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患者IL-6水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梗死患者血清、脑脊液(CSF)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特点.探讨IL-6与SAH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0例SAH患者、38例脑梗死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CSF的IL-6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SAH组血清、CSF的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SAH组CSF的IL-6水平比血清的IL-6水平明显增高(P<0.01)。SAH组第1天血清和第6天CSF的IL-6平均水平为最高值。结论IL-6与脑梗死、SAH发病有关,SAH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与颅外免疫系统一样存在严重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而中枢神经系统与颅外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可能是不相同的。IL-6异常增高可能与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和迟发性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噻唑兰(MTT)法测定2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20例对照组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SAH患者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IL-6含量高于无此并发症者(P<0.05);SAH患者IL-6水平与HuntandHes临床病情分级有正相关关系(r=0.4917,P<0.05)。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清、脑脊液(CS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2例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清及CSF中IL-6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AH后血清及CSF中IL-6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SF中IL-6水平比血清中高,IL-6升高与病情轻重和出血量多少有关.结论IL-6可作为观察病情及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CVS)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525例SAH患者687次腰穿所得CSF理化检查表明:SAH后早期CSF呈浓血性者死亡率达20.9%压力高于1.96kPa者死亡率达28.4%;血性CSF维持最长者到病后18天,CSF黄变的高峰是在病后2~3周。黄变延续时间最长可到病后57天;CSF中含噬铁颗粒的白细胞可存子病后的第十周。因此。SAH急性期治疗以到病后3~4周为宜。CSF检查对SAH诊断、预后判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应用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蔡鹏临床资料26例均为我院1992年2月~1994年10月住院病人,男16例,女10例,年龄24~70岁,平均46.7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头痛、呕吐、颈抵抗等脑膜刺激征,其中神志清醒23例,嗜睡1例,出现精神症状3例...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TNFα和 IL6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了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 TNFα和 IL6 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第 1d、第 3d、第7d、第 14 d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TNFα和 IL6作为免疫因素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提示 TNFα和 IL6拮抗剂将是今后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其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腰椎穿刺用三通管放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术为治疗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16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治愈13例,好转2例,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 认真作好行脑脊液置换术的SAH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脑底部血管瘤和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较常见但病情凶险,主要症状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短暂意识不清,甚至昏迷,一般性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较差,可继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等。但如果治疗得当,预后较好,没有肢体残疾。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了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含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和方法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血与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送检14例SAH不同时期血清与脑脊液,采用Green改良法检测NO含量,并配有30例血清的正常对照。结果 SAH血清中NO均较对照组低,尤以第2周为著;脑脊液中NO含量第2周最低,第3周含量高于第1周;SAH的出血量多少与血和脑脊液中NO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SAH的NO的含量变化说明,NO减少是SAH的脑血管痉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应用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及腰穿CSF证实,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5~65岁,平均52.6岁;高血压病史4例,糖尿病史2例,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70岁,平均54.5岁;高血压病史6例,糖尿病史1例。按Hunt和Hess分级标准,治疗组I级4例,II级14例,III级9例,IV级3例;对照组I级5例,II级11例,III级10例,IV级4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4.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置换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观察CSF置换治疗SAH的疗效。方法 腰穿缓慢放出 5mLCSF,以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后加地塞米松 5mg鞘内注入。结果  48例经置换CSF后头痛能迅速缓解 ,平均为 4 9天 ,而对照组 42例平均为 1 4 9天 ,P <0 0 5。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 ,置换组1例 ,而对照组 4例。2例在置换时产生脑疝是由于放CSF过快所致。结论 应用置换CSF治疗SAH是一种缓解头痛 ,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有效方法。放CSF过快可影响疗效 ,诱发脑疝 ,当压力 >3 0kPa时不应放CSF ,宜用生理盐水直接等量置换可避免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血管活性肽。Yanagaisa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本文检测了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患者血浆ET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发病原因有高血压、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和颅动脉瘤等多种因素,急性脑血管疾病占10%左右,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50%[1]。现将在我院神经内科2009-07~2011-02住院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临床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0例不典型SAH者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SAH 40例初诊为高血压10例,结核性脑膜炎7例,血管性头痛6例,脑出血2例,小脑肿瘤4例,散发性脑炎3例,精神病3例,癫癎3例,急性胃肠炎2例.脑脊液为血性者13例,黄变者15例,无色清亮者6例,分别可见大量红细胞、吞噬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结论开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熟练掌握SAH各期细胞学变化规律,抓住脑脊液各期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才能提高SAH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诊断成立后即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1次,共置换3~5次,每次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间隔5 min重复操作2次,最后一次加地塞米松5 mg鞘内注射.结果 进行脑脊液置换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未进行脑脊液置换组,而好转率显著低于未进行脑脊液置换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脊液置换次数之间再出血发生率与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进行动脉瘤修复的SAH行脑脊液置换术致再出血风险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