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不同于造血干细胞的另一类骨髓干细胞。近年对MSCs的研究初步显示其能减少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并推测它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为了解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我们观察了在无细胞接触的条件下,MSCs培养上清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胸腺素能有效地修复辐射所致的造血组织损伤为探讨胸腺素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的作用原理,并观察其疗效,作者等以900拉德X线全身照射小鼠30只,造成造血功能障碍之模型,用胸腺素2mg/kg腹腔注射,1/d,并设立对照组,观察小鼠外周血象,骨髓象和肝、脾、骨髓...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氟碳人造血—全氟三丁胺(FC—43)乳剂对猴子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恒河猴8只,用FC—43乳剂换血(25—80%),于换血后8、12个月采取骨髓液,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结果发现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统和红细胞系统多见,粒细胞、红细胞比例正常,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功能良好。各细胞系统的细胞生成、形态、发育、结构特征以及不同阶段分布率均未见明显改变。换血后8个月猴骨髓象已完全恢复。提示用FC—43乳剂给猴换血25—80%,对骨髓远期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骨髓造血组织切片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琪  周淑芸 《解剖学杂志》1994,17(3):244-247
采用塑料包理方法,并薄切片,进行HE、HGF、Gomori,PAS,Pussian Blue染色,对104例正常人骨髓活检标本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显示了我国正常人骨髓造血组织、脂肪组织、骨小梁、小血管的容量范围及骨髓基质中网硬蛋白,糖元、中性粘多糖、含铁血黄素的分布与含。以期明确我国成人骨髓活检的有关观测标准,为判断骨髓造血组织的病理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日本开发出造血干细胞分离移植技术日本筑波大学基础医学系中内启光教授,研究成功一种能够恢复骨髓机能的造血干细胞(制造血液的细胞)的分离、移植技术,有望给骨髓机能损伤者带来福音。由中内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从白鼠骨髓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这种细胞在25000...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是一切血细胞的最原始细胞。通过体外纯化、扩增来获得大量的、纯度较高的、增殖能力强的造血干细胞,并使之向某一方向定向分化,已日渐成为目前骨髓移植中,造血干细胞来源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实验采用提前在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适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微环境,即依靠细胞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或通过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维持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骨髓基质细胞层上,即使在没有任何细胞因子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亦可存活较长时间。为进一步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层对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中…  相似文献   

7.
王雷  宋洁  匡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3):4213-421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维持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在造血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多向分化能力,并检测其在体外支持造血的能力。 方法:利用密度梯度培养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接种脐血单个核细胞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滋养层培养板上共培养,观察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变化。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强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34和CD106。可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扩增并形成造血祖细胞集落。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具有造血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65例骨髓组织病理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髓组织病理学定量分析在血液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9例病患者及6例题 骨髓组织切片进行了造血组织、脂肪组织及骨小梁等病理学定量分析;Masson三色染色和Gomori网状纤维染色观察。结果:与其他血液病及正常人骨髓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骨髓的造血组织数及造血面积明显减少,脂肪组织数及脂及组织面积明显增多,骨小梁数及骨小梁面积明显减少。Masson胶原纤维在血液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其  相似文献   

9.
人脐血清促进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Gyγ射线照射后,实验组小鼠给予0.1ml/只.d^-1人脐血清腹腔注射,对照组小鼠代之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动态观察了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内源和外源性脾结节数目,结果表明人脐血清能在体内显著促进照射小鼠骨髓造血,提示人脐血清含有丰富的促造血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不同胎龄胎儿的身长、部分骨骼的长度及增长速度,胎儿骨髓造血部位发生的时间、顺序及其造血灶特点。认为妊娠早期及中期胎儿生长较快,12周胎儿,较多部位的骨骼已出现造血灶。20周时,全身大部分骨髓参与造血。  相似文献   

