾病患者饮食障碍主要是精神活动减退、情绪低落致食欲减退,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饮食障碍的表现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多数发生饮食障碍的患者可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改变的B超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超过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分析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及临床报告,分析不同性别、服药时间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脏B超阳性率为40%,明显高于健康者的24%。同时,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服药时间具有一定联系。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损伤患者肝脏器官,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定期B超检查,可确定患者的脂肪肝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致便秘的原因,探讨对策,以期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出现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病患者187例,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符合条件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种类、有无合用苯海索、药物剂量和每天大便次数,比较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是否合用苯海索及不同用药剂量患者便秘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87例患者中发生便秘83例,占44.39%。便秘发生率氯氮平单用为43.33%,氯氮平+氯丙嗪为69.44%,氯氮平+其他为52.54%,吩噻嗪类为26.09%,其他(利培酮、奎硫平等)为20.51%,氯氮平单用或联用的前3种组合便秘发生率高于吩噻嗪类和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6,P<0.05)。前3种组合中氯氮平+氯丙嗪的便秘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抗精神病药合用苯海索74例,便秘发生率为59.46%;未合用苯海索113例,便秘发生率为34.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P<0.05)。用药剂量≥300 mg/d 134例,便秘发生率为50.75%;<300 mg/d 53例,便秘发生率为2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P<0.05)。结论通过合理用药、护理干预和适当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抗精神病药致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患者出现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如不及时处理,则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等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便秘,及时发现并且处理便秘,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已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慎独精神应用于精神病患者口服药护理中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102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将传统精神病护理患者设为对照组(51例),慎独精神护理干预患者为研究组(51例),分析两组口服药治疗期间,药物错服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并对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差异比较.结果:治疗期间药物错服现象,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不良药物反应少,P<0.05.统计护理服务满意情况,研究组护理模式更能获得患者满意,比传统护理干预具优势,P<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口服药护理中融入慎独精神,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提高,降低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模式得到患者普遍满意和支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68例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之后,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对待疾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以减少心理刺激,维持心理平衡,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就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后,探讨该方法对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方法我院187例精神病患者运用医学心理知识,根据不同病患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其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与疏导。结果 187例精神病患者在运用心理护理方法后,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其精神症状得到极大地缓解,同时对自知力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结论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情复发,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