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尿毒症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30例正常人和32例尿毒症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比值;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计算E/A值。结果正常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A),E/A>1;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Ve/Va>1,正常组与尿毒症患者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组织速度成像测值有显著性差异,尿毒症患者组中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V/A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检出病例数中QTVI阳性例数明显高于血流频谱。结论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口运动速度能较准确估计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和组织追踪法(TT)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获取标准心尖位左室长轴切面,两腔切面及四项切面,分别应用QTVI和TT技术分析30例正常人和20例DCM患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即左室前壁、后壁、侧壁、下壁、前间隔和后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下移距离(Don);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计算E/A值。结果 DCM患左室不同室壁节段Vs,Ve,Va和Ds以及LVEF均比正常人显减低。在DCM患中,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测量的二尖瓣环水平Ds与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Dm显相关(r=0.64,P=0.005),二尖瓣环水平的平均Vs(r=0.73,P=0.001)、平均Ds(r=0.64,P=0.005)与LVEF分别显相关。正常人与DCM患两组间E/A值无显统计学差异,而DCM患二尖瓣环平均Ve/Va较正常人显减低;正常人中二尖瓣环平均Ve/Va与E/A显相关(r=0.63,P=0.008),而DCM患二尖瓣环平均Va与E/A无显相关。结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技术可快速、直观、元创性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徐伟忠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12):1093-1095,F0003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采集30例正常人和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后,分别测量其不同心肌节段在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之比(Ve/Va)明显低于正常组;二尖瓣环水平的平均Vs与LVEF显著相关(r=0.571,P=0.009)。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可快速、直观、无创性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左心舒张和收缩功能异常.方法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观测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4例健康人心尖左心长轴、二腔和四腔切面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比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E峰速度,舒张晚期血流频谱A峰速度,计算E/A比值.结果糖尿病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s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 (P>0.05);糖尿病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较健康人减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糖尿病组/健康人:9.96±3.10/13.29±3.99,P<0.05);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较健康人升高(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糖尿病组/健康人:11.58±2.21/10.13±1.36,P<0.05),Ve/Va比值较健康人明显减低(Ve/Va比值糖尿病组/健康人: 0.88±0.32/1.33±0.40,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可检出松弛延迟和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心肌运动状态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 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组(Ⅰ a组)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组(Ⅰ b组),正常对照组20例.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及E峰减速时间、E/A比值.组织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s峰)、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e峰)及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a峰)与s/e比值.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中,Ve大于Vs;在伴有急性左心衰竭扩心病患者中,Vs减低不明显,而Ve、Va则明显减低,Vs/Ve比值增高.且随着临床症状改善,Ve值明显增高.在慢性左心功能衰竭扩心病患者组中,Ve、Va明显高于Vs,Vs/Ve比值小于1.结论 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导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原因是由于心肌舒张功能损害,而不是心肌收缩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状况。方法恢复期川崎病患儿30例(患病组),正常儿童20例(正常组)。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获得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期速度(A),计算E/A;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分析软件测量心脏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后间隔和侧壁的二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最大位移(D)、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结果患病组LVEF、E峰、A峰及E/A都在正常范围内,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室壁的二尖瓣环处的Vs和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个室壁的平均Vs和D两组间差异也有有显著性意义;各室壁的舒张速度Ve和Va以及Ve/Va,只在少数室壁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川崎病恢复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受损,舒张功能尚正常;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小儿纵向左室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TI技术 ,对 5 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DTI速度峰值 (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舒张早期DTI速度峰值 (Ve)显著减低 (P <0 .0 5 ) ,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 (Va)无显著变化 ,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的比值 (Ve Va)显著减低 (P <0 .0 5 )。Ve Va值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 A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参数可用于无创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与左室舒张末压对比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探讨组织多普勒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选取2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检查,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及E/A,组织多普勒模式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和Ve/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Ve/Va显著减小(P<0.05),且左室肥厚组的Ve/Va比非左室肥厚组减小的更为明显(P<0.05)。