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韦甫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4):70-7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集的118例ADR报告。结果118例ADR报告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中,以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高,为41.5%(49/118),其次是中药注射剂及中成药,为16.9%(20/118);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大,为83.1%(98/11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为39.0%(46/118)。结论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及静脉给药途径是引起ADR的主要因素,以这些因素为重点加强医院ADR监测工作,尽量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3.
4.
贯虹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4)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2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22例(52.4%);中药制剂引起的ADR10例(23.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9.0%(29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6.7%(28例)。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1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6-2007年所收集的14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ADR中,以抗感染药所致的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涉及ADR发生的药物。其作用途径以静脉注射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7.
徐晓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2):65-66
目的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ADR报告总计134份,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程度、药品类别、涉及器官和(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4份ADR报告中,19-44岁患者ADR发生率较高,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异;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重要途径;ADR发生最高的为抗感染药,其次是中药制剂;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最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及中药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以减少ADR发生;同时加强ADR监测的培训工作,提高上报意识,完善并提高ADR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8.
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13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引发ADR最多(87.05%);静脉给药引起ADR最常见(89.9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40.29%)、其次是胃肠道反应(17.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1.51%)等。结论:增强医务人员的ADR报告与监测意识,进一步做好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2013年收集并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 611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611例ADR报告中,女性(890例)多于男性(72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多,占52.70%;引起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77.53%;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占28.18%;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35.9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7.31%;严重的ADR有4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是抗感染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OR/ADE)报告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中一般ADR194例(97.00%);性别、年龄与A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院内门诊ADR39例;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125例,62.50%),其次为中成药(20例,10.00%);静脉用药引发ADR166例(83.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95例,47.5%);无死亡及后遗症报告;医师上报169例(84.50%)。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7%(126例);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1% (10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例数的71.53%(98例)。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与监测。 相似文献
1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院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我院上报的2004-2006年的27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2年我院上报的287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7例发生ADR的患者中,60岁以上者居首位,为126例,占43.90%;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为150例,占52.26%;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为73例,占25.4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为98例次,占总共302例次数的32.45%。结论:临床应该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2年收集的353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3例ADR中,>60岁的患者最多,为203例(57.51%),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为315例(89.24%),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为103例(29.18%),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皮肤和消化系统.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用药过程中应该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认真做好患者用药指导,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董静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2):1106-1108
目的:了解唐山市第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上报的12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为96例,占78.05%;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为64例,占52.03%;抗菌药物引起的ADR为35例,占28.46%;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共53例次,占总例次数(137例次)的38.69%。结论: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患者自身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ADR的发生。应重视ADR的报告与监测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给临床医师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7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7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可知,性别统计无明显差异,年龄段大于60岁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产品以抗微生物药居多,对全身系统及器官危害性最多见,在临床上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临床处理或抢救要及时。结论:经过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统计分析,我们应足够重视,必须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意识,确保广大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集到的61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0岁人群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60例(26.02%);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有516例(83.90%);ADR主要累及的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有285例(43.91%);严重ADR 23例,其中以发生过敏性休克为主,有13例;引起ADR的药品有16类171种,抗菌药居首位,有346例(44.88%),抗菌药中以喹诺酮类药物居首位,有81例(23.41%)。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教育和对ADR的监测,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易发原因,为临床预防ADR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0~2011年上报的15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菌药居多,占40.76%;引起ADR最主要的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占72.6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3.95%。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药物ADR报告80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报告人身份以及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以护士上报数量最多;以抗生素发生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6.52%,中药制剂次之,占总例数的16.30%:给药方式以静脉输液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