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NSE与TNF-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E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的水平.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NSE和TNF-α的急性期水平分别为(26.32±7.36)ng/L和(46.47±14.36)μg/L,对照组为(6.45±2.11)ng/L和(22.50±6.13)μg/L;轻、重度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NSE和TNF-α水平均有升高,其水平与病毒性脑炎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脊液NSE和TNf-α是评价病毒性脑炎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其动态变化可及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脑脊液急性期和恢复期的IL-6和TNF-α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检测NSE的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NSE和TNF-α3项指标的急性期水平分别为(83.5±22.9)ng/L、(13.6±4.5)μg/L和(57.4±15.6)μg/L,恢复期水平分别为(48.6±14.2)ng/L、(6.7±2.9)μg/L和(31.0±12.5)μg/L,急性期水平均明显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重症组3项指标明显高于轻症组,轻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项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联合2、3项检测能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结论 IL-6、NSE和TNF-α是评价病毒性脑炎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2、3项检测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脑炎患儿NSE、S100B蛋白和神经肽Y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神经肽Y(NPY)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重症20例,轻症30例)及选择同期住院20例凝诊病毒性脑炎儿行腰穿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对照组)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蛋白和NPY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蛋白和NPY的含量[血清:(18.90±5.50)μg/L,(0.57±0.26)μg/L,(267.3±54.7)μg/L;GSF:(10.45±4.40)μg/L,(0.93±0.53)μg/L,(347.2±60.6)μg/L]均高于对照组[血清:(10.35±2.49)μg/L,(10±0.06)μg/L,(67.8±22.5)μg/L;GSF:(3.96±1.57)μg/L,(0.29±0.18)μg/L,(102.6±38.9)μg/L](P<0.01),重症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蛋白和NPY的含量[血清:(21.93±5.39)μg/L,(0.71±0.31)μg/L,(32.5±62.8)μg/L;GSF:(13.05±4.41)μg/L,(1.23±0.66)μg/L,(407.3±68.1)μg/L]均高于轻症组[血清:(15.93±4.02)μg/L,(0.42±0.14)μg/L,(234.7±51.2)μg/L;GSF:(8.05±1.77)μg/L,(0.63±0.26)μg/L,(320.2±59.5)μg/L](P〈0.01).结论 NSE、S100B蛋白和NPY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和脑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急性期和恢复期的IL-6和TNF-α水平,并与2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和TNF-α的急性期水平分别为(91.4±24.6)ng/L和(53.5±16.2)μg/L,恢复期水平分别为(52.2±10.8)ng/L和(28.3±10.1)μg/L,正常对照组为(50.5±8.7)ng/L和(24.0±6.5)μg/L,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和TNF-α的急性期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的急性期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05.5±17.4)ng/L和(68.2±15.5)μg/L,轻症组的急性期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74.6±10.7)ng/L和(40.4±13.6)μg/L,重症组的急性期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其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轻、重度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BB)、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重症患儿、30例轻症患儿和30例排除颅内感染的偏头痛患儿,并对其脑脊液和血清中NSE、CK-BB、LDH同工酶进行检测,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的分析及比较.结果 在血清分析中,三组患儿NSE、CK-BB、LDH同工酶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F 值分别为168.62、73.82和27.08,均P<0.01);在脑脊液分析中,三组患儿NSE、CK-BB、LDH同工酶检测结果也有统计学差异(F 值分别为291.72、891.83和60.544,均P<0.01).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CK-BB、LDH变化可作为诊断病毒性脑炎及评估病情轻重的临床指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S-100b和NSE水平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S-100b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检测NSE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脑脊液中急性期S-100b与NSE检测水平分别为(364.8±81.5)ng/L和(12.5±6.1)μg/L,恢复期二项水平分别为(176.4±21.9)ng/L和(5.7±2.8)μg/L,S-100b和NSE水平急性期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重症组S-100b和NSE的水平分别为(485.1±122.7)ng/L和(17.4±10.6)μg/L,轻症组二项水平分别为(259.0±67.1)ng/L和(9.1±4.3)μg/L,重症组二项指标显著高于轻症组,轻症组二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S-100b和NSE水平的测定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惊厥患儿β内啡肽(β-E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惊厥患儿72例,依据病因分成病毒性脑炎组(21例)、癫痫发作组(26例)及热性惊厥组(25例);而依据病情分成严重组(33例)及普通组(39例).随机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小儿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β-E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NSE水平.