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永飞  詹娜  黄亚冰  刘琳  王则胜 《西部医学》2012,24(11):2116-2118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4(BMP-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30例正常结肠组织石蜡切片中BMP-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BMP-4阳性表达率为61.5%(40/65例),结肠腺瘤表达率为17%(5/30例),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Z/30)且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MP-4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的结肠癌组织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MP-4的阳性表达在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存在BMP-4的阳性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VIEN基因在胃癌原发灶及周围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癌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胃癌的原发灶、癌旁组织及周围淋巴结的VIEN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2例胃癌原发灶VIEN总阳性表达率:41.9%(26/62);癌旁组织为100.0%(62/62):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TEN总阳性表达率:31.4%(27/86);无癌转移淋巴结为92.1%(35/38)。胃癌原发灶VI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而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41和X^2=6、75,P〈0.01);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无癌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4,P〈0.01)。N1、N2站癌转移淋巴结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 别为32.1%(18/53)、30.3%(10/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31,P〉0.05)。原发灶FI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周围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 抑癌基因FIEN的变化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alectin-3和Smad4在结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ectin-3和Smad4在61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1例结肠癌中Galectin-3阳性表达50例,阳性率为82%,对应癌旁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为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中Smad4阳性率为24.6%,对应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的阳性表达及Smad4表达缺失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有关(P〈0.01或〈0.05)。结论Galectin-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与结肠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有关,Smad4表达缺失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转移有关。二者是预测结肠癌转移的较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叉头蛋白3(Foxp3)蛋白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鼠抗人Foxp3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65例同期伴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胃癌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原发灶、胃癌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Foxp3蛋白呈强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51/65)、80.0%(52/65)和88.6%(39/44);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很弱,阳性表达率为20.0%(13/65)。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oxp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组织(P值均<0.05),后3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oxp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不相关(P值均>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301,P=0.023),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58,P=0.004)。结论胃癌病灶中的Foxp3蛋白可能成为术前判断胃癌是否发生腹膜转移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Galectin-3和CD44v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结肠癌(结肠癌组)、16例正常结肠组织(正常对照组)、20例结肠腺瘤性息肉(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组织中Galectin-3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腺癌、黏液癌者Galectin-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未分化癌者(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Galectin-3、CD44v6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低、中分化腺癌者CD44v6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者(均P〈0.05);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结肠癌组Galectin-3、CD44v6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肠癌组Galectin-3阳性表达率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结肠癌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组织中Galectin-3与CD44v6呈正相关(r=0.087,P〈0.05)。结论检测Galectin-3和CD44v6能更准确地判断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状况,进一步为结肠癌的随访、辅助治疗、判断预后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DLC-1及Moesin表达的相关性与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结肠癌标本72例及相应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LC-1及Moesin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DLC-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结肠黏膜组织,而Moesin蛋白表达水平及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结肠黏膜组织,两者表达呈负相关。低分化结肠癌组织中DLC-1阳性表达率低于高、中分化结肠癌组织,而Moesin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结肠癌组织;Ⅲ、Ⅳ期结肠癌组织中DLC-1阳性表达率低于Ⅰ、Ⅱ期结肠癌组织,而Moesin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结肠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及5年内病情复发或者死亡病例结肠癌组织中DLC-1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及5年内无复发病例,而Moesin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5年内无复发病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组织中DLC-1低表达,Moesin高表达,两者表达呈负相关。DLC-1低表达及Moesin高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ts-1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下咽癌原发灶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单纯手术患者下咽癌原发灶及相应36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52例下咽癌原发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1.54%(32/52)和75.00%(39/52);Ets-1、p-STAT3蛋白在,13~T4级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T1—T2级(P〈0.05,P〈0.01);在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Ets-1蛋白在有肺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肺转移者(P〈0.05);在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中,Ets-1、P-STAT3蛋白在转移灶的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和58.33%(21/36);原发灶P-STAT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Ets-1和P-STAT3蛋白在下咽癌中均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ts-1表达还与肺转移有关。Ets-1和P-STAT3有可能成为临床判断下咽癌侵袭性、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与胃癌原发灶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 检测56例胃癌患者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14.3%、12.5%.在56例病例中,癌旁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表达状态与原发灶的一致率分别为89.3%和94.6%,而在Her-2表达阳性的标本中,癌旁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结果 与原发灶的一致率分别为100.0%、85.7%.胃癌不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在不同性别、民族、年龄、分化程度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不宜作为临床检测Her-2表达的标本,但在无法获得原发灶标本时,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结果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鑫  潘月龙  沈建国  王林波 《浙江医学》2011,33(12):1756-1759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G)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经手术证实的合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且病理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分别对患者的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以及远处转移灶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DG亚基(α—DG)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α—DG在正常黏膜、胃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70%、25%、5%;原发灶中α—DG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黏膜,且高于淋巴结转移灶及远处转移灶(P〈0.01);OC—DG在印戒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和低分化腺癌(P〈0.05);而OC—DG在不同大体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分期者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检测DG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且DG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alectin-3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0例ESCC、1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lectin-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ESCC、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2.0%(36/50)、47.4%(9/19)和24.0%(1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SCC、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Galectin-3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66.0%(33/50)、31.6%(6/19)和20.0%(1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与ESCC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Galectin-3蛋白及mRNA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Galectin-3蛋白及mRNA表达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