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有助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且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更低,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与观察组(55),对照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8.18%,对照组为54.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创伤小、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生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照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134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到本院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99例,对照组9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看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8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n=31)给予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29)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等基本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不良并发症为6.90%,对照组为25.81%,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治疗中,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耗时、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250例)患者均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0例)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物应用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物应用剂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26.8%),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能有效提升患者术中安全性,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胆结石患者临床予以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胆结石患者进行平衡分组对照分析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法53例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法53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96.23%)较对照组(90.57%)优,实验组治疗显著(P<0.05);术后比较实验组比较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实验组(3.77%)优于对照组(15.09%).结论:胆结石应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复发率降低,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胆结石治疗的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腹腔镜组与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开腹组,每组的患者例数均为25例.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效果与开腹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于2013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结石的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最大程度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式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期间2017年11月-2018年11月114例在院内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7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开腹切除手术,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术中和术后指标,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式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术中和术后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应该手术方式创口小、出血量低的优点,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关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的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该院6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并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1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普通治疗的同时,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普遍反映,此种方法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术后伤口小,瘢痕不明显等优点,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行胆结石手术的85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照组的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3.86、18.92、4.42、27.79),且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0.00%(χ2=7.93),以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χ2=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改善各相关临床指标,同时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即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开腹组3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3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安全性、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被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31例,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有16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有15例,对照组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1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9例,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出血量等治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等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究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而实验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而对照组的仅为91.43%,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1.43±4.5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49±3.34)mL、住院时间(5.31±1.54)d等指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75.67±5.47)min、(52.16±3.75)mL、(8.34±1.63)d,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在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5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治疗的84例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苏楠 《中国卫生产业》2014,(19):147-148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41.69±11.34)mL少于对照组(69.51±18.71)mL,手术时间(50.67±4.78)min短于对照组(78.36±12.09)min,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反应少、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可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