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是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由门静脉高压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而肝硬化腹水常见腹部隆起,腹壁皮肤紧张发亮,腹壁静脉怒张。大量腹水时可少尿或无尿、呼吸困难、心悸、气喘;重者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或出现兴奋、嗜睡、呆木等精神症状,或并发肝性昏迷。该病由于缠绵难愈,耗伤正气,临床表现错综复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臌胀范畴,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辨证治疗宗氏[1]报道治疗肝硬化腹水88例,辨证为实证,治以先攻后补法,以十枣汤加减送服自拟解毒二利散(大枣10个,商陆、甘遂各5g,车前子、滑石各20g),同时送服猪苦胆...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臌胀"范畴,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停是臌胀形成的主要病理变化,肝硬化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脾、肾同治.注重治肝先实脾,脾胃健运,精微得以运化转输,则可水消胀减,同时补益肾脏;全程运用活血化瘀法,血脉通畅则腹水自消;配合行气利水,攻补兼施.肺主治节主水,通调水道,肺气壅塞则上窍闭而下窍涩,可加剧腹胀...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本文整理了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从治则、中药研究、医家个人经验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强调在治疗中除了掌握"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原则外,亦要注意"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特点,合理使用祛邪与扶正的药物,并注意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平  王兴  赵语华 《河北中医》2011,33(7):1094-1096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播散性纤维化、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发病年龄35~48岁,男女比例约3.6~8.0∶1[1]。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表现,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为主要表现,中医学称之为鼓胀。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可归属"鼓胀"范畴,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症之一,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三焦气化无力,气结、水停、血瘀搏结积聚,分为气鼓和水鼓两个阶段。治疗有辨证分型、专方专药(正肝汤、消胀膏等),还有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针灸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足系缺少对照、大样本数据,中药研究多在表层,缺少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腹水是肝病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历史由来已久,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够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一些不足,诸如中药敷脐等一些中医特色疗法以及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疗法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相关临床研究,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吴婷萍 《江西中医药》2011,42(11):67-69
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文献的归纳,从中医病因病机、治法、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失代偿期表现,是多种慢性肝损害动态发展的严重阶段。在中医籍中称“鼓胀”、“单腹胀”、“臌”、“蜘蛛蛊”。临床表现以腹部胀大为特征,为临床四大疑难重症之一。本病无特效治疗,目前,中西医都在努力寻找疗效可靠而又安全的治疗方法。现笔者就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关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舒盼  崔丽安 《中医杂志》2012,53(22):1963-1964
介绍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体会,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而致气滞、血瘀、水停,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健脾、疏肝、利湿、活血的基础上,佐以宣肺或泄热.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失代偿期表现,是多种慢性肝损害发展的严重阶段,属于中医学中"鼓胀""单腹胀""蜘蛛蛊"范畴,临床表现以腹部胀大为特征,为中医临床四大疑难重症之一,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现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近况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易桂生(541001)肝硬化腹水即祖国医学所说的臌胀,历代文献记载大都认为是不治或难治之症。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近年来又有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肝硬化腹水病人的舌脉证表现和不同体质...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体征之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医学认为腹水形成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腹水一旦形成,患者会出现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等症状,病情进行性加重.西医多采用输注人血白蛋白、降门脉压、利尿等对症治疗,虽能暂时缓解患者痛苦,但治标不治本,且治疗费用昂贵,病情易反复.中医根据其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临床特征,称之谓"鼓胀"病,认为其病因有感受湿热疫毒、嗜酒无度、疲倦过度和精神因素等,其病机在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不化水,以致气血瘀滞,壅结腹中,遂成腹水,其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在消除腹水、改善肝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肿胀"等病的范畴,为古代中医四大危重症之一。肝硬化是多种肝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病理变化结果,病情复杂,而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对肝硬化腹水及其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和其他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为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针对其病变的病因病机采用辨证论治,多非单纯利尿,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中医药的研究,对预防和控制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中医中药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例一:陈××,男,42岁,干部。1975年8月20日初诊。1960年患急性肝炎,迁延未愈,至74年发展为肝硬化腹水。现毛悴色夭,爪甲失荣,鱼际殷赤,颈见蛛痣。形寒怠倦,头晕胸闷,动则心慌气短,脘胀泛恶,口粘不渴,胁肋隐痛,腹壁紧绷,叩之振水,大便溏薄,日行二三次,尿少色清。跗肿按之凹陷难起。舌胖、质淡紫,苔白腻,脉沉缓。肝功能:麝浊度19单位,锌浊度21单位,谷-丙转氨酶55单位,白蛋白3.6克%,球蛋白4.6%,HAA 阴性。甲胎蛋白测定:阴性。蛋白电脉分析:白蛋白51%,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辨证分型论治、单方、验方等方面,综述了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确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理法方药上缺乏规范化,系统化,且没有一个诊治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并探讨了中医消腹水的机制,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