结果 病毒性脑炎组[β-EP:(46 39±15.54)ng/L;NSE:(20.64±8.72)μg/L]、癫痫发作组[β-EP:(35.41±13 27)ng/L;NSE:(23.19±10.92)μg/L]及热性惊厥组[β-EP:(43.75±17.67)ng/L;NSF:(19.20±7.45)μg/L]惊厥发作24 h内β-E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β-EP:(17.52±8.23)ng/L;NSE:(10.53±3.85)μg/L](P<0.01).严重组β-EP和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普通组又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惊厥发作后β-EP和NSE水平与脑损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与不同病因所导致的惊厥发作无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害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E的水平,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LAT)测β2-MG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急性期NSE和β2-MG水平分别为(15.7±4.2)μg/L和(8.1±2.4)mg/L,结核性脑膜炎组急性期两项指标分别为(18.4±6.5)μg/L和(12.6±5.0)mg/L,病毒性脑膜炎组急性期两项指标分别为(10.8±3.7)μg/L和(4.3±2.4)mg/L;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的急性期两项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急性期NSE和β2-MG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急性期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β2-MG水平结核性脑膜炎组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NSE和β2-MG的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具有一定的辅助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100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设为脑炎组,另选择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脑炎患儿与对照组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水平;比较轻症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入院时、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以上指标。结果脑炎组患儿随着治疗的延长,S100B、NSE、MBP TNF-α、IL-6和sICAM-1呈下降的趋势,入院第7天及入院第14天低于入院时,入院第14天低于入院第7天(P<0.05)。入院时、入院第7天及入院第14天,轻症患儿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均低于重症患儿(P<0.05)。入院时脑炎组患儿血清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分别为(1.38±0.26)ng/L,(15.32±5.12)ng/L,(1.42±0.26)ng/ml,(122.10±33.61)ng/L,(123.12±30.50)ng/L和(481.82±98.43)μg/L高于对照组(P<0.05)。脑炎组患儿入院第7天、第14天血清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呈下降趋势(P<0.05)。入院时、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轻症患儿血清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低于重症患儿(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神经功能指标、TNF-α、IL-6和sICAM-1均升高,且重症患儿升高更明显,治疗后,血清、脑脊液神经功能指标、TNF-α、IL-6和sICAM-1均呈下降的趋势,因此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神经功能指标、TNF-α、IL-6和sICAM-1可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的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热性惊厥患儿41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28例,复杂性热性惊厥13例,均于发作后24h抽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NSE浓度;选择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2例作为对照组,于入院后次日抽取静脉血,处理同热性惊厥患儿组.结果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血清NSE水平为(10.74±2.40)μg/L,对照组为(7.78±0.94)μg/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5.97,P<0.01),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NSE水平为(22.26±3.1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t=10.88,P<0.01),亦显著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组(t=11.64,P<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NSE浓度明显升高,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升高更为明显,血清中NsE可作为判断热性惊厥患儿脑损伤及其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前瞻性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51例脑炎患儿,其中病毒性脑炎组30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轻症组18例,重症组12例,对照组为细菌性脑膜炎21例。所有受试者入院24 h内采集静脉血2 ml,3天内采集脑脊液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sVCAM-1的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sVCAM-1含量随病情而变化。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血清、脑脊液S100B蛋白与sVCAM-1含量呈正相关。病毒性脑炎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脑脊液S100B蛋白与sVCAM-1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有关,血清和脑脊液水平有相关性,检测S100B与sVCAM-1的水平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和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12.
