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从而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方法 于2009年9月在调查区域采取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问卷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干预.实施1年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680名对象中,91.9%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6.2%提高至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时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及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30名对象中,91.7%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67.5%的人希望是在孩子刚出生时获得相关知识;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4.2%提高至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8,P<0.05)。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71.46%提高至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7,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有需求,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海省儿童预防接种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KAP),促进青海省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提高免疫服务工作质量,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化隆、循化、共和、海晏4个项目县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对724名儿童及监护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接种率和KAP调查。结果乙肝疫苗24 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77.4%;93.9%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有好处,66.0%的家长知道孩子出生后需要接种疫苗;82.5%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72.2%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46.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后需办理预防接种证。结论应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乙肝及时接种率和其它疫苗的接种率,提升儿童家长/监护人对疫苗针对疾病的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5年河南省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开展情况,提高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控制。方法收集河南省2015年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全省查验接种证工作覆盖所有县区,学校查验率和儿童查验率均在99%以上,全程接种率90.79%,各种疫苗补种率均在90%以上。结论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大年龄组儿童接种的疫苗需补种剂次量较大,接种单位仍需定期开展常规免疫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多方位健康教育,对辖区内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干预,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扩大免疫接种覆盖面.方法采用开设咨询门诊、张贴宣传材料、建立宣传橱窗、播放音像资料、设立网站专区等方式,提高相应人群的疾病预防意识和能力.结果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增强预防为主意识,辖区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由原来的86.5%提高到96.7%,免疫规划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增强了家长按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控制了疫苗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调查及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生率的监测,了解电白县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进行接种率调查;采用主动搜索与医院报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传染病的监测.结果 显示本地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98%,外来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85.9%.而过去认为很重要的经济因素在本次调查中并未体现;流动儿童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明显高于本地儿童.结论 落实预防接种登记审核制度,把好卡证不符和疫苗漏种关,影响外来儿童接种率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缺乏获得预防接种知识并仍受制于重男轻女的思想,须多途径加大宣传并重点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队伍,尽早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人群的接种率水平,巩固疾病防治成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创建健康县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常熟市城区2006~2008年度出生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常熟市城区2006~2008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率基础统计分析,了解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相关疫苗预防接种情况;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和措施。方法根据江苏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组织辖区内的全体适龄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对2周岁内能完成的基础免疫进行统计分析接种率,采用χ^2检验,比较2006~2008年度出生儿童接种率,了解常熟市城区自2008年5月起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以后对免疫接种率的影响。结果从2006~2008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率统计分析来看,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即为一类疫苗的"五苗二脑"本地儿童接种率略高于流动儿童,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2006年1~10月出生的儿童接种的麻风腮三联和甲肝灭活疫苗(原为收费的二类疫苗)和2006年11月份以后出生的全体儿童接种的麻风腮三联和甲肝减毒活疫苗(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改为免费的一类疫苗)作比较,本地儿童的上述二类疫苗接种率无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的上述二类疫苗接种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对提升所有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构筑我市的免疫屏障,控制相关传染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需求、疫苗接种、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进行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家长课堂、播放宣传短片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和部分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83名对象中,84.5%的监护人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需求,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10.4%提高至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辖区内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59.27%提高至9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针对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提示免疫规划工作应重视流动儿童,加大对流动人群的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对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预防接种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接种率抽样调查汇总表、常规接种率报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疫情数据及流动儿童漏种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并且已成为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多发及疫情暴发的高危人群,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有:①接种单位对所辖地段内流动儿童管理不到位;②流动儿童家长(监护人)免疫接种意识差;③相关部门配合沟通有待加强。因此,建议:①加强多部门合作,摸清流动儿童基数;②加强宣传教育;③完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宁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于2006年7~9月对2002~2005年出生的流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调查。结果共调查四区二县792名适龄儿童,建证率96.09%,建卡率96.59%;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7.53%、78.55%、75.54%、74.40%;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2.12%,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1.00%。常住儿童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造成未接种的原因主要为不知道要接种。结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仍然是免疫规划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今后的工作中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上应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宁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于2006年7~9月对2002~2005年出生的流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调查。