室间隔厚度与Ve/Va、E/A呈负相关(r分别为-0.77和-0.70,P<0.05),Ve/Va与室间隔厚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E/A与室间隔厚度的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段的二尖瓣环运动进行检测,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初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再灌注治疗28例,未再灌注治疗32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25例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计算二尖瓣环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中晚期平均峰值运动速度(Vs,Ve,Va)。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二尖瓣血流速度(E,A),LVEF采用Simpson's原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第2周、4周、12周进行上述测量。比较分析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短期影响。结果:再灌注组12周死亡率为0,未再通组12周死亡率为15.6%。Vs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Ve/Va与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A显著正相关(r=0.68,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2,4,12周Vs,Ve,Va,LVEF,FS,Ve/Va,E/A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再灌注组2,4,12周Vs,Ve,LVEF,FS,Ve/Va均显著优于未再灌注组(P<0.05~0.01);再灌注组4,12周Vs,Ve,LVEF,FS,Ve/Va与2周时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0.01);未再灌注组12周Vs,Ve,LVEF,FS与2周时比较有显著改善(P均<0.05),而4周与2周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VI测量二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获标准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应用QTVI技术分析17例HCM患者和18例健康者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多普勒速度曲线,测量各节段心肌运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计算左室二尖瓣环、基底段、中段水平的平均Ve、平均Va。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率(E)、舒张晚期速率(A)、计算E/A。结果HCM组左室各节段Ve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部分P〈0.001),肥厚节段Va低于正常组(P〈0.05),而非肥厚节段Va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同一水平平均Ve、Va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CM组与正常组二尖瓣口E、A、E/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QTVI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HCM患者左室长轴各节段心肌松弛性显著降低,肥厚节段的心肌顺应性受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照评价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AIDS)患者和未接受HAART治疗者的左心功能,分析评价目前国内AIDS治疗所采用的HAART方案是否对AIDS患者左心功能造成影响。方法对59例未接受HAART治疗的AIDS患者及56例接受HAART治疗的AIDS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项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采集二尖瓣环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及后间隔六个位点组织多普勒(TDI)运动频谱,测量各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计算各位点Ve/Va值及左心平均Vs、Ve、Va和Ve/Va值,同时测量二尖瓣环瓣叶附着点处侧壁位点“a”波结束至下一心动周期“e”波开始的时间间期(a线)及“s”波开始至结束的时间间期(b线),按照公式Tei=(a-b)/b计算右室Tei指数。两组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未治疗组和治疗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二尖瓣环各位点TDI测值包括Vs、Ve、Va、Ve/Va、Vs[(9.06±1.69)cm/s,(8.98±1.41)cm/s]、Ve[(11.19±2.04)cm/s,(11.05±2.30)cm/s]、Va[(8.47±1.50)cm/s,(8.08±1.64)cm/s]、Ve/Va(1.37±0.38,1.30±0.37)及Tei指数(0.41±0.14,0.42±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看,目前国内AIDS治疗采用的HAART方案对AIDS患者左心功能暂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MR)的特异性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收集372例接受ASD心内修复术的成人患者,根据是否同时或分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分为两组,即病例组(n=45)和对照组(n=327)。应用多因素回归法筛选ASD合并器质性MR的术前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肺动脉内径(PAD)和二尖瓣瓣环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二尖瓣和三尖瓣的舒张早期峰速(Em、E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侧壁处的舒张晚期峰速(Am''、At'')、三尖瓣侧壁瓣环处收缩期运动峰速(St'')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4),三尖瓣反流程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2)。其中二尖瓣瓣环扩张、LVEDD增大、St''偏低和PAD明显扩张,是成人ASD合并器质性M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二尖瓣瓣环内径明显扩大和LVEDD增大是ASD患者左心室前负荷增加的特异性超声心动图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右心室长轴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取16例PPH患者与15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四腔切面TVI图像,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计算Ve与Va比值(Ve/Va)。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PH患者Vs、Ve、Va和Ve/Va显著降低,IVS、RVAW、RVESV和RVEDV显著增加。结论PPH患者右心室发生代偿性重构,而其右心室长轴舒缩功能显著受损。  相似文献   

14.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艾滋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艾滋病(AIDS)患者右室功能,探讨组织多普勒评价AIDS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AIDS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项常规参数。应用TDI采集三尖瓣环三个位点的运动频谱,测量各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计算右心平均-Vs、-Ve、-Va。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例组三尖瓣环各位点Vs、Ve、Va及-Vs(11.33±1.91)cm/s、-Ve(11.69±2.41)cm/s、-Va(10.61±2.45)cm/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AIDS患者右室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均较正常人减弱,右室功能降低。TDI可准确、定量、无创地评价AIDS患者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