张小妮  金敏  陈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31-1934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新生儿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及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探讨其在机械通气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机械通气新生儿36例为机械通气组,未使用机械通气新生儿31例为非机械通气组。动态观察机械通气组患儿在机械通气后1、24、48、72h和撤机后24h血浆SP-A和SF水平及在机械通气后1、24、48、72hBALF中SP-A在各时段的变化,非机械通气组也以同样时段采集静脉血及BALF,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SP-A水平,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SF水平。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相关性分析应用直线相关公式计算关联系数r值。结果:机械通气组患儿血浆SP-A和SF水平明显升高,BALF中SP-A水平显著降低,与非机械通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升高程度与使用机械通气天数呈显著相关性(r=0.451、-0.386、0.431,P<0.05)。机械通气后48h血浆和BALF中SP-A及SF水平出现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好转撤机,血浆SP-A及SF水平逐渐回落,提示机械通气后48h患儿可能开始出现肺损伤。结论:动态观察新生儿机械通气时血浆和BALF中SP-A及SF水平可能有助于监测VILI的发生,以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探讨其在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10月选取6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脑炎的患儿为实验组(包括非惊厥组36例,惊厥组32例),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脑脊液MBP、NSE的含量。结果 惊厥组、非惊厥组患儿脑脊液MBP、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惊厥组均明显高于非惊厥组(P<0.05)。结论 脑脊液MBP、NSE含量可作为评估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损伤程度的指标,这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早判断病情和合理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脐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水平及其变化、NSE和S-100蛋白间的关系及二者与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胎儿脑细胞代谢的影响,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新生儿脑损伤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所生的69例新生儿及20例对照组新生儿脐血NSE和S-100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对照组脐血NSE/S-100蛋白含量分别为(9.77±1.34)ng/mL/(37.50±2.52)μg/L、(9.70±1.37)ng/mL/(38.84±5.43)μg/L、(11.33±1.70)ng/mL/(60.50±10.04)μg/L、(8.82±1.10)ng/mL/(35.32±3.38)μg/L,4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脐血NSE与S-100蛋白水平呈正相关(γ=0.457,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脐血NSE、S-100蛋白水平与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呈负相关(γ=-0.286/γ=-0.263,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越重,脐血NSE与S-100蛋白水平升高越明显,造成围产儿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儿脐血NSE、S-100蛋白水平与1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说明脐血NSE、S-100蛋白可以做为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甘肃省某贫困农村地区7~12岁学龄儿童维生素A (vitamin A,VA)营养状况,对VA营养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两贫困地区的396名7~12岁学龄儿童进行膳食调查、血清VA水平检测。干预组儿童进行VA营养饼干干预,对照组正常饮食,六个月后再次进行血清VA测定。结果 该地区7~12岁儿童膳食VA平均水平为328.45 μgRE,血清VA平均水平为433.19 μg/L,VA缺乏率为4.29%,VA边缘缺乏率为12.37%。干预六个月后,干预组儿童血清VA水平增长值为(44.03±6.48)μg/L,对照组儿童血清VA水平增长值为(6.65±4.34)μg/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51,P<0.001);干预后干预组儿童血清VA缺乏率为1.06%,对照组缺乏率为3.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0,P=0.204),干预组血清VA边缘缺乏率为3.53%,对照组血清VA边缘缺乏率为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3,P=0.013)。结论 甘肃省某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处于VA轻度缺乏状态,补充红棕榈油营养饼干能明显改善儿童VA营养缺乏的状况,这可能成为当地解决儿童VA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变化并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化脓性脑膜炎31例,病毒性脑膜炎33例,对照组2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NSE活力,速率法测定LDH活力。结果①NSE、LDH含量:化脓性脑膜炎组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P〈0.01),病毒性脑膜炎组高于对照组(P〈0.01)。②若以阳性标准NSE≥15.3μg/L判断,NSE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8.06%,86.36%;NSE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39.33%、86.36%。③若以阳性标准LDH≥29.2U/L判断,LDH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80.95%;LDH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6.67%、90.9%。结论联合测定NSE、LDH活力,有助于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对其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测定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NSE和CR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NSE和CR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NSE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重型者NSE和CRP水平[(35.63±7.12)μg/L、(13.82±3.57)mg/L]显著高于轻、中型者[分别为(17.24±5.32)μg/L、(5.61±2.35)mg/L和(26.08±5.91)μg/L、(9.07±2.14)mg/L](P<0.01).不同梗死部位患者血清NSE、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E和CRP是反映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可作为脑梗死早期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微量元素锌(Zn)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42例VMC患儿及23例正常健康儿的血清NO、Zn水平。结果:急性期VMC患儿血清NO含量为(61.35±18.92)μmol/L,较对照组(23.81±5.37)μmol/L、恢复期(33.95±8.86)μmol/L患儿明显升高(P<0.01);而急性期VMC患儿血清Zn浓度为(76.81±11.05)μmol/L,较对照组(116.28±11.76)μmol/L、恢复期(89.75±9.90)μmol/L患儿降低(P<0.01);VMC患儿急性期NO与Zn呈高度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NO、Zn含量变化与VM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