结果共调查四区二县792名适龄儿童,建证率96.09%,建卡率96.59%;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7.53%、78.55%、75.54%、74.40%;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2.12%,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1.00%。常住儿童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造成未接种的原因主要为不知道要接种。结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仍然是免疫规划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今后的工作中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上应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清新县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样本之间的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乙型肝炎疫苗应种儿童人数4207人,其中本地儿童2353人,流动儿童1854人,及时接种率:首针90.18%(本地儿童90.74%,流动儿童89.48%),第二针97.50%(本地儿童97.62%,流动儿童97.34%),第三针93.68%(本地儿童94.60%,流动儿童92.5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83.15%(本地儿童85.00%,流动儿童80.79%,χ2=1.20,P≥0.05),全程接种率91.49%(本地儿童92.61%,流动儿童90.08%,χ2=0.38,P≥0.05).乙型肝炎疫苗不及时接种的原因:首针不及时接种主要是新生儿出生后有疾病、低体重(<2.5kg)、早产儿等禁种/缓种,其次为医护人员重视不够及未住院分娩;第二针不及时接种主要为家长不重视(忘记接种时间或工作忙),其次孩子有病及不知什么时候接种;第三针不及时接种主要为家长因素/或小孩有病,其次为接种单位未及时安排接种.结论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管理,增强责任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预防接种通知,提高家长认识及重视,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冯慧敏 《中外医疗》2014,(35):163-164
目的了解该接种门诊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免疫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科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对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接种门诊五苗的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1、2剂〉98%,乙肝疫苗第3剂〉94%(2010年除外),脊髓灰质炎疫苗〉95%,百白破联合疫苗和麻疹疫苗〉93%;及时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0%,乙肝疫苗第1、2剂〉93%,乙肝疫苗第3剂〉83%,脊髓灰质炎疫苗〉80%,百白破联合疫苗〉86%,麻疹疫苗〉78%;加强免疫(或复种)接种率分别为脊髓灰质炎疫苗〉52%,百白破联合疫苗〉63%,含麻疹类疫苗〉71%。结论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及时接种率低于接种率,加强免疫(或复种)接种率低于基础免疫(或初种)。需进一步加强疫苗的接种和及时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预防接种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儿童疫苗正确接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0例近年来在本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儿童家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平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对两组儿童均进行科学的疫苗接种,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家长进行个体化传染病防治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教。之后以两组儿童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儿童的实际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对实验组儿童家长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之后,其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儿童的平均接种率方法,实验组儿童的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儿童家长的传染病防治及预防接种知识的宣教,能够有效的指导儿童家长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增加其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质量,降低相关传染病的发展,从而推动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策;方法:调查法。调查2010年6月1日一2013年6月30日出生的,并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且无当地户籍的外省或者是本省外县的流动儿童及相应的同龄本地儿童及其家长,掌握其接种史,翻阅卡片、接种证并与当地的医院防保科接种记录进行核实。结果:流动儿童的建卡和建证率以及5种疫苗(BCG、OPV、DPT、MV、HIV)的接种率和全程预防免疫覆盖率均低于本地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与家庭经济收入与接种率成正比例关系;结论:加强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后儿童群体性免疫预防实施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总结"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甲肝、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经验,为自然灾害后开展群体性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江油市地震后甲肝、乙脑预防接种实施方案》开展群体性接种工作。对彰明镇等4个乡镇实施技术指导、现场督导和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4个乡镇甲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7.2%(3666/3773),乙脑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9.2%(1389/1400)。快速评估共调查180名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为98.1%(155/158),乙脑疫苗接种率为97.3%(73/75)。快速评估结果与报告接种率基本一致。结论本次地震灾后群体性接种活动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指标。灾后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需加强调配和培训医务人员,做好接种对象摸底工作,确保安全的接种场所,提供足够疫苗和冷链设备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探索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取上门逐户调查的方法,询问家长,核实流动儿童出生日期和免疫卡证.结果 郑州市区流动儿童5种疫苗接种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仅为60.74%.亦明显地常住儿童(96.51%).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内流动儿童5种疫苗免疫接种率,明显低干其它类型地区(P<0.01);流动商贩子女的接种率明显低于其它职业(P<0.01).结论 流动儿童仍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低,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因素,广泛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知晓率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杨瑞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506-3509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对策。方法对2009年—2010年偏关县城区内1周岁~4周岁散居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疫苗接种率调查进行分析。结果偏关县城区散居流动儿童5种疫苗(BCG、OPV、DPT、HBV和MV)的单苗合格接种率、5种疫苗全程免疫合格接种率、DPT加强免疫和MV复种(不同部位同时接种)接种率、OPV加强免疫接种率均低于户籍儿童。结论我县城区内流动儿童占儿童总数比重较大,而且存在建卡建证率、单苗合格接种率和4苗接种覆盖率都比较低的"三低"现象,在流动儿童中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屏障尚不健全,发生与接种疫苗相关传染病疫情也难以掌握,流动儿童已成为疫苗针对传染病的主要受害者。儿童监护人素质差、卫生机制不健全,都是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偏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探索适应于我镇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模式。方法全镇随机抽取,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情况。结果79.94%的监护人知道孩子在出生时要接种疫苗;70.21%的儿童监护人能主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父母亲知道要接种疫苗的比例远大于祖父母和其它监护人,是否知道要接种疫苗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47.42%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孩子出生时要办理预防接种证;51.06%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在预防接种时要提供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结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理解不够,自主接种意识薄弱,需提高公众特别是流动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的因素.方法 抽取2个居民小区的1 205名0~7岁儿童,采用相关知识问卷及核查疫苗接种记录的方式,对入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居住地变更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以及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做详细调查.结果 2个小区0~7岁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3.61%;五苗的接种率分别为麻疹类疫苗96.38%、卡介苗96.33%、脊髓灰质炎疫苗95.87%、乙肝疫苗94.29%、百白破疫苗96.0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4.59%.结论 0~7岁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较好,但流动儿童与本区常住儿童相比疫苗接种率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所以,应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