11.
GVHD 和GVL 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成败的关键因素。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更是免疫器官,骨髓中的免疫微环境关乎移植后造血重建、免疫功能重建、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本文将从骨髓微环境的病理生理特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骨髓免疫微环境与移植后造血恢复及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等角度,综述近年来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与造血重建和白血病复发相关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发现很多益气补血类中药均是通过影响骨髓基质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因子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或者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黏附而发挥作用。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细胞分离筛选法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芪注射液干预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和光镜观察到骨髓基质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形态,有突起;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内细胞器丰富,如粗面内质网、分泌小泡、线粒体等。黄芪注射液质量浓度为400和600 mg/L时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P < 0.05),且两种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00 mg/L黄芪注射液可增加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黄芪注射液能够增强基质细胞的黏附性,对造血微环境有改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癌瘤患者骨髓细胞c—erbB和c—erbA绵基因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系列研究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前期的癌上,对31例恶性肿瘤患者骨髓进行血液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乾骨髓有与白血病前期骨髓相似的病态造血(Myelodysplasia)和相关基因异常即c-erbB基因重排,扩增和c-34bA缺失。它们不仅同骨髓红系病态造血相关,也同巨核系病态造血相关。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及其相关基因异常可能代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与骨髓穿刺涂片联检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MDS患者采用骨髓抽吸与活检标本同步法取材,同步观察其涂片和切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MDS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程度、骨髓涂片的明显活跃与切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系病态造血骨髓切片检出率高于涂片(P<0.05),红系病态造血骨髓涂片检出率高于切片(P<0.05),巨核系病态造血检出率骨髓切片与涂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在MDS的诊断和分型中各有优点、两者相互补充,同步观察更有利于提高MDS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输注(IBM)脐血与间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造血重建、骨髓MSCs恢复的影响,并研究供体MSCs植入状态以探讨MSCs的作用机制。方法:BrdU标记F344大鼠骨髓MSCs通过双侧胫骨IBM或尾静脉注射(IV)与胎鼠及新生大鼠外周血(FNPB)共移植Wistar雌鼠。监测受鼠存活状况、造血免疫重建、HSCs植入水平及骨髓MSCs恢复情况,并以免疫荧光法检测受鼠骨髓MSCs的来源。结果:(1)2个共移植组60 d存活率均为100%,单纯FNPB移植组仅为66.7%。(2)共移植组的外周血象、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产率明显高于单纯FNPB移植组,尤以骨髓腔共移植组最佳。(3)2个共移植组的HSCs植入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骨髓腔共移植组明显高于单纯FNPB移植组(P<0.05)。(4)30 d时各移植组MSCs的增殖能力未达正常水平,但仍以骨髓腔共移植组的恢复情况最佳(P<0.05)。(5)仅少部分受体可发现供、受体源性MSCs嵌合。 结论:脐血与MSCs共移植可促进受体骨髓MSCs恢复和造血重建,提高HSCs植入率;IBM途径应用安全,促进造血恢复的作用优于IV途径。  相似文献   

16.
T细胞初期分化和粘附分子和田胜也·他所有的血细胞,包括T细胞在内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是通过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局部环境,即所谓“造血微小环境”来维持的。造血微小环境可以说是基质细胞和由它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外基质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是T淋巴细胞免疫亢进破坏造血干祖细胞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性疾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支持造血功能同时具有免疫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骨髓衰竭模型小鼠体内的归巢情况。 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骨髓衰竭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于第6天将已标记氯甲基苯甲酰氨的BALB/c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移植给骨髓衰竭模型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学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细胞在不同组织的动态分布。造模第14 天,观察各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外周血血象和骨髓形态学特征。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后24 h在受体小鼠骨髓中可发现氯甲基苯甲酰氨阳性标记细胞,72 h时阳性标记细胞数量增多(P <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濒死或处死前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与模型组小鼠濒死时相比显著升高(P < 0.01)。骨髓衰竭模型组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 < 0.05)。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入骨髓衰竭模型体内能归巢至骨髓,促进造血恢复,减轻骨髓衰竭程度,显著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苷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骨髓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谱电泳法观察了红景天苷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骨髓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造血调控中的可能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小鼠骨髓细胞中均检测到MMP-2和MMP-9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高、中、低剂量红景天苷组骨髓细胞中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在造模后第4d,中剂量红景天苷组中MMP-2和MMP-9表达最强。在8d,分别是低剂量和中剂量红景天苷组中MMP-2和MMP-9表达最强。酶谱电泳结果显示,在对照组骨髓中可检测到66kD(MMP-2的酶原形式,proMMP-2)、62kD(MMP-2的活性形式,MMP-2)、86kD(MMP-9活性形式,MMP-9)和94kD(MMP-9的酶原形式,proMMP-9)4条明胶酶的活性带,其中MMP-9的活性最强。造模后骨髓造血微环境中明胶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不同剂量的红景天苷均能明显促进proMMP-9和MMP-9的活性增强,使proMMP-2的活性减弱。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可能通过促进骨髓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增强、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升高,进而导致ECM中或基质细胞膜上细胞因子的释放、骨髓微血管损伤的修复以及HSCs增殖、迁移和分化能力的增加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景天多糖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造血调控作用机制。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红景天多糖对骨髓抑制贫血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中剂量和高剂量红景天多糖能明显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骨髓有核细胞(BMCs)数,但对血小板的作用不明显。高剂量组可促进骨髓G0/G1期细胞向S期细胞以及S期细胞向G2/M期细胞的转化,增殖指数(PI)也明显升高。结论红景天多糖可能通过促使骨髓抑制贫血小鼠骨髓细胞通过G1期的限制点,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加速骨髓G0/G1期细胞向S期细胞、S期细胞向G2/M期细胞的转化,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提高外周血象,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大系列研究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和白血病前期的基础上,对31例恶性肿瘤患者骨髓进行血液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骨髓有与白血病前期骨髓相似的病态造血(Myelodysplasia)和相关基因异常即c-erbB基因重排、扩增和c-erbA缺失。它们不仅同骨髓红系病态造血相关,也同巨核系病态造血相关。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及其相关基因异常可能代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早期病变。而c-erbB重排及其相关的骨髓巨核系异常增生可能是肿瘤发病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