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已居第5位;近年来在我国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然而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病情发展缓慢,发现时多为晚期,而治疗多采用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然而疗效仍不满意,给病人造成了巨大伤害和负担,因此,找到一种能早期可靠预测大肠癌化疗疗效的指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笔者对近5年来中医对大肠癌的研究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位于癌症导致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中国人的大肠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13%,且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电子肠镜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靶向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肠癌高危人群 大肠癌是高危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已占到常见肿瘤的第4位.2008年大肠癌居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我国发病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2%的国际水平,直逼5%,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0万,这其中很多都是30~40岁的中年人.大肠由直肠、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等几个部分组成.大肠癌的发生与环境和个体因素密切相关.在环境因素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造成大肠癌发病率升高.美国食物中脂肪含量为41%,日本的食物脂肪含量为12%.研究发现,日本人移民到美国之后的第2代和第3代,其大肠癌发病率和当地美国人是一样的,说明大肠癌与人种无关.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是指自大肠黏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以血便或黏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近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连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术后化疗致腹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萍 《广西医学》2008,30(11):1823-1824
大肠癌是消化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位.大肠癌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加,由于我国老龄病人的增多,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大肠癌手术切除后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相关腹泻是化疗的副作用.腹泻能使患者变得虚弱、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延迟治疗,降低病人的依从性,以致影响化疗全程实施.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我科收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54例,经治疗护理,腹泻完全停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的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以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发病为多,发病率高达35-50/10万.在我国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为大肠癌的高发区,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困发病为多.我国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福建为大肠癌的高发区,发病率钉上升趋势.31-60岁年龄发病约占75%,趋向老龄化.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笔者对近5年来中医对大肠癌的研究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虽然国内大肠癌的总体发病率低于欧美等国家,但值得重视的是我国青年人大肠癌发病率明显较高,且具有恶性度高和预后差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蒙以良  黄广优 《右江医学》2011,39(5):614-615
<正>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全球恶性肿瘤第四位[1],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3.1/10万~10.7/10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并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仅上海在20年间发病率就增加了2~3倍[2],全球年累及人数超过100万,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大肠癌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高蛋白饮食比例的增加,大肠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1]。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大肠癌最主要的手段,化疗是术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脾胃论》曰:"元气之充足皆有脾胃之元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这说明脾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饮食中脂肪成分增多、纤维素成分减少等因素,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对于所有癌症来讲,患者的生存率与诊断时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局限于肠壁内的大肠癌,5年生存率为90%,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为68%,而发生远处转移者仅为10%。因此,防治大肠癌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往对早期大肠癌均采用外科手术切除,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早期大肠癌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部分国外数据网站,并通过整理归纳其中早期肠癌筛查技术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珺平 《医学综述》2011,17(13):2044-2046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在无法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几乎所有化疗药物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从而限制其有效剂量的应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祖国医学在治疗大肠癌方面有独特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医学的不足。研究表明,中药配合化疗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是当前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我国,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跃居第3~5位,并呈逐渐上升趋势。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病情发展缓慢,发现时多为晚期。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重要的防治研究方向。大肠癌是一个多因素,内外因交互作用并且多阶段发生发展的疾病。大约1/3大肠癌具有遗传背景,为一组遗传易感人群,因而难以从单一病因进行干预阻断。大肠癌的发病过程可从粘膜增生至腺瘤癌变及浸润的阶段性演进,可长达十余年,具有较明显的癌前及早期阶段病变,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因此,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虽然好发于中老年人,但青年人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我科从765例大肠癌的根治标本中发现35岁以下青年患者137例,占总数的17.91%。本文着重探讨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男女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每年新发病例数达到94万,并且每年近50万人死于大肠癌.  相似文献   

19.
纤维结肠镜诊断大肠癌的临床价值:附29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肺瘤之一,其发病率据上海地区统计占全身恶性肺瘤第四位,近年来报告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纤维结肠镜是目前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发现肠道症状应早诊早治,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男性排在肺癌、胃癌之后,女性则排在乳腺癌及子宫颈癌后,均处于第三位。是成人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而大肠梗阻症状的出现也常为大肠癌的晚期症状之一。近十年来随着饮食的高脂肪化和人口的老龄化,大肠癌的发病有急剧上升的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